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再说肯纳的风景(上)

2010-7-1 16:16| 发布者: | 查看: 643| 评论: 0

 

我曾经介绍英国摄影家迈克·肯纳( Michael Kenna 1953—     ),以其独特的风景闻名。在许多艺术家都已经转向了彩色、数码影像,甚至那些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已经坚持认为 30 × 40 英寸 的照片是发展的方向时,他坚持制作 7 × 7 英寸 见方的黑白画面——这样的作品被世界各地广泛收藏,频繁出现在亚洲,美国和欧洲的画廊中,几乎每一个月都会有引人注目的宣传,出版了 20 多个专题的收藏,一些还不断再版。这次从他的 20 年回顾集中得知了更多他的信息,介绍给大家。

 

熟悉他的人都说:迈克尔·肯纳是一位充满热情的、宽宏大量的、具有深深关怀情绪的人。然而他又像是一个来自另一个时代和空间的人,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表达能力,却无需通过词汇的交流,而是通过直觉传递一种深刻的见解。

他的照片就像是一个嘈杂混乱的世界中的岛屿,宁静而安详。他对自己的工作注入了热情,带着敬意。他是凭借本能捕获了灵感的来源。影像所揭示的就是他本身。他全神贯注投入到整个过程之中,最终印制的画面,就是他不同凡响的视觉力量最为充分的、达到顶点的呈现。他的照片的制作精致而富有诱惑力,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就像是诗歌和音乐。这些影像击打出忧郁的和弦,包含着神秘的光线,充满渴望和辉煌,或者说,这些光线来自于神秘之源。于是吸引了所有的人,甚至将人们带入催眠的状态。

然而他的照片并不只是说出了这个世界的神秘,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状态,一种寂寞与孤独,一种爱和迷惑。也有一些是对人类的批判,对这个星球可怕的虐待,象征着荒芜的未来。所有这一切,都是包含在这样一层银色的影调之下,表面上给人以迷恋和诱惑。就像是幻想中的传说,它们同时具有魔幻的力量,却又让人感到恐惧。就像是一场梦,以无可否认的力量却呈现难以捉摸的意味。我们得到的,就是莫名其妙的感动。

他的作品位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是在黑暗和光明的边缘。他的影像折射出所有人的灵魂和良知。影像本身就是邀请我们去分享他的体验,让印制的照片、摄影家和旁观者进入一个共同的圈子。他和所有的观看者一切分享自己的秘密,并且让他的景观使人难以忘怀。

回首历史, 1975 年秋天,一个名为《土地》的展览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开幕,策展人是英国著名摄影家比尔·布兰特。作为当时还是伦敦印刷学校学生的迈克尔·肯纳,在多次访谈中谈及布兰特对他的影响,以及这次展览对他的重要性。布兰特所挑选的照片大多是含蓄和宁静的,只有少数是例外的,比如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就是迈克尔·肯纳的对立面。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所展示的作品,更多的是和情感的层面相关,而非局限在空间上。

尤其是和美国摄影家比较单一的风格不同的是,布兰特所选择的摄影家包括法国、日本、荷兰、意大利以及英国的摄影作品,是布兰特自己眼中的风景,是田园般的宁静占总体的支配要素。肯纳由此接受了这一视点,最终,放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风景应该具有历史感、文明感,还需要有些神秘性,从而在转换成画意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意味。

因此在这个展览中,摄影家更多地关注于一种信仰的构成,可以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到惊奇,同时获得一种学问。正是这样一个展览,才能让我们对肯纳二十年以后照片风格的成熟,得到充分的验证。尽管在 1975 年以后,肯纳在拍摄风景的同时,也在他自己的空间探索时尚摄影的魅力。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肯纳的照片,最让人震惊的,就是他让那些熟悉的自然世界,浸透了一种神性的沉思。他的画面是一种平衡的艺术,但并非是那种稳定温和、四平八稳的效果,而是让对立冲突得到完美的出场秩序。
或者说,在他最为重要的 20 世纪后期的作品,是一种风景的现象学的呈现。风景似乎具有了独立的性格,和视觉相关的,不是优秀传统的英国地形学的风景,而是处于杳无人烟的风景和现代文明领域的交汇点上,自然就是人和物的共同栖居之处。当然,肯纳的画意主义风格奠定了他个性化表达的可能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21:52 , Processed in 0.07015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