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读巩志明写的《纪实摄影就是应该记录我们艰难的足迹》一文

2011-6-20 10:54| 发布者: | 查看: 1376|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

巩先生最近在《中摄协网》百家论坛上发表的《纪实摄影就是应该记录我们艰难的足迹》一文后,既感叹又惊诧,在报社工作多年的胡国庆,人称他为老胡,居然一家人住在中巴车上度日,巩先生说他是:“老胡的特点是能把新闻摄影做出纪实摄影的味道,他常常将一些社会底层的专题报道做得很耐看,耐人寻味。我想,这得力于他对民间疾苦的深切体验以及和采访对象的无间隙沟通。”老胡的为人多么高尚,生活又如此难苦,勤勤恳恳地为事业而努力工作着。
    巩先生又说:老胡是“他的专题报道的文字部分细节比比皆是,文字特别质朴,而且有现场感,几乎就是画面连着画面,全是干货,没有一点虚情假意的矫情。”说明老胡的新闻报导的特点有它独特视野。
用对比法介绍老胡的为人,巩先生说:“ 我办公室斜对面是一个80后同事,正在装修120平米的新居,看了老胡的这个《我的家,蜗在中巴车上》的视觉报道,潸然泪下,说:‘胡老师的文字真好!’”我读了后也有同感,一个新闻工作者连住房也解决不了,既同情又感叹。
巩先生又说:“新闻摄影要想延伸生命,从韶华短暂变得生命常青,突出故事性,深化人文性无疑是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关于社会底层艰难生存的报道,关注他们精神层面的苦痛,更应该成为新闻摄影向纪实摄影生发升华的不二f(法)门。我们人类的文明史,过去往往是以文字记录为主,现在和将来恐怕要以视觉记录为主了。过去是以社会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的书写为主,现在和将来恐怕要众多的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个人记录为主了。”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到基层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真实地反映群众的生活,是作者应尽的责任。也是纪实摄影的宗旨。才能记录历史的真实事件,所以说纪实摄影是历史永远的博物馆。唯美摄影、观念摄影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
  巩先生又说:“老胡的《我的蜗居 在中巴车上》关注的不仅仅是21世纪的中国当下,中原城市郑州的一个底层劳动者的住房难问题,其实,它记录的是我们中国正在行进的艰难足迹,这应该是纪实摄影的方向。”老胡的住房房问题一事,也反映了当前住房问题上,我国的政府正在进行着的一件民生工作的艰难而重要的工作。所以党中央责令地方政府实行经济房、廉租房的建造工作,使广大买不起住房的人,有了安心立命之所。我想老胡的住房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实现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作者:童端友于杭州 6、2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08 , Processed in 0.07082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