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诚品书店和街头美食——宝岛惊艳之四

2010-4-30 16:07| 发布者: | 查看: 2542| 评论: 0

书店和美食,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物质的,两者不可或缺。台湾的诚品书店令人印象深刻,敦南店24小时营业,其他的连锁店也是到午夜以后。上海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吗?还有美食,台湾的美食资源之丰富,传统特色之强烈,也是大陆难以比拟的。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对古典美的崇拜!

灯红酒绿的台北,绝非浪得虚名。诚品书店的存在,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次上海市市长韩正一行,也将诚品书店作为重要的参观项目,可见一斑。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目前在台湾共有五十三间分店,两家儿童馆、两家文具馆、五家音乐馆。
台湾诚品书店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开业14年来成为台湾文化提升的指标,更是吸引香港及全球华人游客的景点。它每年举办约500场演讲与展览,用书店攻占人心,让阅读永远不打烊。
  


一家民营书店能开到吸引游客、增加外汇收入、刺激经济、提升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台湾的诚品书店,无出其右。这十多年来,诚品成为台湾文化提升的指标,还一度引起艺文界探讨“诚品现象”。 你看下面顾铮淘书的投入感,可以领略诚品书店的魅力所在。
 
  

下面是李公明先生开给顾铮的一张台北书店清单,我们按图索骥,去过的打上了★
★誠品信義店(松德路 196 號)    台北最大、最豪华书店

★誠品敦化店  

★誠品書店(台大分店) 新生南路 台大门口对面

聯經·上海書店(新生南路 3 94 號)  

★政大書城 台大分店 (大安區羅斯福路 3 301 B1

南天書局(羅斯福路 3 283 14 14 號)

茉莉二手書店·影音館(羅斯福路四段 24 13 B1

★茉莉二手書店·台大店(羅斯福路三段 244 10 17 號)

★雅舍二手書店(羅斯福路三段 266 2 樓)

★政大書城師大店(臺北師大路 74 號)

舊香居(臺北市龍泉街 81 號)

★茉莉二手書店(師大店,和平東路一段 222 B1

★青康藏書房(永康街 75 19 弄)

樂學書局(金山南路二段 138 號十樓之一)    这是学术书最集中的,没有门面,是住宅

(以上 12 间的位置都较集中,距离在步行 15 分钟内,建议一整天扫光)

胡思二手書店(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 764 2 樓)   捷运站出口

臺灣商務印書館(重慶南路一段 37 號)

三民書店(重慶南路 一段

  牿嶺街“舊書”(牿嶺街 61 號之 6    早期旧书铺,可凭吊台北旧书业

★光華商場三樓茉莉二手書店

★光華商場二樓順興書店

★光華商場三樓雄偉舊書店

新店溪福和橋下跳蚤市場書攤    周末

然而据考证,台湾还有一些精彩的书店李公明先生没有提及。顾铮认为他打了埋伏。因为李公明先生上次在台湾寄回了十几箱书,但是有四箱下落不明(被扣押了?)

这是诚品敦南店的门面,很夸张不是?24小时的营业,更是让人感动。


如此清凉的美眉也来逛书店,又是一道令人心醉的风景。


这家台湾本土自创品牌,跟一般印象中的传统书店迥然不同。一踏进诚品敦南店大门,就可以嗅到书店内附设雅座所飘逸的浓浓咖啡香,伴随着书香,两种香气在空气中奇妙结合,散发出迷人的气息。明亮、开阔的空间,具欧洲图书馆风味的书城,空间对称而有层次,连贯中有区隔,一反传统书店的沉闷与规格化,以沉稳、优雅、温馨的色系,作为其装潢特色,创造出充满人文艺术气质的氛围感受,让每个人一进入诚品书店,就不自觉地轻声细语、放慢脚步。

买了不少好书,价格也公道。愁的是书的分量之重,难以随身带回。于是一次又一次逛书店的结果,包括买回的许多二手书和画册,只能打包寄回。结果我和顾铮分三次寄回了三箱书,水路,如今还在路途中,生死未卜。


董桥的《青玉案》,牛津版本,在大陆垂涎已久,结果在诚品书店买到,欣喜若狂。

诚品最大创新是翻新了“书店”的经营概念,将书店提升为新文化的休闲场所,尤其自1999年3月起,面积约1653平方米的诚品敦南总店,将营业时间开放为24小时。这项亚洲首创的举措,受到热烈的回应,夜猫族不再无处可去,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顾铮自己也说,连续几个午夜之后的淘书,把身体都淘垮了,回来后整整一周,元气还未恢复。

再来说美食。下图的永康街上的牛肉面,据说是台北最有名的牛肉面馆。可惜没有时间品尝。

面馆边还有一家二手书店,很酷,但只能匆匆一看。


不管是传统美食,还是当代速食,都很有风格,吸引力颇大。包括外来文化尤其是受日本文化影响的饮食空间。


那天沈昭良带我们去了艋舺万华街一带——清雍正初年(A.D.1723),福建泉州晋江、南安、惠安(这三个地方来的人称为三邑人)人士渡海来到这里,搭建茅屋以种植,贩卖蕃薯(白薯)为生,渐渐形成小村落,称为「蕃薯市」,由于当时台湾原住民之一的平埔族人,以独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载运农产品来到下游与汉人交易,而平埔族人称独木舟为“艋舺”,所以这里也就被称为艋舺。

沈昭良介绍的周记肉粥店,生意兴隆,小吃真的是美味得很。

店堂内和门口排队的,诱惑不小。


上面是牛肉,下面是羊肉,你选什么?


上面的红房子,下面的北京店,能不让人流口水?


画廊和包子店并存,食色性也。还有更多的台湾美食,容我在后面的台南篇中继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46 , Processed in 0.07161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