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提出论点,摄影的概念:“
摄影
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反映时空连续性的成像过程,既是一个断层式的叙述单元,更是能够从这种连续性的断裂中找寻到摄影者的性情。”
第
2
节,“
我们用相机拍摄到的
照片
,都是从时空情境中得到的来自连续性中的一种断裂”。
论述所谓被断裂的连续性指的就是光线、气候及叙述过程的连续性。这一句中
“
光线、气候及叙述过程的连续性。
”
语句有问题,应改为
“
光线、气候及叙述过程的综合。
”
原因是语法上的定语和修饰语不配合,
产生歧义;
第
3
节,继续论述照片的来源:“
我们拍摄的所有照片都是来自于这种连续性的断裂,
风光
照片如此,
纪实
照片如此
……无论是单张的照片还是系列的照片,无疑都是从这个连续性中被断裂了的阅读单元。”
所拍的照片都来自连续性的断裂。
第
4
节,拍摄出的照片,“都具有显著的表述愿望和展示意识,同时也有着相当成分的审美倾向和语言特点;”这一段说明摄影者表述愿望的展示意识都是从主观出发,因此就有审美倾向和表现出摄影的语言特点;
第
5
节,论述视觉的歧义性。“
很多热衷摄影的人便在想象中开始对所谓真实性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上产生了诸多的质疑。”正因为有质疑,
这一节中叙述从两方面的问题来分析:一是指出既存在歧义性,如何去解决呢?多读书,多想想。(论述欠具体,较抽象,读什么书,想些什么,作者未曾交代);二是产生歧义的原因:“
有的时候是隐蔽的不是太显而易见的,所以很多人产生质疑照片真实性的念头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第
6
节,从正反两面论述。从反面说:“
就去对照片里叙述的所有事情都去怀疑,都用形而上学的思维去纠缠,因为这样做是不客观的,其质疑动机本身的意义也是不科学或者不真实的。”从正面说:“我们的摄影实践活动都要去遵循摄影本身自有的原理与规律来开展,我们摄影水平与理解能力的提高依赖着对自身艺术修养的提高,我们所创作的摄影作品质量和思想内涵的高低更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对待艺术追求大美意境的智慧。”
作为全文的结论是:“
有了这些从事摄影所必备的自身素养条件,我们就可以在艺术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在真善美的旗帜下找寻到最真实的性情。”全文前后照应,水到渠成
。
这是我的读书的心得,请
读者童端友于杭州
`3
、
4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4:45 , Processed in 0.10024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