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见张楚翔了,突然收到他寄来的画册《私汕头》,小小的开本,却十分厚重,数百页初看上去浑浑噩噩的照片,加上一个撕裂的封套,让人翻开了就欲罢不能。最有趣的是,连贯的视觉空间突然间出现了空白页,细细审视:页面的边缘上有“此处删去图×”的小字。数来大约一共有七八处这样的处理,颇具神秘感。好在给我的这两本张楚翔都给补齐了图,用半透明的硫酸纸印刷,夹在缺图处成为插页(反而更具收藏价值),才让我得知那是触犯了中国检查制度的天条,用张楚翔的话说,就是“书店里出售的书,是缺页的,我和出版社是不欢而散”。这样一来,不就是成了当代图像版的《金瓶梅》,抑或是贾平凹石破天惊的《废都》?
好久没见张楚翔了,突然收到他寄来的画册《私汕头》,小小的开本,却十分厚重,数百页初看上去浑浑噩噩的照片,加上一个撕裂的封套,让人翻开了就欲罢不能。最有趣的是,连贯的视觉空间突然间出现了空白页,细细审视:页面的边缘上有“此处删去图×”的小字。数来大约一共有七八处这样的处理,颇具神秘感。好在给我的这两本张楚翔都给补齐了图,用半透明的硫酸纸印刷,夹在缺图处成为插页(反而更具收藏价值),才让我得知那是触犯了中国检查制度的天条,用张楚翔的话说,就是“书店里出售的书,是缺页的,我和出版社是不欢而散”。这样一来,不就是成了当代图像版的《金瓶梅》,抑或是贾平凹石破天惊的《废都》?
好多年前就喜欢他的文章,当时还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且不失绅士风度。如今再看他的这些画面,更是觉得活得粗放得可以。生命的力量得以如此展开,又能收拢在方寸之间的画面中,够潇洒的!当然其中的许多酸甜苦辣,生活的五味杂陈,足以见得一斑。其实那些删去的图像也不过如此,倒是留下的影像力量之强大,包括暧昧的眼神,慌乱的身影,斑驳的涂鸦以及游移不定的视点,早已将中国社会当下的昏乱和走神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今天张楚翔给我们带来的影像,绝不是那种遍街流行的少年轻狂,或者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欲说还休的故弄玄虚,那些力透纸背的人生触摸,即便是飘忽而过的瞬间,也会有给人回首一击的力量。
所以画册带给我们的岂止是一个“私汕头”,倒不如说是一个缩小版的“私中国”。正如作者所说:“很多人觉得乱,可能是我把汕头的街道景观‘少放’了,让人感觉不到‘城市’,结果其他不同类的味道就‘冲’了出来。”其实城市的街道景观多点少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市中的活物或死物怎么生存,抑或说是摄影家镜头中所感兴趣的活物或死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你心惊肉跳!也诚如作者所说:“……城市景观是‘死亡’,广告是‘欲望’,性是‘混乱’,由此带来后面的‘道德与伦常’的思考……但怎么整合确实是学问。由于时间紧,然后又和出版社吵了一架,最后就剩下‘杂乱’的一滩。本来我还想按图像进行前后故事性的编排……最后连心情都没有了。”
幸亏是没有了心情,没有将图像进行前后故事性的编排,这样“杂乱”的“一滩”真的是过瘾的很,足以让读者的思绪去填补所有可能的空白,参与再一次的创作或者说是再一次的“添乱”——不是更有趣吗?正如那天张新民边喝洋酒,边看了样书后,开始骂作者:伪君子,下流……让张楚翔高兴得——“那个晚上,我俩好像把全世界都‘操’了一遍,然后酣然入睡。”
是该睡了。在这样一个荒谬的时代,除了遁入梦境,你还能做些什么呢?如果你能在入睡之前对着夜空大吼一声,然后能马上进入梦乡,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所以换一个角度看,张楚翔的这本《私汕头》就是临睡前的那一声无聊且令人惶恐的发泄,仅此而已——于是当你如果有机会读到这本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时,也不必寄予太高的期望。但是有一点你应该明白,作为私摄影的一种,它的价值并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正如作者论述拉蒂格时所说的那段话:一个人的“私”被演绎成了一个阶层之私时,它的价值观代表的已经不是“个体私人”,而是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而实实在在的存在。在宏大叙事之外的历史,就是各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渺小得如尘土般的私家经历与琐事所构成了大历史中的一环,它同样值得我们后人关注。

匆忙间我也在入睡前的瞬间涂抹了这些文字,就是想放在博客上的,连同张楚翔发给我的一些图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图片也是杂乱“一滩”,没有叙事情节,当然你更不要奢望看到那些删去的图像。我的博客向来是很干净的,是被审查者严密控制之下的“干净”。这一点和张楚翔的博客也很像——我上去看了,他日前的博客也有被删除的——同病相怜!或者我们都真的是无病呻吟?当下中国的病人可真多!
下面是张楚翔自己写的简历(附上我的注,自恋一番)——
喜摄影。混入过中国摄影家协会,仅交过一年会费。意外,几年前被倒聘成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学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注:这点他比我幸运,我早就被开除了)
爱骂人。拿过“鲁迅文学艺术奖”、号称文艺评论最高奖的“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
6
、
7
、
8
、
9
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现是文艺批评家协会一小员。(注:这几个奖我大多拿过,但是他比我年轻得多)
性无聊。写书被《京华时报》选入“年度好书目录”、“图片编辑阅读书目”和中国摄协的《中国摄影年鉴》。(注:我也写过不少书,好像和中国摄协无缘)
情好色。拍有三级照片被广东美术馆、中国摄影博物馆收藏。(我的三级照片展出过,但是没有人敢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