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蓝品主观唯美摄影作品在网络世界引起不少波澜,少女少男群起仿效,引起本人很大的注意。探究一下贝蓝品的作品有何魔力所在?当今的摄影界怎么啦!本篇第三次作深入的研究。
本次研究以贝蓝品的《梦里水乡》为例,这组组照共有20幅,模特出镜人叫阿颜(靓女化妆师),同行影友:青稻夫、云台影域、贵哥、刘佳。现把20幅图的内容用文字描述一下,使广大影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进行解剖、分析。 图1,模特姑娘穿淡蓝色长连衣裙,手撑花伞,背向正面,头向古镇弓桥,影调蒙胧,淡蓝色调。 图2,姑娘正面全身,撑花伞,古时仕女姿态。背景是古镇古屋,淡蓝色调。 图3,姑娘半身特写,姑娘手握垂下的杨柳枝,侧拍,背景古镇房屋,淡蓝色,蒙胧。 图4,中景,姑娘站在古桥边廊沿上,撑伞,蒙胧色。 图5,姑娘站在廊沿外边,全图蒙胧,只看到姑娘的影子。背景有垂着的柳条,挂着红灯笼。 图7,姑娘站在河边,三分之二身体,穿蓝色短袖连衣裙,右边有一个石阶,还有一棵树,蒙胧色调。 图8,中景,姑娘站在石阶上,撑伞,背景是桥边。蒙胧。 图9,古镇河水的倒影,蒙胧。 图10,姑娘坐在石阶上,背景是桥边,淡绿色的蒙胧。 图11,姑娘正侧面,特写姑娘的头部和上半身。 图12,姑娘在左边,撑伞,背侧望着河水,用广角镜。 图13,姑娘在图正中,撑伞,身右侧,背景是杨柳、古桥、古屋。 图14,姑娘站在左侧面,半身,身右侧,望着桥,用广角镜。 图15,远景,姑娘坐在桥栏边,撑伞,背景古屋。 图16,中景,姑娘站在桥上,撑伞,望着前面河水。 图17,特写,姑娘坐在桥边地上左侧,背景是桥边杨柳,古屋。 图18,此图相同于图16,不同的是姑娘望着远方。 图19,特写姑娘上半身,作凝思状,背景是古镇中的古屋。 图20,远景,姑娘撑伞站在桥上,全图蒙胧。 作者交代所用的照相机是:奥林巴斯,定焦镜头,150mm,f2.0, 奥林巴斯,广角镜头,7—14mm,f4.0 向影友们交代完所描述的图片后,再来分析贝蓝品的作品: 1、 这20幅作品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姑娘所用的道具是一把花伞,图景是采用蒙胧淡蓝色影调,其目的是营造一个蒙胧的梦境环境。 2、 选择的拍摄地点是古镇、古屋、古桥,杨柳、红灯笼、河水,河边、石阶。 3、 姑娘的动作是:站立、坐地,侧拍、正面拍、背向拍、看河水、看远方,凝思、默想。镜头的使用,有特写、中景、远景、近景。 4、 贝蓝品创作方法和思路有公式化、模式化的倾向,这是作者要切忌的、要避免的。 5、 作为组照的特点是,这20幅图如何把它连结成一组整体,我认为没有做到。这是最大的缺陷。只是把每一张照片分散成独立情节的图形,缺失整合。“梦里水乡”,作者只用蒙胧的图片,是不能达到原来的意图,如何做到组照的要求呢,近日《南方周末》摄影评论家李楠女士,在《中摄协网》上发表一篇论述组照的要求的文章,希望影友们去读一读,得益非浅。其它的贝蓝品的组照也有这个缺点。供贝蓝品先生参考。现看到《浙江摄影网》也有李楠女士的转戴文章《组照拍摄与编辑的几个要诀》一文,把它附在文后,免得影友查找麻烦。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5、17 组照拍摄与编辑的几个要诀 来源:李楠博客 作者:李楠 时间:2011/5/10 什么事儿需要用组照来反映?当然是一张照片说不清楚的事儿。但是,组照又不等于N张单幅的相加,组成组照的数张照片之间,必须在内容上有逻辑关系,在画面上有变化呼应。 下面,就先简单谈谈在拍摄组照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拍摄之前确立主题。不要指望用一个组照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仔细观察你的拍摄对象,选取你认为最有特点,最能够出画面的一个方面去拍摄,这就是组照的主题。主题越集中,越鲜明,越有力量。千万不要贪多求全哟,那可是得不偿失:) 2、 拍摄中注意丰富性。对主题的反映一是要注意多侧面、多角度,因为这样画面就自然地有变化,内容就自然地有看头。至于有哪些内容,这个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后拟出一个提纲。内容之间可以按重要程度分出层次。二是针对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视角。这个可参见下附的美国《生活》杂志对组照的几点要求。三是一个画面说一个内容,把这个内容说好就行。不要又想说这个又想说那个,游移不定。 3、 拍摄的同时切记相关文字的采访与纪录。总说明文字无须太长,如果照片在10张左右,则控制在千字以内为宜。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一些基本要素,同时注意介绍背景,可从历史文化地理各个角度来写。背景是说明作品的价值,要有根据,切忌虚言。同时要注重可读性,提高可读性最简单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用生动的细节和故事来说明问题。分说明则切忌重复画面中已有的信息,以补充或延伸画面内容为佳。 拍摄完成后,就进入编辑。好的编辑能使作品有质的飞跃。 1、 挑选图片。挑选图片实际上是在挑选内容,要选择最能吸引人的内容,原则是少而精。要懂得舍弃可有可无的照片,和对主题形成干扰的照片,即使画面不错也要坚决拿掉。主图的选择是内容上处于高潮,画面最有形式感的那一张。 2、 排列图片。参赛的图片要有一个顺序,哪张打头,哪张居中,哪张结尾有讲究。事件性的可按"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来排列,非事件性的可按"远近高低"的观察角度来排列。总之,照片与照片之间要形成差异性和跳跃性,不要连续出现同一景别、而内容差不多的照片。 3、 标题制作。精彩的标题可使作品脱颖而出。标题宜简短有力,清晰明了。 4、 包装。即使是电子版本提交,也应注意作品的包装。整齐美观的包装能让评委眼前一亮,心生好感哟:) 附美国《生活》杂志对组照包含照片的几条要求(这些要求并不是绝对的,但相信对大家有参考意义): ¨ 全景或者对主题带有介绍性的照片:通常是广角或者是从高角度观察的全景镜头。 ¨ 中景:对一群人或者一些活动的描写。 ¨ 近景:把镜头集中到专题中的某一个元素,例如人物的手或者建筑物的细节。 ¨ 肖像:或者是人物表情丰富处于情感高潮的面部特写,或者是人物处于他的生活环境中的照片。 ¨ 关系照片: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的照片,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 ¨ 典型的瞬间:对这个专题有概括意义的照片,包含许多专题的关键要素,通常也被称作决定性瞬间。 ¨ 过程照片:包括开始、经过、结束、前后的比较。过程照片使专题具有一种发展运动的感觉。 ¨ 结论性的照片或者也可以称作结尾,将故事引向结束 (责任编辑:彭娌娌)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04 , Processed in 0.13831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