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从“废旧照片事件”引发的感叹

2010-12-22 15:25| 发布者: | 查看: 1356| 评论: 0

看了《李振盛与 5000 万元“废照片”的故事》一文后,不由思绪万千,感叹不已!这是中国摄影家的悲哀,是中国摄影的哀痛!“废旧照片事件”简略故事如下:

13 年前的 1997 4 26 ,在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讲学后返回北京不久的李振盛,接到一位老摄影家的电话:「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有大量的旧照片在出售 ...... 上个星期天,我花了 50 元钱就买回來 600 多幀照片,单是 20 英寸以上大的就有一百多张。其中还有许多名家名作 ...... 你是搞新闻摄影教学的,又经常写文章,不妨去挑选一些可用的照片,用于教学与写作 ...... 。李振盛接到电话后,与夫人一道去北京潘家园废旧市面去购买,与卖照片的贩子讨价还价,最后以一元二角一公斤的价格购得废旧照片 530 多公斤,计有二万多张。照片大小有 10 寸、 12 寸、 18 寸、 20 寸,

  摄影艺术作品被当作「废品」的知名摄影家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列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摄影家被「一网打尽」,令人怵目惊心!这里,择其要者:有已经逝世的摄影界老前辈吳印咸、黃翔、薛子江的遺作;有著名老摄影家石少华、吳寅伯、侯波、呂相友、陈勃、李兰英等人的杰作;李振盛参加全国影展的《佛门净地》也在其中。还有一些中国人熟悉的老照片,例如:薛子江的《千里江陵一日还》、王一波和袁柯复的《过马路》、石少华的《漫画家华君武》、呂厚民的《欢送志愿军归国》、李仲魁的《在结婚登記处》等名家名作都未能倖免。  
    
此外,还有许多來自外国的摄影精品,有的是中国极为少見的特殊纸质制作的照片,轻轻一抖动就会发出类似金属的清脆响声。「废照片」中还有盖着「中国摄影家协会」钢印的尚未发出給上海分会的奖狀,各省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往來信函,以及国內与出国展览的計划等等。
    
這些珍贵的摄影佳作,有的被撕碎,有的被揉皱,有的脏兮兮,破损不堪。有些照片背面还专门注明已邮寄了退稿费,结果是这些「退稿费」被主办单位白白吞下,主办影展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不仅沒有按規定退回给参賽的摄影师,反而將这些照片当成废品按 2毛钱 1公斤卖给沿街串巷收破烂的小販,废品收购站按 5毛钱 1公斤收入,「破烂王」又按 12一公斤「包团」卖給李振盛。「破料王」着实赚了一把。李振盛悲叹:「中国的摄影艺术在哭泣,中国摄影家的心在淌血!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摄影家的悲哀 ......   

这二万多张旧照片,李振盛全数捐给广东美术馆,
    
第二天,广东美术馆长王璜生就飞回广州召开馆长会议,想方设法研究如何筹措 5000元巨资。大家既兴奋又犯愁,轰动海內外的「废照片」马上就要落戶广东美术馆了,可这 5000万元巨资从何而来呢?    

婆家诚意十足   「聘金」全免啦 !  

  就在这时,李振盛來电话了,決定将这批「废照片」悉数捐赠给广东美术馆。他对王璜生馆长平靜而简单地说:「我宁可捨弃千万富翁,『废照片』全部捐赠給广东美术馆。」    

7 19 ,王璜生馆长自率领 5人前來北京接受捐赠,他们聘请艺术品运输公司的员工,将数万张「旧照片」装满 10个大箱运走。这些“废旧照片”就此落户娘家了。故事到此结束。  

“废旧照片事件”的发生,引起国内上百家媒体的注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纷纷作了报导。  

从“废旧照片事件”的发生,引到这次 23届国展, 15114人投稿,投稿数达到 183661幅,创历史新高。平均每人投稿数 12.15幅。按杭州照相馆的价格, 12寸照片扩印费。每张 15元(会员价),每人扩印费达 182.25元,再加邮寄费,每人达 200元。总数达 300多万元。按 李振盛教授所购两万多张照片计有 530公斤算, 18多万张照片估计有四吨多重。多么庞大的照片量,对中摄协来说,储藏和保管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不知中摄协如何处理此件竦手之事?  

再从最近《中摄协网》报导,单全国摄影大奖赛的征稿启事就有 500多件,各位影友想一想,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摄影投稿者所投的图片的数量是惊人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办摄影大奖赛的单位,却采取不评点、不总结、不讨论,对摄影事业有多大的损失!  

如果再发生各届摄影大奖赛的主办单位把影赛的照片当废品处理,这对摄影投稿者又是莫大的伤害!  

我衷心希望这件伤心事今后不再发生!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 `122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35 , Processed in 0.07054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