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评江苏摄影家田鸣在23届国展得奖作品

2011-5-15 12:01| 发布者: | 查看: 1800|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

江苏摄影家田鸣先生在2010年23届国展中获得纪录类金奖《上海白领早班的地铁生活》,纪录类优秀奖《求职市场冷热观》和《蓝与黑》,艺术类铜奖《编结世博阳光谷》。个人获奖大丰收。现把四幅得奖作品一并评论,从中找出获奖原因,给广大影友提供有益的经验。
田鸣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老牌会员、影像新时空论坛版主的田鸣,30年如一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不断地通过摄影镜头反映民生,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摄影作品。他1991年夏天拍摄的照片《陪读》,在全国影展、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相继发表或授以银牌、铜牌等奖项,之后被多家报刊、画册采用,在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摄影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照片中年轻母亲那大大的呵欠让人难忘。
    时隔近20年后,田鸣反映都市人生活场景的照片《上海白领早班地铁生活》荣获国展金奖,图片上也有个人物大大的呵欠。上述两幅照片反映的是不同年代的百姓日常生活,虽然不是什么重大题材的经典瞬间,但都是源于百姓生活的佳作,作品表现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难能可贵。 在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田鸣先生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对他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
1、田鸣先生所以在摄影界频频得奖的根本原因:是他深入生活,了解群众的需求,三十年来,砺磨一剑。他的作品具有个性化的语言,他的作品内容的取材都来自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平淡中透出深厚的内涵。无哗众取宠之嫌,也无惊天动地之举。也无特意摆拍,都是真实纪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看后却很使人感动。体味无穷。食之有味,绕梁三天。
2、田鸣重视选材,如《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上海是中国的金融经济中心,经济发达,相对来说,老百姓的收入较高,也是白领阶层集中的地方。田鸣注意到这一主题,他如何去反映这个主题呢?他在一次上班工作时,发现早晨上班族忙碌的景象,地铁非常拥挤,有各种各样的人都在同一时间上班,白领族人员也不例外。他意识到这是拍摄题材的好机会,就选择了早晨这一时间,在那边等候。才拍下这题材的照片。
3、重视题材的时代气息。任何一个要拍的摄影作品,都有含有一定要表达的题材气息。题材所含的内容有大有小,如23届国展获奖作品中,大的题材如09年国庆阅兵式,《梯队飞行》纪录类金奖,费茂华摄,(中直),生命救援,如《空地生命大救援》纪录类金奖,组照,李翔摄(解放军)。小的题材,如一草一物,如《义尾太阳鸟》。田鸣所摄的作品《编结世博阳光谷》,也是大题材,反映世博展的大事。再如《求职市场冷热观》,艺术类铜奖,田鸣摄,江苏。选取人材介绍市场作背景,反映中国劳动市场的概况。既平凡,又很重要。
4、田鸣很重视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上班族上班时间在早晨,人最拥挤;到人材市场的人最多的时间是上午八、九点钟。这是选择题材的最好的地点和时间。
5、田鸣所拍的作品很注意人物的表情神态。如拍上班族在地铁的表现,有女有男,有年轻人、有中年人。他们的动作和神态各异,有看报的、有打呵欠有、有呆着的、有眼睛盯着前方的。
6、田鸣拍摄时注意对象的角度、方向、和距离,这是一位摄影人所必备的基本功。《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作者 选择的角度是斜形构图,人物都挤在两排地铁升降机上,方向是正斜侧,距离较近,每一人物拍摄得清晰。再如《求职市场冷热观》,作者选择了招收人员工作台,正面拍,一面左边冷,另一面右边热,背景拥挤着众多的要求招工的人员。
7、田鸣很注意作品的色调对比。《蓝与黑》,也是正面拍摄。后面是众多的钢铁工人一律穿蓝色衣服,前排有四位领导穿黑色衣服,蓝与黑形成鲜明的对比。《编结世博阳光谷》,在世博建筑上,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建筑上悬吊着十多位建筑工人,他们头上载着红色的工作帽。形成了色调对比,还有大与小对比。
(附告:影友要看田鸣四幅得奖图片:请到《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点击方法:打开协会网页,在首页“影像博览”中点击“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条,进入第二页,看到条目“点击欣赏”,输入“田鸣”,再点击“搜索”,田鸣的四幅得奖作品,就出现了。)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5、15
[FS:PAGE]
 
求职市场冷热观——田鸣,江苏,纪录类优秀奖↑
 
《蓝与黑》江苏,-——田鸣,纪录类优秀奖↑
 
求职市场冷热观——田鸣,江苏,纪录类优秀奖↑
上海白领的早班地铁生活——田鸣,江苏,纪录类金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5 , Processed in 0.12144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