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江苏23届国展纪录类获奖作品评析(淘宝系列之1)

2010-11-12 15:52| 发布者: | 查看: 1304|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江苏在23届国展中获得了好成绩,下面按作品顺序给予简要评析(作品来自《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一书),淘出作品的优点,从中得到借鉴。江苏得奖:金奖1名,铜奖1名,优秀奖14名。

1、《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田鸣摄,金奖,P2。2010年3 月22日,上海市的白领阶层在快节奏工作与高压力工作状态下奔忙。在早晨上班时,白领工作者们匆匆上班,图中在地铁的升降机上,两排电梯拥有众多的上班族。人物形象各异:有的刚睡醒,还张着嘴巴,打着呵欠;有的手中拿着早报,在看新闻;有的低着头,想着什么;有的凝视着前方,在看什么。神态不同。作者抓住这个瞬间,反映日常生活小事,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大事,工作繁忙,为国家作出贡献。电梯上的上班族服装色彩各异,形象鲜明。以小明大,对比强。

2、《“犀利哥”的关注》吴振华摄,铜奖,P17。2007年5月6日,江苏省南通市十里坊大桥上,一位拾荒汉子在翻阅一张报纸。这位“犀利哥”在翻看什么新闻,如此专注。可猜想到可能农村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极大的利益。拾荒者衣衫破碎,肩上挑着一根木棍,手中拿着报纸,形象毕真,抓拍得好。作者看得准,反映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3、《梦乡》姜明灯摄,优秀,P48。2009年6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一农民将自己编结的藤椅运到城里出售。图中一农民躺在藤椅上进入梦乡,一长溜的藤椅等待出售,估计顾客暂时稀少,反映农村发展手工业生产情况,街头抓拍的形象。

4、《风雪相依人生路》毛树林摄,优秀,P54。2008年1月11日,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一对盲人情侣在风雪之中相互搀扶着前行。一位男盲人穿黑暖衣,手中拿着一根探路木杖在探路,女盲人依着男的,穿着白色暖衣,两人相依而行。背景是大雪纷飞。也是街头抓拍成功的作品。

5、《战利品》韩志明摄,优秀,P60。2008年4月,600多块假冒车牌摆满了江苏省徐州市鼓楼交通巡警大队的院子,这些车牌都是民警在执法中查获的。图中摆满各色车牌,一民警弯着腰在排列。人物处在黄金分割线的右上角,很醒目。也是在生活中见到的形象。

6、,《庆典》冀春阳摄,优秀,P63。2009年12月6日,江苏省金湖县北老街。投资1个亿的大佛寺奠基仪式正在举行,两位市民站在一所被拆迁的房屋处,观看奠基仪式。用框架结构拍摄。一边是大规模的拆迁庆曲,一边是被拆迁户在观望,形成对比。

7、《仙女下凡》曹政摄,优秀,P64。2006年10月16日,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演出。8位仙女般的演员在演出,上衣色彩红绿黄蓝,很鲜艳,下身一律穿黑裤,广场无观众出现,但无形胜有形,广场上有很多观众在观看演出。

8、《四月街头》陈亮摄,优秀,P64。2008年4月24日,江苏省无锡市中山路,不同身份的人们共同沐浴在夕阳里。不同的身份的人是指有僧尼、有男女青年,共同在街头享受着阳光,也是街头抓拍的作品。

9、《悄悄话》李余翔摄,优秀,P65。2009年5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晨练时主人和宠物亲密的瞬间。在广场上,一个穿黄衣和红裤的妇女在晨练,做伏卧撑动作,一只小狗用脚抱住妇女的头部亲密。背景还有广场上七、八个男女在晨练。图上看点就在这里。

10《蓝与黑》田鸣摄,优秀,P65。2004年10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钢铁集团广告拍摄现场。前排四人空黑色衣裤,后排职工一律穿蓝色衣裤,载白色安全帽。形成色调鲜明的对比。

11、《求职市场冷抛观》田鸣摄,优秀,P65。2009年11月21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两个招聘摊位前截然不同的场景再次突显行业供求矛盾。图当中是招聘单位摊位,有一招工人员,和白色隔板,两旁站满了毕业生大多是黑衣,在色调上形成白黑对比。

12、《生命之水》任重摄,优秀,P66。2009年12月5日,[FS:PAGE]贵州省兴义市,面对干旱,灰喜鹊的渴望、抗争、顽强与乐观,让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美妙的瞬间。用两只灰喜鹊表示,一只站在水龙头上,一只站在地上,水龙头上滴着水滴,说明还有活水来。大旱有水,人们有望了,有救了。巧妙构思,难能可贵。

13、《母爱》孙帆摄,优秀,P66。2010年2月16日,印度占西火车站,年轻的母亲给女儿清洗。一位年轻母亲正在给女儿清洗屁股,她穿着蓝绿色长袍,弯着腰,突显这位母亲的爱女之心。

14、《即将逝去的景象》组照,优秀,P67。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江苏省无锡市各拆迁工地、老房子和老街道拆迁场景。主要反映在城市发展变革的时代,如何留下一点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印记,以供后参考、留念。六幅未曾被拆迁的老房子、老街道的图象历历在目,勾起人们无限的留恋和怀念。

15、《窑工母子》谢健摄,优秀,P67。2009年9月15日,江苏省常州市一砖窑中的母子。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系着年少的幼儿,手中般着砖块的情景。为了生计,干着重体力劳动,激起人们深深的同情。形象很突出,后景是一排排的砖块,象大山一样压着人们的胸口,透不过气来。这是作者的焦点。

16、《与毒贩较量`》杨维斌摄,优秀,P68。2009年11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便衣警察拨枪堵截毒贩。图中一辆小桥车,里面坐着男女青年各一人,车外便衣警察拨枪示警,要求检查的情景。表现禁毒的作品。

从以上的16幅作品中,可看出纪录类作品大多现场抓拍的,抓得准,抓得及时。拍摄中又不忘构图,注意人物的位置和色调。虽然“抓拍”和“摆拍”至今仍争论不休,没有了结。但是“抓拍”仍可拍摄出好作品来。否定了有人说;不摆拍出不了好作品,得不了入选和得奖的机会。摆拍虽然在一些地方成风,摆拍还有人写文章给以在理论上支撑,但是要相信:抓拍同样会出好作品的。上面得奖的作品不是明证吗。

影友童端友于杭州`2010、11、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3 , Processed in 0.37405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