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读石广智摄影作品《曾经沧海》组照

2011-5-5 17:13| 发布者: | 查看: 2183|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

在《浙江摄影网》释藤博客上读到她写的《影像的扣问——读石广智“曾经沧海”》一文附石广智摄影图 10 幅。读后意犹末尽,特写此文给予补充,以尽我意。

石广智 先生为什么把这一组照片取名为“曾经沧海”,其用意是什么?先把原诗原意理解清楚: 原文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名篇 < 离思五篇 · 其四 >, 全文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意思就是说 , 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之水相形见绌;巫山之云为神女瑶姬所化,所以其余地方的与之相比就显得不值一提了。元稹用 沧海之水 巫山之云 来吟咏夫妻之间的感情之美好无与伦比,而且是无法取代的,显得情深意重。后两句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 —— 我从花丛中走过,却无心欣赏周围的花之娇艳,甚至连看都不愿意再多看一眼,这一半是因为我的修身养性,一半是因为你啊。表现了作者对亡妻的无比怀念之意,除了她,那么谁也不是了。以前失去的东西不再拥有,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石广智引用:“曾经沧海”的用意是:这些破烂的木船已经失去了,不再使用了,失去之后,才知道它的前身的作用,感受到惋惜。基于这种深切的认识,石广智才拿起相机把破木船拍摄下来,用摄影的表象寓于深刻的思想。  

释藤女士借石广智的所拍的破烂木船,引申舒发自己的联想,发挥其中的含义,对我们摄影人如何拍好作品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摄影者用眼睛观察事物,要从表象中看到事物的内涵,这个功夫是要锻炼的,不是一蹴就成。  

石广智 先生所拍的破船,是有所选择的,不是乱拍一通。  

首先选择拍摄的角度:有特写镜头,如图 2 ,特写破船的一半;如图 5 ,特写破船的尾部和下面的镙旋桨;如图 9 ,拍的破船的两边侧骨。  

其次是拍摄的方位:有远景,有近景。有远近对比。有破船,有修好的船进行对比。  

3 、有远近距离:滩渡上的破船,海中的完好的船。  

4 ,有时间差:有的晚上拍,有的是早晨出太阳时拍,(如图 3 )。  

5 ,有人物出现:(如图 7 )一小孩躲在船旁。  

从石广智先生所拍作品的色调来评:与 石广智先生的以前的组照“花非花”的色调比,此组照显得低沉得多,“花非花”的色调唯美艳丽,这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同所决定的。  

释藤女士所读的这篇文章,看到 石先生所拍的组照,引发联想,抒发感情,写得比较到位。是我们摄影人要学习的地方。第一节是点题。在第 2 节中:看到破船的身影,联想到岁月无情,时光流逝,苍凉流年,发出感叹之声。第 3 节中,想起 石先生的唯美花草,现看到这组破船“曾经沧海”,内心引起异样的感受。第 4 节中,想不到木船的残缺呈现出它的壮美,引发联想:木船也有过去的辉煌。第 5 节中,进一步联想到人生也有它的辉煌,但是留不往往事和青春。第 6 节,破木船展示的绚烂、岁月的创伤,但它仍屹立,在风雨中昂首挺立。第 7 节,破木船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这些木船的过去、现在,体现作者的愿望。第 8 节,作者拍这些破木船,是一种摄影的创新之举。第 9 10 节,作者用肯定的语言:摄影是记录,读者有了感悟,有了思索,是对作者的一种欣慰和肯定。看作品中含义,除用眼看外,还要用心去读。

以上是我对释藤女士所写组照和文章的补充。

(要看石广智的图片,请看释藤女士的博客)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 `5 5


[FS:PAG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42 , Processed in 0.07478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