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摄协网》刊载的《陈复礼经典作品名家评论选》,共三辑。计有 34 位学者、教授、主编、社长、院长等发表了对陈先生摄影作品的评论。评论时间最早见于 1959 年。最近发表于 2002 年,散见于各报刊及《陈复礼摄影艺术研究》、《 96 中国潮汕之春》中。
在以上众多的评论家的评论中,对
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有人说陈复礼的作品具备民族绘画的风格和诗情,这是不错的。但我要补充一句:这一切服从着他那‘月是故乡明’的可贵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王匡(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作者):“照相易得形似,绘画则着重神似。” 胡思升(《光明日报》主编):“把风光摄影同中国画意结合起来。” 尤绪明(《摄影报》主编):“影画合壁。”
夏放(著名摄影理论家):“
杨绍明(著名摄影家、中摄影协副主席):“开创了写实与绘画相融合、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画意摄影的一条新路。。。。。。他是举世公认的画意摄影大师。” 曾家杰(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博取众长,例如题材生活化、平民化,内函的朦胧性、多义性。” 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平淡而有画意的作品自成一家,达到了没有对手的境界。”
李元(著名旅美华裔摄影家):“
陈敏(广东汕头大学副教授):“大师陈复礼成功地于经商与从艺的运作过程中,在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之间建立 起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胡国钦(原福建画报出版社社长):“他在风光摄影中,只要找到境与情合,物与意融,客观与主观统一的画面,就能开镜。” 袁廉民(著名摄影家、原安徽省摄协主席):“黄山的景、黄山的松、黄山的云都寄托著作者的感情,抒发作者的审美理想。” 葛加林(四川著名摄影家):“陈复礼摄影艺术的探讨,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性,一是人民性。”
何藩(香港著名摄影家):“综观
高琴(《大众摄影》主编):“
方学辉(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会长):“陈复礼不仅是蜚声中外的摄影大师,也是海内外公认的卓越的摄影活动家和领导者。” 邓雪峰(香港著名摄影家):“他的作品,有一部分形式很古典的,如汉画作风的山水花鸟,充满浓厚的东方气息,追踪着朗静山兄的风格。”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在陈复礼《诗影凡心》首发式上的讲话:“六十年来陈老虽然辗转于内地、香港、泰国、越南等地,却始终执著于攀登摄影艺术高峰。为中国摄影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在海内外获奖达数百次之多,还多次举办影展。出版摄影画册,展示了一代摄影大师的风采。”
综上所述,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有一定的艺术水平,但够不够上“一代摄影艺术大师”的称号,要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验,社会的鉴定,群众的认同。正如文学大师巴金,他的作品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直到现在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形成梅派京剧艺术,经承到现代。所以说,对一个人的成就,是不是“大师”,,不是某个个人说了算,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说了算。现在
34
位有名人士的文章中,提到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市 3 、 14 [FS:PAGE]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4 01:49 , Processed in 0.07375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