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对贝蓝品人像唯美摄影组照作品的诚恳建议

2011-5-19 15:48| 发布者: | 查看: 1459|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

对贝蓝品先生唯美摄影的作品,作了比较多的图解,用我的图解法都可套用上。因图解法占用的字数多,《浙江摄影网》的博客因字数限制,上不了网,故改用文字叙述。我的图解法的条目如下:1、组照名;2、组照图数;3、模特数;4、拍摄时令;5、人物方位;6、人物距离;7、人物角度;8、 人物妆饰;9、人物道具;10、人物动作;11、人物表情;12、人物背景;13、图形色调。

贝蓝品的组照都可用此法套用上。如《广寒枝》、《梦里水乡》、《天鹅湖》、《太极》、《七日樱》等等。

从上面五例看出贝蓝品作品(组照)创作模式和思路,拍摄手段是采用婚纱影楼外拍的手法,思路是由导演者主观设想一个故事情节,拟出外拍的的题目,邀请漂亮模特扮演角色,选择场地作背景,由模特和导演者商讨如何表演,突出组照题目所拟的要求,每张照片要求模特怎样打扮,做怎么样的动作,穿什么样的式样和颜色的衣服,拿什么样的道具,身体各部位如何摆放,表情怎样表达,位置站在何处等,再由拍摄者决定拍摄距离、角度、方位,用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再决定照片的清晰度或是蒙胧。由于场地的不同,时令的不同,根据所拟题目的要求,决定照片的色调。最后拍摄完成后,进行后期创作,主要是用PS修饰,再加少量文字加以说明,就在网上发布。这就是贝蓝品的组照大致的创作过程,其它各组照大同少异。

对贝蓝品主观唯美摄影作品提几点意见:

1、从贝蓝品作品看,他要求对每一张照片达到唯美,无可非议。但作为组照,如何把每一张照片整合一组整体,完成作者所要求的组照所含的主题,做得还不够到位。

2、故事情节要有起伏,现在看来每张照片只是场地转换,动作有些变化还是达不到要求的。

3、你在“谈摄影”一文中回答记者提问时,记者问:“请问你认为摄影的真实意义在于什么,或者说你对摄影有何反思?”贝蓝品答:“摄影的意义,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真实记录,二是对美好事物的刻画和再创作。”

但是从你所拍摄的全部作品看,飞天、太极、梦里水乡、雨蝶等等,都是你主观设想出来的故事,离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难道说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吗?“对美好事物的刻画和再创作”的主张,我同意你的看法,因为摄影艺术也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是可以再创作,但基础是社会生活。但不能离开社会的现实生活去虚拟一个另外的世界。

4、你说,不愿入会、投稿、参赛,这是你的自由。只是在网上发布照片。你清楚地知道,网络世界是广阔的宣传阵地,这不是在投稿吗?你不是在宣传你的唯美摄影主张吗?不管你是专业的或是业余的摄影人,你发表的作品是图片的或是文字的,你要对社会、对人民负责。正好像你现任的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一样。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很开放的,充许不同的意见发表。想当年

我在杭州大学读中文系时刚碰上反右运动,我班(我班24人)有3个同学划上右派,不能毕业分配,下放单位监督劳动,直到平反时摘去帽子,苦了二十年。你大学毕业后,多么幸福,任你发表唯美摄影作品,如放到那时,你还有资格发表吗?不是右派就是右倾思想!你热爱人像摄影,你创作唯美图片,你要在网络世界发表你的作品,也是可以的。但你要随时随地想到作品是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武器,不是随便玩耍的的工具。摄影组照摄影

5、你在《谈摄影》一文中说,你现在的警队工作,碰到的不少残酷的事,恐怖的事,所以要拍些唯美的作品。这当然可以,没有人会阻拦你这样做。但时代变了,不是那时候曹雪芹写《红楼梦》、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时代了,就是这两部书写的事实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你可以保持唯美的特色,是否改变一下摄影的内涵,离现实更近些,不要一味“仙也”、“梦也”“游侠也”,脱离现实生活太远。你清楚地知[FS:PAGE]道现实生活是复杂的甚至于残酷的,何必叫姑娘们去梦幻虚无的世界。

     你不相识的影友:童端友于杭州     5、19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17 , Processed in 0.14922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