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主旋律摄影

2011-6-27 17:01| 发布者: | 查看: 924| 评论: 0|原作者: 林 路

世界上的事情神秘莫测,却又常常令人哭笑不得——因为发生在同一个瞬间,给人截然相反的错乱感。比如,刚刚从网上得知“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展厅内, 202 幅农民摄影人‘烹制’的佳作,融汇成一幅幅记录‘乡村景象’、‘生产风貌’和‘山河锦绣’的壮丽篇章。”——这就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协办的“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而且首创农民看农业、拍农民、观农村之举,聚焦“三农”……更是中国文联“唱响主旋律、坚定跟党走”主题活动的重要影像篇章。照片展示了什么——希望的田野上花开灿烂,稻麦飘香;醉人的夜色中皮影、社戏、电影、京剧鸣锣开场;民主选举自主自治自理蔚然成风……

 

这就是主旋律吗?随手拿起《读书》杂志,郭宇宽的文章《赌博、国学班与水平型社会网络》开宗明义,上来的第一段话就让人大跌眼镜:“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近几年间,我每到一地都喜欢在乡间转一转,发现民间赌风之盛,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赌博几乎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而且和他们并不算特别富裕的经济条件相比,很多人赌博上的投入算得上一掷千金。”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赌博,似乎也可以算得上主旋律了?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主旋律?我真的有点糊涂了!

 

网上报道说,农民摄影人的积极热情参与及其摄影水平,充分说明随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富裕之后,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也为农民用影像记录生活、表达心灵提供了便利。那么好的,用影像说话,才是最可靠的——一幅题为《棉农笑了》的画面,一位棉农仰天大笑,笑得让人不知所措,图像无法说明问题,于是借助文字:“棉花丰收了,收购价格也提高了,棉农乐开了花。”有这么图解主旋律的?这也真是笨到了极点——溜须拍马也要有点技巧不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摄影家协会的智商也就这么点吗?(见下图)
 
还记得评论家臧策提到的一个例子吗:说是有一次他与几个影友在山区看到一个老大娘抱着一筐柿子对着长枪短跑在笑。一个影友拍下来以后,马上起了个题目,叫《丰收的喜悦》。于是臧策走上前去问老大娘:“你们丰收了吗?”老大娘说:“没有。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靠这些柿子了。”臧策又问:“那你刚才笑什么呢?”她说:“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照过相呢。见这么多人给我照相,于是就乐了。”看到这里,我也乐了——数十年来中国摄影界喜欢好大喜功,喜欢不着边际地鼓吹“主旋律”,大大小小的展览影赛都是充塞着莫名其妙的“快乐”和“喜悦”,让“欢声笑语”压倒了一切。这样一来,“主旋律”倒是有了,却将一切的真相掩藏了起来,让人在歌舞升平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不亦乐乎?其实作为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几乎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的赌博,如果去拍摄一下他们的笑,不也是很有趣吗?至于下面的文字该如何说明才能接近主旋律——他们赢了,他们笑了,他们以后不会再赌了,因为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财致富了……可以吗?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网上报道说,农民摄影人的积极热情参与及其摄影水平,充分说明随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富裕之后,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也为农民用影像记录生活、表达心灵提供了便利。那么好的,用影像说话,才是最可靠的——一幅题为《棉农笑了》的画面,一位棉农仰天大笑,笑得让人不知所措,图像无法说明问题,于是借助文字:“棉花丰收了,收购价格也提高了,棉农乐开了花。”有这么图解主旋律的?这也真是笨到了极点——溜须拍马也要有点技巧不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摄影家协会的智商也就这么点吗?(见下图)
 
还记得评论家臧策提到的一个例子吗:说是有一次他与几个影友在山区看到一个老大娘抱着一筐柿子对着长枪短跑在笑。一个影友拍下来以后,马上起了个题目,叫《丰收的喜悦》。于是臧策走上前去问老大娘:“你们丰收了吗?”老大娘说:“没有。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靠这些柿子了。”臧策又问:“那你刚才笑什么呢?”她说:“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照过相呢。见这么多人给我照相,于是就乐了。”看到这里,我也乐了——数十年来中国摄影界喜欢好大喜功,喜欢不着边际地鼓吹“主旋律”,大大小小的展览影赛都是充塞着莫名其妙的“快乐”和“喜悦”,让“欢声笑语”压倒了一切。这样一来,“主旋律”倒是有了,却将一切的真相掩藏了起来,让人在歌舞升平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不亦乐乎?其实作为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几乎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的赌博,如果去拍摄一下他们的笑,不也是很有趣吗?至于下面的文字该如何说明才能接近主旋律——他们赢了,他们笑了,他们以后不会再赌了,因为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财致富了……可以吗?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这就是主旋律吗?随手拿起《读书》杂志,郭宇宽的文章《赌博、国学班与水平型社会网络》开宗明义,上来的第一段话就让人大跌眼镜:“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近几年间,我每到一地都喜欢在乡间转一转,发现民间赌风之盛,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赌博几乎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而且和他们并不算特别富裕的经济条件相比,很多人赌博上的投入算得上一掷千金。”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赌博,似乎也可以算得上主旋律了?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主旋律?我真的有点糊涂了!

 

网上报道说,农民摄影人的积极热情参与及其摄影水平,充分说明随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富裕之后,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也为农民用影像记录生活、表达心灵提供了便利。那么好的,用影像说话,才是最可靠的——一幅题为《棉农笑了》的画面,一位棉农仰天大笑,笑得让人不知所措,图像无法说明问题,于是借助文字:“棉花丰收了,收购价格也提高了,棉农乐开了花。”有这么图解主旋律的?这也真是笨到了极点——溜须拍马也要有点技巧不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摄影家协会的智商也就这么点吗?(见下图)
 
还记得评论家臧策提到的一个例子吗:说是有一次他与几个影友在山区看到一个老大娘抱着一筐柿子对着长枪短跑在笑。一个影友拍下来以后,马上起了个题目,叫《丰收的喜悦》。于是臧策走上前去问老大娘:“你们丰收了吗?”老大娘说:“没有。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靠这些柿子了。”臧策又问:“那你刚才笑什么呢?”她说:“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照过相呢。见这么多人给我照相,于是就乐了。”看到这里,我也乐了——数十年来中国摄影界喜欢好大喜功,喜欢不着边际地鼓吹“主旋律”,大大小小的展览影赛都是充塞着莫名其妙的“快乐”和“喜悦”,让“欢声笑语”压倒了一切。这样一来,“主旋律”倒是有了,却将一切的真相掩藏了起来,让人在歌舞升平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不亦乐乎?其实作为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几乎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的赌博,如果去拍摄一下他们的笑,不也是很有趣吗?至于下面的文字该如何说明才能接近主旋律——他们赢了,他们笑了,他们以后不会再赌了,因为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财致富了……可以吗?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网上报道说,农民摄影人的积极热情参与及其摄影水平,充分说明随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逐步富裕之后,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也为农民用影像记录生活、表达心灵提供了便利。那么好的,用影像说话,才是最可靠的——一幅题为《棉农笑了》的画面,一位棉农仰天大笑,笑得让人不知所措,图像无法说明问题,于是借助文字:“棉花丰收了,收购价格也提高了,棉农乐开了花。”有这么图解主旋律的?这也真是笨到了极点——溜须拍马也要有点技巧不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摄影家协会的智商也就这么点吗?(见下图)
 
还记得评论家臧策提到的一个例子吗:说是有一次他与几个影友在山区看到一个老大娘抱着一筐柿子对着长枪短跑在笑。一个影友拍下来以后,马上起了个题目,叫《丰收的喜悦》。于是臧策走上前去问老大娘:“你们丰收了吗?”老大娘说:“没有。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靠这些柿子了。”臧策又问:“那你刚才笑什么呢?”她说:“我长这么大还没人给我照过相呢。见这么多人给我照相,于是就乐了。”看到这里,我也乐了——数十年来中国摄影界喜欢好大喜功,喜欢不着边际地鼓吹“主旋律”,大大小小的展览影赛都是充塞着莫名其妙的“快乐”和“喜悦”,让“欢声笑语”压倒了一切。这样一来,“主旋律”倒是有了,却将一切的真相掩藏了起来,让人在歌舞升平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不亦乐乎?其实作为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几乎成为中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娱乐和社交方式”的赌博,如果去拍摄一下他们的笑,不也是很有趣吗?至于下面的文字该如何说明才能接近主旋律——他们赢了,他们笑了,他们以后不会再赌了,因为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财致富了……可以吗?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至于展览中的“山河锦绣”部分只是一些早以被“清算”的风光摄影而已,和新农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展览所有作品的整体水准也不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版。还有就是完全图解的画面,表面上看跟上了大好形势,实际上只不过诸如养鸡场里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而已。(见下图)


 

最后,报道还说:结合本次展览,主办单位还邀请社会学者、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部分农民摄影家等进行专题研讨,共话农民摄影成就,探讨与提炼农民摄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与会嘉宾认为,此次大展作品优秀,主题健康,生动真实地记录和宣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摄影的行动,是体现新时期农民精神追求的新热点,更是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FS:PAGE]

放下手上的《读书》杂志,我倒很想见识一下专题研讨的振聋发聩之处,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新的文化现象”,真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9:39 , Processed in 0.080742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