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届国展纪录类作品共有235幅,计有金奖学8幅,银奖13幅,铜奖24幅,优秀奖171幅,推荐奖10幅。严格地说,当属纪实摄影范畴。作者按参赛要求,不得改动现场实景,忠实纪录。23届纪录类作品所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它表现的是文学类中报告文学记叙所具备的六大要素:人物姓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发生的原因,故事的发展,及故事的结局。 如《慈痴半世纪》8幅组照所反映的内容:84岁的程氏母亲正用一种至真岁的程氏母亲正用一种至真岁的程氏母亲正用一种至真方式,为47岁的儿子冲洗、喂食、剪指甲,一如他在襁褓中的时光。 第一幅:母亲正在生火,为儿子做饭; 第二幅:母亲为儿子剪指甲; 第三幅:父亲带儿子正走在街上; 第四幅:父亲跪在佛像前,求佛保佑他的儿子平安。 第五幅:母亲为儿子喂吃面条; 第六幅:母亲为儿子洗澡; 第七幅:母亲抱着儿子,抚摸儿子的头; 第八幅:母亲和父亲站在阳台上看屋外的景色,犹豫柔肠寸断。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有情节,有发展,有结局。反映了母爱的伟大。作品细腻,饱含着深情的语言。反映了这位母亲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抚养这位智力不全的儿子,流淌着母亲对儿子的执著的爱。 如《“神七”返回》组照,纪录类银奖,解放军王建民摄,5幅彩照。 第一幅: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七“返回舱着陆瞬间。 第二幅:2008年9月28日17时39分,回收总指挥隋起胜地一个冲到返回舱前。 第三幅:2008年9月28日18时22分,航天员翟志刚自主出舱。 第四幅:2008年9月28日18时23分,翟志刚、刘佰明、景海鹏依次自主出舱。 第五幅:2008年9月28日19时40分,回收人员在处置返回舱,前景为舱体落地时反推火箭留下的痕迹。 这组照片如实地纪录了“神七”返回的情景。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姓名 、人数,出舱时的情景。这也是历史的真实纪录,永留史册。 再如单幅照《废墟上的情谊》纪录类银奖,陈燮(中直)。交代了时间和地点:2008年5月13日,北川中学。发生了强烈地震,事件是北川中学学生廖波被埋,同学李阳在废墟上手拿吊瓶为廖波同学输液,廖波同学在当日获救。故事情节完整。真实地反映了现场实景。 再如单幅照《众志成城,托举生命》纪录类金奖,网络最高人气奖,解放军刘应华摄,2008年5月13日凌晨,成都军区官兵冒雨用身体搭建人梯,运送担架,搀扶伤员,组成一条生命通道,为营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幅照片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是解放军抢救伤员,是群体行动。反映了解放军一心为人民的优秀的品质。 所以23届纪录类获奖和入选作品,严格要求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不得有半点弄虚作假的手段存在。 所以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根本功能。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48 , Processed in 0.13195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