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再谈《聚焦心灵真实》随笔之一

2010-2-16 14:49| 发布者:| 查看:1935| 评论:0|原作者:谢荣光|来自: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


摄影、“真善美”和心灵真实
用“真、善、美”来概括摄影的功能和历史现况,也许显得牵强,但确确实实简单不过了。
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因具备科学的技术工具意义而存在,而完善,而不断发展,以至于渗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医学、军事、社会,人文等,它的出色的记录功能能以它独特的方式复制外部世界的局部真实,成为新闻,文献记录,科学生产研究记录,人文生活状态记录的工具,人类生活似乎己经离不开它。反映和记录真实的科学的工具意义上,它成为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因此摄影的这项功能当之无愧地可纳入“真”的范畴,与人的心理相对应的是人脑的知性认识活动范畴,是属于浅表的心理活动部分。
摄影记录了人类生活和环境的方方面面,包括风光、人像、民俗摄影等,但似乎从纪实摄影的探索开始,更倾重和关切人文题材和社会问题题材,基于人道主义开始的种种发现,记录不幸、疾苦、文肓、灾难、犯罪、童工、性问题(同性恋、性早熟)、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性变异等。似乎越来分支越细,范围越广;这类摄影作品似乎越来越趋向主流摄影的地位。这类摄影作品强调的是社会意义上的价值,其心理基础是“善”,即人道主义的发生论根源。所以也可从伦理学上探讨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价值。善和恶的评判属于社会学的问题,对应的心理基础仍然是意识的逻辑认识活动部分,但善的发源确涉及较深的心理层面。为什么弱者易获同情?为什么描写不幸命运的艺术作品有普遍感染力,大概是人类心理结构的同构同源所决定。
比起纯科学记录的“真”的意义,“善”的摄影从心理层面上讲涉及的显然深入得多,记录有科学价值,但也冷静无情,但从纪实摄影开始的关切“人的主题”,相比前进了一大步,因为它彰显了“物役”下的人的尊严和价值。
打开摄影史,不难发现,为了追求美的表现,摆脱记录外部世界真实的工具技术意义上的手段,从而能使记录的摄影成为独立意蕴上的艺术品,无数优秀的摄影家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早期从仿模绘画的画意摄影开始,到使用柔焦,软焦,漫射镜,或蒙罩印放,到追逐印象派效果的印象主义摄影和装扮圣经人物和戏剧故事人物的场面人物摄影,再到有组织的291摄影分离派小画廊,以及到近代的几乎可以乱真的摆拍摄影等等,在审美的“独特意蕴”的表达上,确实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韦斯顿的《青椒30号》和《卷心菜》通过特殊角度的光线记录了前者酷似男人强毅的后背和高举的双拳,后者酷似瀑布的特点,从而可以令人产生联想。又如广为流传的布烈松的经典作品《拉朵尔车站后景》,其中抓拍了一男子虽嫌笨重但却是“决定性的一跃”,由于和背景招贴画中女舞蹈演员构成画意组合,从而可以形成人的超越现实的联想,因而涉及了“美”的核心部份:想象和憧憬。现代主义摄影在反叛记录客观,彰显主观审美取向的道路上与当时代的文化艺术上的现代主义潮流紧紧相呼应,如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抽象非理性主义、达达主义、波普摄影等等。如英国的科伯恩被肖伯纳称赞为孜孜以求的是“传递一种意境”;纳吉、包浩斯和布鲁吉耶尔都作重表现几何结构形态的空间特点,反叛原始的视觉形态,而赋于物体全新的主观意蕴。
以上所说的这类摄影应纳入“美”的范畴,遗憾的是大多数这类摄影作品,由于不肯放弃原始的记录物象真实,(即为突出主体的创造特点,从而对所摄物象进行彻底的夸张变形,)又想着重突出被赋于的主观意蕴的真实。正如俗话所说“锥子不得两头快”,因此这类作品往往同时削弱和分散了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表现力。只能传达“审美接受”的意蕴,没有达到“审美表现”的纯粹艺术品的高度。“审美表现”的形象是由心灵产生的,它积淀了创作主体全部的生命热[FS:PAGE]情和太多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体验和联想。又拿《青椒30号》为例,因为它是现实土地上长出的青椒,而非心灵生成的青椒,它所传递的深层心理信息就遇到极大的屏障,从而显得单薄,所以还不能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也许,成否艺术品并无什么了不得,有的艺术品本身就是反艺术的,如杜尚。再说艺术展览馆的大门早就为摄影洞开了。那我就换一种说法,即在心理层次上,那些真正反映和表现心灵真实的摄影作品也许才是更有价值,更值得探索的。因为它对应的是人的深层心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核心发源部份,因为科学是用数理语言等慢速思维形式表达的,而深层心理活动是高速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但它可借助同样是高速的直觉灵感闯入浅层意识领域的某些意象来象征性的洞见心灵的真实。这就是我“聚焦心灵真实”系列摄影作品创作的深刻动因之一。如果说“万事万物以人为本,人以心灵为本”这话说得不错,那我可以再次呼吁更多的摄影人走向“聚焦心灵真实”的道路,因为外部世界的摄影几乎方方面面的各个领域都被庞大的摄影大军涉猎和占领了,唯有“心灵真实”确有大量的未知处女地等待我们发现和表现,我想它的核心意义可能不仅仅作用于纯粹艺术品意义上的(诚如“在线”某网友所说)。于是,渴望优秀摄影人物加盟开发,也算是抛砖引玉的一种方法。再说数码技术和相应软件的完善,似乎也为摄影打破记录复制外部真实的传统走向心灵表现的新路提供了环境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类对心灵真实的直觉认识越来越深入、普及,也许能渐渐扭转被颠倒世风:即物质重于精神;浅层心理重于深层心理。(弗洛依德老先生早就发现了浅层意识对深层意识的压制和心灵本质的异化现象。)人类如果习惯了从两个层次的角度认识世界和心灵,即用语言系统的科学方法又用非语言,非逻辑的直觉、灵感和顿悟的方式,也许对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真实认识会更加全面和深刻。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的形成所用的大概就是这种全面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语言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

 

谢荣光
        2010年2月8号写于扬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12 , Processed in 0.07123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