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23届国展中获得了好成绩,下面按作品顺序给予简要评析(作品来自《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一书),淘出作品的优点,从中得到借鉴。广东得奖:金奖1名,铜奖1名,优秀奖22名。 1、《爱心接力》陈奕启摄,金奖,P7。2008年1月31日,广东省广州市,被冰雪围困的广州火车站,一群旅客“爱心接力”抬出一名晕倒的女乘客。表示了广大的乘客的觉悟,一人有难众人帮的爱心精神,体现主题。在手法上,群体照要突出主体,女乘客放在群体的中间,很醒目,说明作者抓得好,抓得准。在色调上,乘客群体是黑头发、白脸庞,而晕倒的妇女穿着淡红色上衣,图上的色彩成鲜明的对比。 2、《一角钱的电话超市》叶健强摄,铜奖,P21。2009年6月8日,广东省番愚市,1角钱1分钟的电话超市,对收入不高的外来打工很有吸引力。图中右边玻璃窗上写着红字:“1角1分钟,电话1角”,揭示了本图的题意。超市面上里坐着一排打电话的打工者,生意火爆,很受欢迎。框架内拍摄。玻璃窗内的人物很清晰,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细节,表现社会性的事件。 3、《高考之前》屈晓明摄,优秀,P31。2007年高考前夕,云南省大理一所高中附近,几位同学打饭回来,边走边吃。一排5 个同学穿着蓝色的校衣,手中拿着盒饭,边走边吃,表示高考的紧张,争分夺秒,一件小事反映出一件大事:人生的道路由此一搏。 4、《比画》谢建伟摄,优秀,P31。2010年5月1日,第6届文博会大芬村分会场开幕之后举行的油画临摹现场。图中摆满青年画画的现场,油画板上画着老头的人物像,气氛热烈。色调鲜红。 5、《紧急空运》周汉新摄,优秀,P31。2008年5月15日,位于“5,12”大地震中的四川映秀镇道路被毁,桥梁折断,已成“孤岛”,解放军的直升机成为紧急转运的唯一交通工具。图中的直升机在浓雾中行驶,地上坐着等救援的群众,撒满了被抢出的物资。表现了解放军一心为人民,不怕困难的崇高精神。 6、《北川废墟上的幸存者》赵青摄,优秀,P34。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这对幸存夫妇在废墟上开始了新的生活。图中正面一对夫妇在烧饭做菜,背景是地震后惨象。但人总要活着,要生存,要抗争。作者抓拍了这一惨象,难能可贵。 7、《24小时车区》组照,海国摄,优秀,P37。这组黑白组反映了春运期间,广大的打工者纷纷回家的情景。在广州火车站等候火车的到来,有的躺在侯车室内,有的抱着孩子,有的蹲在帐篷里,有的低着头在睡觉,各种姿态都有。作者抓住了这一进机,反映了春运返乡的困难。也是社会的热点。 8、《孟买千人洗衣坊》组照,孔林光摄,优秀,P37。2009年,印度孟买的“千人洗衣坊”有数百年的历史,场面壮观,堪称当地一景。这七幅组照,反映洗衣坊各种情态,是当的民风民俗。 9、〈电力工程〉黄健生摄,优秀,P38。2009年3月。广东省顺德市的电力工人在闷热的天气中安装电缆。图中高大的电缆架站着安装的工人,冒着闷热,为了人民事业,表现工人阶级的伟大的奉献精神。这是这图的主题。 10、《恒河边上卖油灯的小女孩》,孔林光摄,优秀,P38。2008年10月恒河被印度人视为圣河,朝圣者多会在日出前购买油灯放航祈福。这位印度的小女孩正捧着油灯准备放航。红红的面庞明亮的眼睛,秀丽而憧憬,背景是印度的恒河,河上还有5 人乘着一只小船。 11、《漂浮在头上的行李》廖俊鸿摄,优秀,P38。2008年2月3日,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数以千计回家这春节的打工者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场面拥挤不堪。回家打工者用行李举过头顶,在人潮中艰难行进。也是一幅人潮景象,突出的一点是人群中的行李,以表现人群的拥挤。 12、《出轨》陈帆摄,优秀,P38。2008年4月29日,山东省胶济铁路,发生两车相撞的事故。造成71人死亡,416人受伤的[FS:PAGE]惨痛事故。工人们在抢险,旅客在疏散。作者抓住这一时刻,拍下这一难忘的的事件。 13、《诗巴丹海底世界》刘进摄,优秀,P39。2009年8月,马来西亚诗巴丹海底世界的海龟。图中有一只海龟在海底游行,一摄影者在海底游着;反映人们要保护海洋生物,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海水蔚蓝,色调和谐。 14、《路戏》刘力仍摄,优秀,P39。2008年4月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街边正在上演“路戏”。这是一幅街头抓拍的作品。街头演出虽无一人出现,但肯定有一大群观众在看演出,无人胜有人,也是常用的拍摄手法。 15、《出行》罗品禧摄,优秀,P39。2010年1月,云南省昆明市机场路旁。这图正好抓住上面有飞机在飞,地面正好停着一辆大巴车在下旅客。瞬间抓拍,难能可贵。蓝色调。 16、《快乐旅途》罗品禧摄,优秀,P39。2010的4月,在火车狭小的车厢内,旅客们欢乐相处和谐景象。小孩欢笑,大人们高兴,从人们脸上表现出来。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是摄影人常用的手法。 17、《阳台》黄建平摄,优秀,P40。2008年6月20日,广东省广州市东区的一次龙舟比赛中,观众在自家的阳台上观看比赛。作者抓拍了四层阳台,阳台上站满了观众,专心致志地看比赛,虽无龙舟出现,从观众的脸上看到,龙舟比赛的好看。此时无物胜有物的创作手法。 18、《断桥边上的大营救》邱伟荣摄,优秀,P40。2008年5月14日,四川省北川市,大桥在地震中坍塌,救援队用担架抬走幸存者。画面的背后是断裂的大桥,正面是救援队员在抢救伤者,中心点很突出,也就是主题突出。 19、《流浪在城市》邱伟荣摄,优秀,P40。2009年3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流浪汉睡在城市高架桥上。他们主要靠捡废品维持生活,长期露宿在户外。这也是城市的难点。我们杭州市也出现这种现象。蛮难解决。关键还在于发展经济,人人富裕了,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20、《跳楼秀》杨勤摄,优秀,P40。2009年6月8日中午,广东省广州市天河陶育路,消除队员正在营救一名轻生欲跳楼的保安。经过2小时的奋战,轻生者获救。 21、《小偷哪里逃》组照,张村城摄,优秀,P41。2005年6月23日,广东省东莞市,便衣警察一拥而上,将三名小偷逮了个正着。这4幅彩照片纪录了抓捕过程。第一幅:追捕;第二幅:按倒一名小偷;第三幅:抓到了三名小偷;第四幅:一名小偷还想逃跑,被警察紧紧抓住。作者紧跟拍摄,穷追不舍,才能完成摄影任务。精神可佩。 22、《绚丽多彩的世博主轴》组照,张薇摄,P41。2010年5月3日晚,上海市世博主轴设计不仅科学实用,而且造型优美流畅,其夜景灯饰更是绚丽多彩。这六幅中国馆是世博的主轴,作者抓住中国馆的特色,喇叭形高大建筑,有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建筑师的高明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在夜色下,灯光照射,色彩艳丽,光彩夺目。 23、《深圳农民工》组照,钟国华摄,优秀,P42。2007—2008年,这八幅黑白组照,反映在深圳打工的农民工的生活和生存情况。 第一幅:来自重庆郊区农村的田雪燕,现是一家电子厂的熟练女工; 第二幅:工厂里时髦的二代“农了工”; 第三幅:全厂职工大会; 第四幅:为了省钱,职工们到厂外小店里买便宜的饭菜; 第五幅:在露天桌球场消遣的工友; 第六幅:在栽床上午休的打工者; 第七幅:运送废品的女工; 第八幅:春运期间,在火车站里等待返乡的农民工。 作者抓住代表性图象,反映“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的情况,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 24、《卖艺儿童》朱桂忠摄,优秀,P45。2007年2月2日下午,在街上看见一儿童在卖艺,表演近乎自虐的杂技,路上行人纷纷侧目,作者也怀着莫名的心疼和无奈,用相机拍下这一幕。前景是一儿童在卖艺,后景是行人在侧目的场景。也是社会出现[FS:PAGE]的不好现象,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应受教育的权利。 点评者:童端友于杭州`11、13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26 , Processed in 0.07287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