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第七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江苏南通揭晓。华商报选送的中国摄影师张宏伟拍摄的《玉树痛别亲人》获得2010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和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类单幅金奖。 新华社发
玉树痛别亲人
苍天不负有心人 -----评华赛2010年度新闻照片大奖《玉树痛别亲人》 巩志明
"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当我得知张宏伟的《玉树痛别亲人》获得第七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 2010年度新闻照片大奖时,我想了半天,竟然想不起这幅照片的画面,也想不起本报使用的版面情况,我打电话向他祝贺,害怕他的电话已经成为热线打不进入,也知道他家附近移动的信号不好,我打了他的联通新号,这个号码一般人不知道。"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这是当我向他祝贺时,他的说了两遍的话,也可以视为一个从业12年的记者斩获大奖的心态。 宏伟是我的同事,也是10多年来就新闻摄影经常交流的朋友,每每遇到摄影的技术问题时,我总喜欢向他咨询请教。06年中国新闻摄影打假风盛行,我的一两次重大的打假动作的背后就有张宏伟的技术支持。我们虽然都在华商报谋饭,也曾经很长时间工作有交道,但绝大多数时间他都是记者,我都是编辑,联系我们的是摄影的这根绳子。 张宏伟有两个特点为我所敬重,一个是他南开大学化学系的学业背景,一个是他摄影之外的文字功力。四年前,他离开摄影部管理岗位,到深度新闻部做记者,摄影文字两把刷子虎虎生风,一发就是一个整版,每次都看得我即过瘾又羡慕。 也就是在这三四年,我最常思考的问题就是一个摄影记者怎样才能转型成为一个深度记者?在当今的全媒体泛传播时代,新闻的深度才能决定价值,没有独家的深度也难以产生有价值的立场! 10多年来,张宏伟作为华商报的记者先后奔赴过洛阳大火、天龙煤矿爆炸、公审胡万林、伊拉克战争、莫斯科申奥、汶川地震、拉萨骚乱、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新闻现场,良好的自身素质和现代报纸的职业锻造和培养,使张宏伟身上积淀生成了敏感、敏捷、思考、直觉、好奇、毅力、灵活等优秀记者的特质,他经常通过一幅新闻图片,来展示自己通过仔细观察,恰当的选取切入点,从特殊的角度,对一个重要新闻事件的记录和现场截取,因之他的报道无论图文,常常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让人们记住华商报,记住张宏伟!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主席、本届华赛评委会主席赵德润表示,这次所评出的获奖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华赛"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符合华赛倡导的"最开阔的新闻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高超的拍摄技巧,是强烈的视觉冲击"的理念。 张宏伟的《玉树痛别亲人》恰恰是体现了这些,玉树地震的震撼已经渐渐走远、平复。可是灾区人民承受过的苦难和痛苦永远也不会消弭,这幅照片画面所传递的情感和信息也会长久地留在我们内心,难以消失[FS:PAGE],一个民族就是这样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艰难,还在依然坚定、平静地前行! "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重要是要经历更多的云彩和风雨,并用全部的生命感受那些云彩和风雨,其余的并不重要。我想这才是张宏伟知道作品获奖之后的心里话吧。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5 , Processed in 0.30945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