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拍摄,让生活诗意 使记忆美好[巩志明]

2011-3-24 11:55| 发布者: | 查看: 1356| 评论: 0

(来源:巩志明博客  作者:巩志明)

拍摄  让生活诗意 使记忆美好

-----评宁舟浩、吕小南的两组 照片



巩志明



    摄影师将镜头直接对准自己的生活,拍摄自己最熟悉的人与事,甚至就是拍摄自己的亲人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我认为这样做非常有意义,因为中国摄影人真正这样做的非常少。造成非常少的原因无非是两点:还没有认识这样做的价值,还没有找到表现这个题材的方法。

    宁舟浩和吕小南两位年轻的摄影师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觉悟,而且动手记录了一段时间了。宁舟浩拍摄的是他岳父岳母的家庭,以无人的空镜头为主,在老人的生活环境以及物件的记录中造型塑身,刻画岳父岳母的个性和风雨几十载的生活;吕小南拍摄的自己的父母,有父母的处境的场景,还有家里孩子(估计应该是老人的孙女或外孙女)出镜的场景,也有空镜头式的家庭图景记录。两个摄影师组照的共同点有二:一都是记录的中国北方都市的普通人家的家庭生活场景;二、平淡无奇的画面里都包涵着对父母(岳父岳母也是父母)的浓浓深情。俩人的不同点在于:宁舟浩的审视比较冷峻而克制,有意保持了一种冲淡的基调,而且全部影像都是室内;吕小南不仅有室内室外,而且有向窗外的眺望。很多画面里有用光意思,画面讲究些。

      这些照片让我联想到我的父母和他们的"蜗居",感觉强烈。因为我们的父母无论是习惯还是家里的摆设有着太多的相似性,这也可能是中国北方许多家庭最为庸常的图景。

     宁吕二位分明已经认识到这样做的价值了,但是我以为他们还没有找到表现这个题材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或者说更为形象地表现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生活。

    他们的照片还有纪念照的痕迹,也有太多的随意和不耐咀嚼,绝大多数照片都是静止的呆照,没有时间流过的状态和印记,也没有矛盾和冲突,更没有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情趣和会心。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每句话都可以进入历史,也不是我们生活里的每个场景都有意义,这需要我们去守候,去寻觅,去突破,去创造。

    现在的摄影人中有一种追随拍客的趋势,企图以多取胜,在沙中披金。其实,生活更需要的是用心和勇气,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唐代的垃圾就是放到现在也还是垃圾,唐代留下来的诗歌,不是因为岁月眷顾,而是因为品质优秀,直抵心灵,时光也无法将之黯淡消亡。一句话,把镜头对准最熟悉的生活的方向毋庸置疑,可是视觉思维的方式,记录表达的方法,我看还需要修炼、提高。

附件1:吕小南的《父母的房间》

    我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外出,便将镜头转向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便是我的家。

    这组照片源自我对拍摄对象的精神认同和向往。父母这一代人出生于建国初期,经历了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种种变迁,经历了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变革。他们既受限于因循旧传统而成的生活方式及思想上的后遗症,也体验着改革开放为观念意识和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巨大转变。

     我家坐落在被繁华的商业街包围的一片旧楼群中。这楼是唐山大地震后,天津第一批由解放军和建筑工人一起建造起来的民用房,钢筋水泥的地基异常牢固,号称满堂红,其抗震能力超强,因此得名抗震里。父母居住此地已有30年之久,早已习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家中那些常年不变的摆设和老家具,代表着一种被忽略的现实,深深地留有时间的痕迹,既伴随着他们走过这30年的日子,也见证了我们这些人的成长。父亲当过兵,家里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作风,他说,即使外边那些新楼盖得再高、房间再[FS:PAGE]大,他们这一代人也不愿抛下这老楼、老屋!母亲喜欢小孩子,便在闲暇时间给人家看小孩儿,帮助他们温习功课。这也给予了我又一个拍摄的好机会--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在观察和呈现他们的生活、青春期的自我意识的同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于是这部分拍摄也成为了一个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

      随着拍摄的深入,我愈发充满感触。我希望用这些照片记录下,随着岁月的流失却颜色未改的、他们的那种安宁、质朴、恬淡、没有太多欲求的生活方式以及坦诚、真实的人格。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向他们表达一种敬意--他们与80、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共同生存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之中,同样面对着残酷的现实、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在迸发出不安、惆怅、无奈、恐慌等情绪的同时,他们愈加展现出了他们那代人共有的高贵品质:坚忍、俭朴以及充满爱与快乐的生存勇气。

     照片拍摄始于2009年年初,至今还没有结束,在未来的多年里,我还会继续拍摄下去。

    附件2:宁舟浩的《岳父岳父家》

    拍摄自家的"近"

    只有婚姻才能让人如此真实地走近一个原本陌生的家庭。我和妻子结婚9年,几乎每个周末、节假日都会跟她来到这里。从最初的不习惯,到渐渐爱上这个平和质朴甚至有些简陋的地方--我岳父母的家。

    岳父母家位于城南一栋单位宿舍的顶楼。屋顶渗雨、西晒每年都会准时光顾。老两口月收入加起来也不足在这个城市购买半平米住宅。岳父保守,留恋属于他的年代;他相信报纸和电视上的所有内容,但排斥网络、拒绝任何内容的手机短信,手机上的一个骚扰电话往往让他不安很久。岳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虽然从一日三餐到小孙子的毛裤,没完没了的家务活让她总是忙个不停,但是她依然拒绝使用洗衣机和微波炉。家里除了一台四年前女儿孝敬的液晶电视外,所有的家具都用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孩子们给老两口买的新衣服,总是舍不得穿;好吃的,也总是小心地留到周末,等我们来。看电视剧可能是老两口唯一共同的爱好,但两人平时总是吵个不停。听妻子讲,他们已经这样吵了几十年,不必担心。

     每周七天,只有待在岳父母家的大半天让我感到和另外六天有所不同。这里能够让我暂离各种欲望、喧嚣,网络和连绵不断的电话。中午,吃过简单可口的饭菜,安下心来跟岳父母看一集电视剧,或是哄着孩子在岳父的大木床上清静地睡上一觉,真是无上的享受。感谢他们让我分享这恬淡的生活,让我这个几乎把神经绷断的中年人逐渐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生活。

     卡帕那句:"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已被视为摄影的圣经,在不同场合传诵了无数次。在我看来,其中的"近"有两层含义:物理距离的缩小和心灵的贴近。我认为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是产生好照片的必要条件。我这些照片所纪录的就算我自家的"近"吧。有人可能会问,为何整组照片看不到他们老夫妻的真实面容?我的本意是用岳父母家中这些富含了他们生活印迹的细节来描绘他们,而其的具体面容,可能每位读者在脑海中都会产生自己的具体答案吧。

     不久的将来,为了生活更加方便,岳父母可能会搬离这里。人们只有在失去时,才能感到往日那平淡甚至不那么如意的日子中的幸福。但一旦失去,就可能永远也找不回了。我们会想念这里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39 , Processed in 0.19018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