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大奖赛的概况:中国摄影大奖赛可以说泛滥,大大小小的赛事多如牛毛。据《中摄协》网的的广告栏记载有 500 多条,据《中国摄影在线》网记载也有 200 多条。这些摄影征稿广告分门别类大致如下: 1、 按规模来说,分为大型:如全国摄影艺术展、丽水国际摄影展、平遥国际摄影 展、上海国际摄影展。如《 23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其特征是参赛人数达 1 。 5 万之多,投送作品数达到 18 万之多。是全国性、国际性的摄影大奖赛。 中型的:有《“徐肖冰杯”摄影大展》,其特征是参赛人数达 5376 人之多,参赛作品达到 7 万多幅。也是全国性,但规模稍低些。 小型的:有浙江的《盘安山水摄影展》,其特征是参赛人数只几千人,投送作品只几千幅(组)。是全省性的,主要投稿者来自本县,规模小。 较小型的:有浙江《凤凰杯摄影大奖赛》,其特征是参赛人数只有几百人,投送作品不上千幅(组),是全县性的,投稿者主要来在本县,规模更小。 2、 按类型来说,分为政府举办、地方举办、专业单位举办、不论哪个单位举办,往往 与当地的摄影家协会共同署名举办。因为投送的稿件离不开摄影家协会的协助和操办。 3、 按奖金的多少分:有不设奖金的,只设奖杯、奖状,如《全国摄影艺术展》,分设 有: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入选、评委推荐奖、网络最高人气奖等。 也有设奖金、奖杯、奖状的,如《首届“运河名城,精致扬州”国际摄影大展》,奖金发现有高到 3 万元的,一般设奖金:金奖, 1 幅为 3 万元,银奖 2 幅,各为 1 万元,铜奖 5 名,各为三千元,优秀奖 160 幅各为 800 元。奖金的多少由各单位自定,没有一定的设限。 4、 评委的选举,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聘请。人数也有不同,一般规模大的影赛,评委人 数就多,档次也高。如《 23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就聘请了 22 位评委,是历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最多的一届评委。 5、 评委的职责:评委的主要职责,是把这次举办的大奖赛所,投的稿子评选出来,分 档次,按要求,根据大奖赛的规模,定出各项指标,如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各多少名额,由评委来确定。确定后,公布获奖名单,召开发奖大会。现在一般小型大奖赛到此为止。不公示,不点评作品,不总结这次大奖赛的成果,不讨论。大奖赛只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的工具,把摄影艺术沦为附庸。这种摄影大奖赛对于繁荣摄影事业无补于事,现在遭广大影友的批评。 2010 年举办的《 23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有了较大的改正。表现在:有的评委对所选出的作品有了评论,对所投稿子存在的毛病有所揭示。对所选的得奖和入选作品进行公示,开辟了影友专门的讨论区,可惜经验不足,引导不够,讨论区一度变骂场,是一次教训。 6 、大赛最后一招,也是使人感到遗憾的, 23 届国展,这样大规模的影赛缺乏总结。难道说这 22 位评委缺乏总结的能力吗?我看不是。主要原因是中摄协领导安排不妥,认识不足。也是以往 [FS:PAGE] 22 届国展不总结的延续,是各地大奖赛不总结的坏榜样。 7 、作为中国摄影的领导者的中国摄影家协会,要改革创新,协会的领导者要高举十二 . 五的伟大旗帜,引导广大摄影家协会会员紧跟时代潮流,把摄影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才不愧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面对全国摄影大奖赛如火如荼,如何引导大奖赛走向健康的发展之路呢?首先中摄协作出榜样,作出表率,提出对策: 1、 改革征稿启示。征稿启示要公平合理,没有霸王条款。其中一条是“来稿一律 不退还”,这一条请问有没有法律依据?合同法、著作权法、民事法有没有条文规定?本人认为:凡投稿者明确提出:如不能入选,要求举办单位退还稿件,并附有邮资和退还函件者,应该退还原作者。如不退还,就是侵权。因为照片是有价物品,如这次 23 届全国展,每一人投稿平均投了 12 。 25 幅,按杭州照相馆的价格, 12 寸照片扩印费每张是 15 元,连邮资费共计每人化费 200 元,不退还照片,是无偿侵占他人财产,是违法的。现在每单位举办摄影大奖赛在征稿启示中都有一条:“来稿一律不退还。”这不是“霸王条款”是什么?难道说,像 13 年前中摄协把历届影展的作品当废物处理才是正当吗?这是中国摄影的悲哀!这是中国摄影家的哀痛!如果举办单位都把展后的作品当废物处理,这是多么悲痛的伤害啊! 2、 今后创议:凡举办摄影大奖赛的单位评委选好后,要公示、要评价,征求广大 影友的意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也使有剽窃、作弊者无藏身之处。 3、 作为大奖赛的评委,要对作品进行评点,发奖大会时,要对这次大奖赛作全面 的总结,有利于摄影事业的繁荣昌盛。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43 , Processed in 0.07131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