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70-200mm f/2.8 G镜头评测

2010-5-10 14:42| 发布者:| 查看:2502| 评论:0

镜头概述

索尼70-200mm f/2.8 G是一支索尼原厂镜头。这支镜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发布的美能达AF 70-200mm f/2.8 APO G D SSM。当时美能达仅生产胶片带饭相机(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数码相机Maxxum/Dynax 7D,在2004年9月和柯尼卡合并之后才出现),所以当时的镜头都是为35mm相机设计的(这些镜头也可以用在APS-C画幅数码相机上)。因此这支索尼70-200/2.8G自然也是一支全幅镜头,适用于Alpha 850和900数码单反,打破了佳能和尼康一直以来对高端市场的垄断。

正如所有的长焦镜头一样,索尼70-200mm/2.8G采用了复杂的光学设计。镜头结构为16组19片,其中有4片超低色散(ED)片。镜身配备了超声波马达(SSM),使对焦过程迅速且安静。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允许用户在自动对焦设置下也可以进行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有两种工作模式:标准模式和“全时”模式。这支镜头机身一周有3个AF-stop键,可以非常方便得锁定焦点。在索尼最新的高端相机上还可以指定这些键作其他功能,比如非常有用的景深预览。

这支70-200mm/2.8G目前在市场上也不乏竞争对手,例如适马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II和腾龙SP AF 70-200mm f/2.8 Di LD(IF) Macro。对于Alpha系统来说这些镜头之间的取舍稍微有点复杂,因为佳能和尼康的长焦镜头有增加了防抖和三防功能的更贵的版本,而索尼则没有(因为索尼有机身防抖功能)。因此索尼的镜头似乎不应该如此昂贵,不过当然功能对比并不能说明一切。所以让我们来看看用户花掉的钱到底得到了什么吧。

主要特性

  • 70-200mm焦段;f/2.8恒定光圈
  • 环形超声波马达及全时手动对焦
  • 3个对焦锁定键(在某些机身上可以进行功能编辑)
  • 索尼和柯尼卡·美能达专用的Alpha接口

视角范围

下面几副图展示了在全幅相机和APS-C相机上,广角端与长焦端的视角范围:


70mm(全幅)

200mm(全幅)

70mm(APS-C;相当于105mm)

200mm(APS-C;相当于300mm)

索尼70-200mm f/2.8 G参数

制造商产品编号
ASL-70200G
发布时间
2006年6月
最大可用画幅
35mm画幅
焦距
70-200mm
相当于35mm焦距(APS-C)
105-300mm
视角(全幅)
34-12度
视角(APS-C)
23-8度
最大光圈
f/2.8
最小光圈
f/32
镜头结构
16组19片
4枚超低色散(ED)镜片
光圈叶片数
9片
最近对焦距离
1.2米
最大放大倍率
0.21x(200mm)
AF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对焦方式
内对焦
变焦方式
内变焦
防抖
机身防抖
滤镜尺寸
77mm
随机附件
前后镜头盖
SH0010遮光罩
镜头软袋
重量
1500g(包含脚架环)
外观尺寸
直径87mm×长197mm
接口
只有索尼Alpha接口
其他
3个对焦锁定键
可与机身交换对焦距离信息
[FS:PAGE]

 

 

镜头对比

上图从左到右的4款镜头分别是:索尼70-200mm f/2.8 G,腾龙70-200mm f/2.8 Di LD(IF) Macro,适马70-200mm f/2.8 EX DG Apo Macro HSM和佳能EF 70-200mm f/2.8 IS USM。其中适马与腾龙镜头都有索尼Alpha相机接口的版本,所以对于索尼单反相机用户来说,这两款更廉价的镜头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他们也能使用索尼的机身防抖技术)。这4款镜头都拥有出色的外观和做工,而且(意料之中的)在长度与重量上也相仿,并且性能上也非常类似,包括内变焦和对焦机构,独立装卸的脚架环等。这4款镜头也同样标配了莲花遮光罩和镜头软袋。

索尼70-200mm比同级别的腾龙款和适马款要贵出很多,但高出的价格带来的是比竞争对手高出一个等级的优秀做工(不过并没有资料显示这款镜头有防尘防水的设计)。索尼在镜身一周设计了3个AF-Stop键,以及两种手动对焦模式。腾龙镜头是这一级别镜头中(索尼版)唯一没有超声波马达的,自动对焦由机身马达驱动。

参数对比

 

索尼70-200mm/2.8

适马70-200mm/2.8

腾龙70-200mm/2.8
发布时间
2006年6月
2007年12月
2008年2月
最大可用画幅
35mm画幅
35mm画幅
35mm画幅
焦距
70-200mm
70-200mm
70-200mm
相当于35mm焦距(APS-C)
105-300mm
105-300mm
105-300mm
视角(全幅)
34-12度
34-12度
34-12度
视角(APS-C)
23-8度
23-8度
23-8度
最大光圈
f/2.8
f/2.8
f/2.8
最小光圈
f/32
f/22
f/32
镜头结构
16组19片
4枚ED镜片
15组18片
2枚ELD镜片
2枚SLD镜片
16组19片
3枚LD镜片
光圈叶片数
9片
9片
9片
最近对焦距离
1.2米
1米
0.9米
最大放大倍率
0.21x(200mm)
0.28x(200mm)
0.32x(200mm)
AF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机身驱动马达
对焦方式
内对焦
内对焦
内对焦
变焦方式
内变焦
内变焦
内变焦
防抖
机身防抖
机身防抖
机身防抖
滤镜尺寸
77mm
77mm
77mm
随机附件
前后镜头盖
SH0010遮光罩
镜头软袋
前后镜头盖
遮光罩
镜头袋
前后镜头盖
遮光罩
镜头袋
重量
1500g
1390g
1330g
外观尺寸
直径87mm×长197mm
直径86.6mm×长184mm
直径89.5mm×长194.3mm
镜头接口
只有索尼Alpha接口
佳能,尼康,奥林巴斯,宾得,索尼,适马
佳能,尼康,宾得,索尼
其他
3个对焦锁定键
可与机身交换对焦距离信息
 
 
[FS:PAGE]
 

细节设计

索尼70-200mm f/2.8 G的做工非常出色,毫不逊于佳能和尼康的专业级镜头。镜筒采用金属材质,对焦与变焦环使用手感非常顺滑。然而这款镜头并不具备全天候性能,镜头接口处也没有防尘防水的密封圈。

必须特别强调那3个AF-Stop键,3者以90度间隔环绕镜筒一周,无论采用何种持机方式,用户左手拇指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操作。配合索尼高端机型使用,还可以将这些按键指定为景深预览键等。

与一般镜头不同,索尼70-200mm/2.8G提供两种手动对焦模式。在标准模式下,如果使用伺服自动对焦(AF-C)或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F-A),系统会忽略手动对焦环的动作。这对于避免移动拍摄中对焦环意外转动非常有用。在全时模式下,手动对焦优先于自动对焦。

装在机身上效果

这是一款自重较大的镜头,因此最适用于索尼较大的机型——Alpha 700、850和900。同时也适合配合相机手柄使用,特别是在拍摄肖像照(竖拍)比较多时。

自动对焦

索尼70-200mm f/2.8 G配备索尼的超声波马达(SSM),使得自动对焦非常安静和准确。对焦速度也令人满意,也许不如尼康最新的AF-S 70-200mm f/2.8 VR II快,不过也不会使你错过拍摄机会。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自动对焦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机身、被摄体反差,以及光线强度等。

镜身细节

索尼Alpha接口,同样适用于美能达A口。有8个用来和机身交换信息的电子触点,说明这是一款D型镜头。黑色金属杆是控制光圈的。
滤镜尺寸为专业级镜头标准的77mm,可与索尼其他f/2.8变焦镜头通用滤镜。对焦时前组镜片不会转动,方便使用滤镜。
SH0010莲花型遮光罩深度约10cm,采用卡口安装。材质为塑料外壳和毛毡内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反光。上部有带滑块的天窗,以方便使用偏振镜。总而言之,这是一款非常棒的遮光罩(尼康应该学学)。
变焦环从70端转到200端角度行程为90度。刻度共有70、100、135和200 4级。变焦环宽36mm,橡胶材质,转动非常顺滑,定位精确。如同其他70-200mm/2.8镜头一样,变焦方式为内变焦。
对焦环宽32mm,转动行程190度,从无限远至1.2m为顺时针方向转动。自动对焦时对焦环不会转动,全时手动对焦系统,在自动对焦模式下也可以转动对焦环。
对焦方式也为内对焦,转动非常顺滑和精确。
距离标尺位于变焦环和对焦环之间,同时标有英尺和米刻度。对焦至无限远时会稍稍超出刻度尺,很明显是给热胀冷缩留有余量。
镜筒侧面有3个开关控制着自动对焦。最上面的是自动/手动对焦切换开关,下面小一点的用来设置手动对焦模式。最低下的开关允许用户将最近对焦距离限制在3m。
3个AF-Stop键呈90度夹角环绕镜筒一周布置,紧挨着对焦环。这种排列方式保证摄影师在任何持机姿势下都能方便地使用到按键。在高端机身上,这些键可以被重新指定其他功能,例如景深预览。
脚架环的设计与佳能的非常类似,只能在镜头没有安装到机身上时才能装卸。脚架环可以做90度转动以适应不同的拍摄需要。支座上有两个螺栓孔,一个是标准的1/4"口(和云台连接),另一个是常见的3/8"口(和三脚架连接)。
 
 
 

镜头测试(APC-S画幅)


70mm f/2.8 MTF曲线


70mm f/5.6 MTF曲线


70mm f/8.0 MTF曲线


70mm f/11 MTF曲线


70mm镜头畸变


200mm f/2.8 MTF曲线


200mm f/5.6 MTF曲线


200mm f/8.0 MTF曲线


200mm f/11 MTF曲线


200mm镜头畸变

索尼70-200mm f/2.8在APC-S画幅相机上表现非常锐利,几乎在任何光圈下都保持着优秀的表现。这款镜头的表现优于腾龙SP AF 70-200mm f/2.8 Di LD(IF)Macro,适马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II,佳能EF 70-200mm f/2.8 L IS USM(目前已经换代),只有尼康70-200mm f/2.8在设计上占有优势。如所有镜头一样,全幅镜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的畸变情况普遍较好,但这是以昂贵的价格为代价的。总之,这款镜头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锐度:锐度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尤其是在短焦(70mm)端,而135mm以上焦段则表现略软。根据测试结果,在f/4与f/8光圈下表现最佳,而小于f/16时由于光线衍射导致画质迅速下降。

色散:相比起最好的70-200mm镜头,索尼70-200mm/2.8的色差略微大了一点,但仍然控制得不错。极端焦段表现最差,70mm端出现可见的红/青色散,200mm端则是绿/品红色散,在中间焦段则几乎为0。

衰减:一般来说在照片边缘可以看到亮度会相对中心衰减一级。而一款全幅镜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则在全焦段上都几乎看不出衰减。

畸变:在APS-C画幅上畸变非常小,在70mm端有0.6%桶形畸变,200mm端有0.5%枕形畸变。这些完全可以忽略。

微距对焦

高速镜头很少有在微距中表现出色的,索尼也不例外。测试得最大放大倍率为0.23x,最近对焦距离115.5cm,工作距离约91cmm。

画质表现比较一般。整幅照片都比较软,中心画面锐度在f/8时比较好。

在测试中边缘成像比较软,且伴有红/青色散。

画质细节问题

通常,镜头测试会拍摄上百张照片,涵盖各种不同的被摄体,然后仔细检查它们的细节部分。这里我们来看看对APS-C画幅相机用户有影响的问题。

200mm端成像偏软

测试数据显示,这款70-200mm f/2.8 G在200mm f/2.8时成像较软。下面的例图观众可能会有兴趣,它们都是实拍的,附上焦点处100%截图。大家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

[FS:PAGE]
 
 

镜头测试(35mm全幅)


70mm f/2.8 MTF曲线


70mm f/5.6 MTF曲线


70mm f/8.0 MTF曲线


70mm f/11 MTF曲线


70mm镜头畸变


200mm f/2.8 MTF曲线


200mm f/5.6 MTF曲线


200mm f/8.0 MTF曲线


200mm f/11 MTF曲线


200mm镜头畸变

索尼70-200mm f/2.8 G在全幅上非常出色的表现。在与腾龙和适马镜头的直接对决中,由于机身不同(A900vs尼康D3和佳能EOS 5D)而使得对比有点复杂。但公平的说,索尼镜头的表现在三款镜头中是最好的,虽然差距可能并不是很大。

锐度:中心锐度非常高,尽管在边缘有较大衰减。在f/2.8光圈下,极锐中心区的范围随着焦距增加而逐渐缩小,在200mm端则完全消失不见,尽管整体来说锐度仍然十分优秀。总之,最佳效果出现在f/4到f/11之间。

色散:色散总体而言较低。在70mm端有一些绿/品红色散,但比在APS-C画幅上要少。最严重的色散出现在200mm端,可以看到与在APS-C画幅上相当的绿/品红色散。

衰减:一般来说在照片边缘可以看到亮度会相对中心衰减一级。在本次测试中,衰减分布非常均匀,衰减范围在1-1/3至2级之间,不同寻常的是最严重的衰减出现在100mm焦距。

畸变:测试结果显示畸变较小,70mm端有1.4%的桶形变形,200mm端为-1.3%枕形变形。在常规拍摄中,这种变形可能偶尔能够看到,但总体而言不会有太多影响。

全幅与APS-C画幅比较

Eagle-eyed显示器毫无疑问的显示出,在任何焦距/光圈组合下,全幅MTF50锐度数据远远高于APS-C画幅。这个结果也许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出乎意料,但事实上根据我们测得的数据,这是必然结果。

答案非常简单,在任意焦距和光圈下,镜头在每毫米上的线性表现,反映在MTF50上都是固定的。为了转换为lp/ph,我们必须乘以与传感器大小有关的乘数,而全幅传感器面积是APS-C画幅的1.5倍,所以MTF50曲线也会高出0.5倍。

微距对焦

在全幅上,索尼的微距效果与在APS-C上相当,最大放大倍率为0.23x,最近对焦距离115.5cm,工作距离约91cmm。

画质仍然不够优秀。中心锐度还好,但即使是f/8下,边缘成像也是逐渐恶化。有严重的红/青色散和明显可见的桶形变形。

总之,这支70-200mm f/2.8不是微距摄影最好的选择。

画质细节问题

通常,镜头测试会拍摄上百张照片,涵盖各种不同的被摄体,然后仔细检查它们的细节部分。这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在测试中没有被发现的问题。

耀斑


70mm f/2.8(Sony Alpha 850)

70mm f/8(Sony Alpha 850)

70mm f/22(Sony Alpha 850)

70mm f/2.8(Sony Alpha 850)

背景虚化


200mm f/4(Sony Alpha 700)

200mm f/4(Sony Alpha 850)

50%截图

50%截图

色散


70mm f/4(Sony Alpha 700)

180mm f/5.6(Sony Alpha 850)

100%截图,左下角

100%截图,右下角

200mm f/4(Sony Alpha 850)

100%截图

微距效果


200mm f/2.8(Sony Alpha 700)

200mm f/2.8(Sony Alpha 850)

100%截图

100%截图
[FS:PAGE]
 

结论 - 优点:

  • 全幅上画质优秀,APS-C画幅上画质出色
  • 优秀的镜头做工
  • 自动对焦快速安静,有全时手动功能
  • 设计出色的AF stop键

结论 - 不足:

  • APS-C画幅上长焦端成像偏软
  • 无防尘防水功能
  • 微距画质欠佳(f/2.8成像确实非常软)
  • 价格稍贵

总结

索尼70-200mm f/2.8 G是一款毋庸置疑的优秀的镜头。千万别以为它仅是延续了美能达7年前老镜头的设计,这是一款以腾龙和适马新款镜头为对手的镜头,只有尼康最新的70-200mm f/2.8 VR II稍强于它。这款镜头的光学素质非常优秀,在大多数情况下非常锐利,同时还有低色散、低畸变和低眩光。其焦外非常柔和,充满吸引力。唯一可能需要批评的是用在APS-C相机上或接近最小对焦距离时,其在200mm端f/2.8光圈成像较软。

索尼70-200mm/2.8G的操控性同样出色。出色的做工,自动对焦非常迅速、安静且准确。然而脚架环的设计就不那么受欢迎,镜头装在机身上时脚架环是无法拆下的,这使得在手持与上架拍摄之间交换使用时不如其他系统方便。但是另一方面,镜头罩就非常出色,恰当的深度提供了优秀的抗眩光功能,同时前端设计非常便于偏振镜的使用。

注意到在镜头特性里没有列出防尘防水,说明镜头接口处缺少一个密封圈。对于一款昂贵且精心制造的镜头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特别是与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相比而言(例如佳能70-200mm f/2.8 IS,尼康70-200mm f/2.8 VR II,奥林巴斯25-100mm f/2,以及宾得50-135mm f/2.8)。

索尼70-200mm/2.8G最大的问题就是其高出适马和腾龙镜头几乎一倍的价格。当然多出来的价钱带给用户的是防弹金属镜身和更优秀的光学素质——但是也不必贵出那么多。尼康和佳能镜头虽然也非常贵,但毕竟有防尘防水密封和镜头防抖,而索尼则是完全不同的机身防抖。这意味着索尼镜头的结构和那些不带防抖而更便宜的竞争者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尽管经过测试,适马的镜头不够锐利,而腾龙的镜头没有超声波对焦马达。

总而言之,索尼70-200mm f/2.8 G对于非常在意光学素质而不在意价格的Alpha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的选择。这款镜头非常适合用于索尼高端全幅相机和中端APS-C机身例如Alpha 700D。腾龙和适马的同款镜头也很不错,并且价格更有优势,如果预算比较紧张也值得认真考虑,不过索尼还是凭借自身优秀的素质而全面胜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 17:10 , Processed in 0.0176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