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颜志雄 采/王飞 梦多是黑白的,颜志雄的梦却不,因为他始终在阳光下追逐,他的作品更是彰显了他内心的绚烂。生活是平淡的,颜志雄的生活却不.因为他对生活始终充满着热情与敏感。艺术家是感性的,颜志雄的运作却不,他将作品冠以颜氏出品,是以品牌的理性包装来挑战艺术家自我的感性行事。 颜志雄:
中国摄影界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获得者(摄影界现今最年轻获此荣誉者);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艺术大展金奖获得者; 中国人像摄影大展两枚金奖获得者。 男.湖南人,现居北京。自幼学习国画、油画,2001年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美术系, 主修艺术广告设计,曾任多家杂志画报美术,图片总监。作品涉及专题纪实。人像, 时装广告.当代影像及数字多媒体艺术,作品画面具有唯美厚实的油画基调,影像融 合了时尚创意摄影的激进与人文纪实的深邃,其华丽唯美的画面及创新善变的影像表 达风格在中国摄影界独树一帜。作品常见于国内外一线时尚视觉类杂志,作品在中 国.奥地利.乌克兰.法国、比利时等国际摄影大赛入选获奖七十多项。 ![]() 男人装2009年形象广告之一
![]() 男人装2009年形象广告之二
学的是艺术专业,从事过油画和国画的创作,做过设计、美编工作的颜志雄.属于那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介入摄影的角度不同,介入商业的方式不同,拍摄作品的创意不同,他就是这样在摄影圈边缘孤立着,并屹立着,丝毫不受外界诱惑,如同禅定。
个性三昧
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颜志雄更像是艺术的殉道者,解读他多年来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越来越归于纯粹,纯粹似平代表了他所追求的极致;他的作品也是越来越归于平静, “禅定”的味道越来越浓,浓到似乎能让动感凝固,让热烈静止。 时尚的味道
每每看到颜志雄,他总是穿着时尚,却又是”雷”而与流行不同,而他的影像作品,更是在引着时尚跑。这次采访,在美食桌上总算取到些真经:时尚感一是来自于拍摄的经验,给时尚品牌拍摄,每拍一次时尚产品,他都会提前去了解,了解产品特性,了解材料质地.了解精神内涵,然后才能拍出与之柜匹配的时尚味道;二是看国外的新潮作品,从中可以找出流行的元素,看多了我们甚至能预测出一些流行密码。三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积淀,平时出去逛街、品美食,看电影都可以很好地训练自己的时尚敏感度,这种自我提炼会让我们的品味充满个性。 随性的创造 [FS:PAGE]
似乎这不应该是一位商业摄影师的观点,但颜志雄就是如此,且毫不掩饰。学绘画与摄影科班出身的人思考方式是否会有些不同,颜志雄回答说是肯定的,摄影科班出身的人,会按老师说的怎样布光、怎样构图去做,会考虑各种先期条件,而对于他这样学绘画出身的人来说.更多地是先入为主.并非常地主观。拍摄时,颜志雄看到场景,脑中便会形成一个直观的画面.他总是先想好所要的效果,然后才去考虑能否实现。 对于颜志雄来说,摄影永远只是一个承载他的无数想法的载体,是他想怎样通过主观思维控制其他的工具。 禅境的追求
颜志雄作品中《灵悟》、 《渡》、 《灵胴》等几个系列作品都与信仰有关,而这种思路延续的,正是他骨子旦的东西。颜志雄说并不是特意去表达禅学美学的东西,而是内心自然的流露。他的作品并非要表现宗教,而是要表达感受,是一种心理上的宗教感,这是对原生态的一种敬仰、一种信仰。 说到具体时,他举了个例子,就像拍纪实,那都是技术思想上的一种历练、一种沉淀,有了这种历练和沉淀,我们就会感到很平和,就会学会包容。这些看似有意.其实都是无意识地传达出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又恰好吻合了宗教、信仰的东西。 这种宗教感、这种禅学味道便是颜志雄摄影创作的命脉。 影像三昧
一幅作品可以从作品本身以及摄影师的拍摄视角和观者的欣赏视角来解读。颜志雄更强调的是其主观性的表达;对于欣赏,他最认同的是作品给观者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而对于作品本身,他更喜欢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来赋予作品以新生。
作品的生命
作品一但诞生,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与其他商业摄影师不同,颜志雄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并不会给作品套上一个枷锁或一个设定死板的范畴,他会给新作的诞生一个更纯粹的发挥空间。 作品做好后,在传播中自己也是可以孕化的.颜志雄的作品是在传播领域才会被赋予不同的性,被带上不同的帽子。在他的概念里,是不分商业作品和主观创作的,如要给杂志拍封面,他会切合封面需要更主观地去创 作,而这也是选择他的客户所认同的理念。当然客户的信任,是以摄影师的能力为前提的。 作为表达者,颜志雄总是选择尽量完善拍摄,但在他眼里似乎没有完美的作品.完美了就意味着作品生命力的消亡。颜志雄总是在尝试改变手中他认为仍有开拓价值的作品,他会将作品通过各种手法嫁接到另外的艺术形式中,比如说装置。他做的一个新的影像装置,就是用了像水立方细胞一样的 8棱形的空司,然后将里面的每个面都放入照片,每一个细胞中会有一盏灯,然后垒成一面屏风。 ”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们看整个屏风时,它就是一个装置作品,而里面的照片我们也能看见,每张照片都能融进整 体的氛围中,而每个角度又会呈现出不同的映射。图片在这里是什么内容并不太重要,在装置中附加了什么意义相对来说更重要。而最值得肯定的是,他让影像重获了新生。 好作品的标准
感受才是认定一幅好作品的标准。在评价作品时,颜志雄认为最重要的便是感受。无论是架上绘画、是摄影,还是音乐,如果我们看到后一点感觉也没有,那对我们来说它肯定不是一件好东西。 有些感受很美好,有些感受会让我们很恶心,有些感受会我们很揪心。这说明作者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让我们能感受得到了.表达是到位的。如果让我们恶心让我们揪心,那是因作者可能是运用了讽 刺,运用了隐喻,引得我们反感。现在很多作品都是阳春白雪式的,也会有一些人在追求犀利的、呐喊式的控诉,以引起我们的惊觉和反思,像现代艺术、观念作品更着重于这一点。 为什么60年代70年代流行摇滚音乐,而现在不那么疯狂了?因为那个时代社会压抑感更重,而现在生活过得还算不错了,所以音乐就比较婉约了。这都是感受上的东西,而感受是受经验和悟性所左右的,感受经过训练可以更敏锐,与理性混合可以使表达更准确。 表达者的意愿 [FS:PAGE]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颜志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表达者,这种表达是通过他的视觉语言的组织,特别是通过影像的形式得以呈现。物、事、情、理在他的作品中表达 极为简练,他很尊重他的“读者”,以致于.只要细品.每个人都应该能有所领悟,因为他是”用玩的心态,玩的状态,去完成每一件公共的大众艺术”。 从入行到现在,颜志雄一直是在做属于自己表达的艺术,而影像还是他现在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他拍的作品有些有商业介入,他也会考虑如何把商品融入到艺术化的表现中,而能保证他的表达。 颜志雄给自己的定位现在已经不是摄影师,而是个表达者,他是在不断地完成着自己的表达。 自我表达是否就意味着商业合作减少了? 颜志雄说并非如此,像电影院的大厅空间,他在考虑设计装饰成像悬挂的叶片,这样叶片里加入影像、海报之类的,华啦啦的声音效果也会很不错。像这种摄影师与电影院的合作,并不一定只是拍海报。这种做装置的形式.是更深层的合作模式,艺术与商业在这里感觉是跨界的,其实就是融合并产生出新奇的创意作品。这种作品是公共的,是与电影院有关系的,从学术范畴来说它还是装置作品,但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被供起来的艺术品,颜志雄说这也应该是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长期服务客户,颜志雄也总结了一些心得:最开始时只需把客户需要的图片拍好,但做到最后,就是要把自己做好。每一单件作品都算不得是标榜或样板,人才是品牌及品质的保证,客户找到我们合作,是源自对我们人的信任。 痴者真火
“真火”一词源于道教的内丹修炼,是指纯正的心念之火,是修行人到一定境界后具备的神通。若想成为成功的商业摄影师,同样必得内智心源,须待日久修练,并且万分虔诚,这也是颜志雄对希望步入商业的摄影师的提醒与规劝。 真诚与热爱
需要对摄影有真诚的热爱,不然我们就别想把它当作职业。因为只有我们从骨子里热爱,遇到困难后我们才能坚持、克服,以排除万难。 敏感与拓展
摄影不像绘画,不能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我们必须有相当多的触角,我们要不断与外界接触产生互动。平时看电影、逛街、吃美食,甚至进K歌房,都可以训练自己的敏感度.并会让我们视觉、触觉得以延伸。敏感的前提,是要对生活有新鲜感,只有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新鲜感,才会有不时的灵 光的一闪,才会有经常的灵感现身。 坚持与努力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馅饼,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是必须的。也许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也许是我们的坚持和修炼还不够,只有努力并坚持,才有可能会做到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因为我们喜欢,我们热情,我们用心去做,我们坚持了,便会有更多的人看到,并会被感动,并开始帮助我们。这种口碑影响到社会,影响到客户,才会给作为商业摄影师的我们带来回馈。 ![]() 《青花》之一
![]() 《青花》之二
![]() 《青花》之三
授业解惑
《数码摄影》:你如何理解摄影? 颜:对我来讲摄影是一种载体,是一种表达方式。 《数码摄影》:你多才多艺,影像是你目前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吗: 颜:目前来说是,就近阶段而言也是我的生活方式、观察方式。现在除了做平面的拍摄我还做数字多媒体影像作品,二者平时常见的展示形式是在画廊或美术馆做展览,而我还会将图片嫁接到另外的形式,比如说装置。 《数码摄影》:怎样嫁接? 颜:五一期间在北京海淀公园的迷笛音乐节现场展出了我的装置作品《孕育》。作品高15米,直径25米,是由六于张图片打印在绸布上塌叠而成,这六千张图片是我这几年工作的点滴现场记录,见证了我在影像和实践中进 行自身的再次孕育和艺术修度。作品搭建时结合了现场的湖面而形成了天水对接的镜像效果,整件作品从外形看像是从水面钻出的巨型粉色帐篷。作品内部地面做了镜面处理,由于镜像后的视觉感官效果似宫体,人在作品里行走感觉像在悬空的一个子宫宫体里游离,当我们在这样一个真实与虚拟并置的宫体里游走观看时,观者却又成了丰满这件作品的元素。这是由影像为材料实施的装置作品,当作品搭建完成时,我又用相机把他结合周边自然环境拍成了摄影作品,用DV己录了整件作品从搭建施工到音乐节时万众观看游览作品再到作品撤除恢复湖面原貌的现场过程,从无到有、从安静到喧闹到消寂,一件作品在完成,另一件作品在诞生。 《数码摄影》:你不只是想做个摄影师,而是把自己定位为艺术家吧? 颜:其实什么称谓无所谓,我只是个表达者,目的是要融合承载方式、表达方式、思考方式、观看方式,结合不同的材料、空间在一定的时间背景下面进行创作、表达。 《数码摄影》:你认为摄影的实用性重要还是艺术表达更重要? 颜:二者是并重的。 当然对于一名商业摄影师来说,做完一幅作品是最重要的,很少考虑后续的效果。但我现在做的’不是这样的事情,我总喜欢在完成一幅商业作品后,再通过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对接,让它展现新生。 《数码摄影》:你做过美编,感觉设计式的表达还是绘画式的表达给了你更多的影响? 颜:都一样,不同的艺术形式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灵感,我们要学会如何去嫁接其他的艺术形式来发挥。例如你在编辑时也会吸收音乐的知识,编排30张的作品时.你可以考虑每10张组成一个段落,组织出一个小高潮,每张都精彩也不行,每张都平庸也不行。 《数码摄影》:绘画与摄影在理论上是否是相通的呢? 颜:美学体系是共融的,包括色彩、光线、笔触、肌理、布局章法,它们有共性的东西。摄影还要考虑镜头的特性,你要考虑特性的表达。 《数码摄影》:你认为近几年中国时尚摄影发展的是怎样一种状况, 颜:感觉近几年中国时尚摄影、商业摄影发展是比较快的。前几年感觉港台的报刊非常漂亮.现在不一样了,内地的杂志蒸蒸繁荣。这是因为信息渠道畅通后,人们思维更活了,事物更新也更快了,中国人的吸收借鉴能力特别强,学习也发狠。 《数码摄影》:这种吸引或者说模仿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颜:对于做时尚来说,需要摄影师的眼光更加敏锐。因为中国时尚产业目前还处于一个摸索的时期,我们只能期待创意潮流的早日到来。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加上独特的表达 方式进行完美呈现。 《数码摄影》: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你之前拍的作品, 有没有受到时代的限制,有没有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颜:当然, 因为你出生在这个时代,你所接触的你所面临的时局和外在的压力,都是由于这个时代产生的。即便你不关心时事,你不关注新闻,但时代仍会在无形中影响到你。我们无法在未来产生触角点,无法知道2050年摄影师是怎样工作的。作品是会被打上时代烙印的,你所感到的,你所接触的,都会有时代的烙印。 《数码摄影》:你认为怎样算一个成熟的商业摄影师? 颜:要具备三个条件。 1.专业的水准及素养; 2.对行业有一定的判断力: 3.服务回馈于大众,带动行业前进。 《数码摄影》:你有没有给自己做一个总结,摄影道路上你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颜:如果说成功,对于我来说只能算是知道自己现在能干什么,要干什么。 最初接触摄影完全是无心插柳,因为喜欢并且最初是在媒体工作,便将工作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结合了起来,后来发现自己在这个事情上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我在媒体任职7年,在做职业摄影师之前其实已经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做摄影这一块。 2001年6月份是第一次触模相机,感觉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因为在媒体,接触到大量图片,于是也开始拍起来。我学的是艺术专业,架上绘画,上学时还有些看不上玩摄影的,认为拍照是雕虫小技。 2002年我就大量地开始了拍摄。因为是爱好起步,又是工作需要开始了新闻摄影,当时也没有资金的压力,没有后顾之忧,并且拍的图片还是有出口、有通路的,这样我的兴趣就越来越大。 到2003年开始参加比赛,也是很偶然,第一次参赛就拿到了大奖。同年在国际上也开始获奖。 对我来说当时还是菜鸟,那时凭技术、凭功力我根本拿不了大奖,所以我便在掌握技术以外,发挥主观能动性,看如何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我是第一次就有主观意识地去做作品,结果就获了奖,这也说明创意的重要性。 《数码摄影》:参赛志在夺冠? 颜:那会完全没有想过比赛获奖能出名获利什么的,单纯是想如何让作品在合适的渠道与大众见面,比赛获奖是作品与大众见面的最好方式。 《数码摄影》;你是怎样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 颜:最初是通过参赛获奖被宣传,后来便更直接地借助了媒体的力量。第一是网络媒体;第二是平面纸媒:第三就是全国各地的讲座交流,另外摄影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数码摄影》:那时都拍什么题材, 颜:我在参赛初期什么都拍,新闻、纪实、风光、人像、创意。最初就是因兴趣爱好,各种类型题材都尝试,其实这也是把各种题材方式方法融会贯通的一个过程。 《数码摄影》:你的拍摄对人也是更感兴趣吧? 颜:是的,在我所有的拍摄题材中对人更感兴趣,对原生态的生命有一种敬仰,对人、对人性的关注。我最后都是回归到对人本身的表达上来,无论是拍商业广告还是艺术创作。 《数码摄影》:人像摄影要注意哪几个环节? 颜:作为商业人像摄影,模特、服装、化妆、材料、环境、光线、表现形式、现场把控、语言沟通这些都很重要。这属于团队合作,摄影师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数码摄影》:人体拍摄算是你拍摄的一个方向吗? 颜:只能算是一种尝试,是我表达旦面的小范畴。在中国,专心拍人体的摄影师是极少的,大部分人对人体摄影是怀着一种猎奇、猎艳的心态。我创作中出现人体是因为我关注人,关注人的本真,没有衣服,是 最原始的一种状态。对于我来说,需要这种感受,需要这种没有掩饰的表达。像我拍有关信仰的{渡》系列,作品表达的是从此岸到彼岸的一个过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湖,渡过,佛光在前。 《数码摄影》:你拍人体也是非常有经验了,这种艺术与色情是如何界定的呢。 颜:我感觉这与审美情趣、修养品味有关。如果你审美情趣、格调高雅,技术运用精湛,你拍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很到位,即使拍人体拍局部也不会显得恶俗,不会显得色情,这体现的是摄影师的把控能力与美学修养。 《数码摄影》: 以分析你的作品为例,如何提高品鉴力? 颜:同样一件艺术作品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有的人没感觉, 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是不同的。我在做人体创作拍摄时, 是比较关注思考和表达的 拍摄表达的并非肉身本身而是种提炼和升华美学修养是门大学问 需要长时间的广吸博纳优秀的各类艺术精华 结合自身的经历观察 思考进而沉淀腹中沉淀厚实了品鉴力自然就有了 《数码摄影》:你平时用的设备都有哪些 什么配置? 颜:包括相机 镜头 电脑分别如下 相机:佳能EOS—1DsMark3 镜头:24mm F1.4 17-40mm F4 85mmF1.2 150mm F2.8 电脑:工作时笔计本 台式机4台电脑同时启动 服务器连接 便于调图。 《数码摄影》:作品是如何管理的? 颜:按年份类别分开 日期标注清楚,这种存档很规范 便于找图。 ![]() 《伫》
![]() 《天体》
网上见到颜志雄的这张作品小图是彩色的 淡雅而宁静 为何改变成黑白?在交流中 他表达了现在自己的心态。现在他更喜欢简约、隐喻、淡定、释然的作品,更多地是在表达一种意的极致;退回去五年时 他精钻于形式上的完善 去追求光线、色彩、构图的极致表现。而这小小的思想的转化,却可能需要摄影师多年的沉淀和思悟才能参透和改变。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2 , Processed in 0.07282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