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采访白水洋东魁杨梅节!

2011-7-4 11:44| 发布者: | 查看: 2373|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

    我和家人于7月3日早晨乘自家车从临海城区出发,沿台金高速公路向临海白水洋镇方向前行,车到离白水洋镇还有两公里处折向北行,向白水洋镇上游村驶去,只见沿途车水马龙,汽车、三轮车、自行车集在路上,一到村街头,人满为患,车都挤在一起,前行都有困难。都是来买杨梅的客商和个人。家家户户都在挑选杨梅,一箱箱,一筐筐装满各种车辆。杨梅个大,味甜,红红的,若人喜爱。我们把车停在山脚旁,就上山摘杨梅了。我的家人很快就摘满了两篮杨梅。我就抓紧时间拍照,从上拍杨梅一直拍到山下上游村的街道和商场。

    白水洋地处临海、天台、仙居三县市之交,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10.4万,是35省道和台金高速的重要道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的发祥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地、浙江省级中心镇、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和省级生态镇。
    白水洋是中国杨梅之乡,全镇拥有杨梅种植面积3.6万亩,2010年产量达1.8万吨,产值达2亿元。东魁杨梅是白水洋杨梅的主要品种,素以个大味美而著称。

    杨梅年年红、党恩代代颂。白水洋镇上游村热闹非凡,歌声舞曲伴欢笑,人面杨梅相映红, 本届杨梅节通过东魁杨梅品尝会、 “领略梅乡风情、体验梅农生活”采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东魁杨梅的独特风味,进一步提高白水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看到家门口举办杨梅节吸引了四方来客,这让许多白水洋村民们也为之骄傲。一位来自白水洋双港的村民告诉记者,一听说今年我们镇又要办杨梅节了,一大早就来看看。通过政府大力推广宣传,我们镇的杨梅知名度越来越大,这让我们都感到高兴。在杨梅节现场,一位游客告诉记者,白水洋的东魁杨梅名气很大,味道也非常不错。杨梅节到了,我们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尝到白水洋杨梅。
    据了解,白水洋是中国杨梅之乡,全镇拥有杨梅种植面积3.5万亩,去年产量达1.87万吨,产值达1.68亿元。东魁杨梅是白水洋杨梅的主要品种,素以个大味美而著称。去年,白水洋镇党委、政府主办了第二届东魁杨梅节,共吸引游客5万人,拉动消费2亿多元,惠农1000余户,杨梅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黄金果。

    临海市白水洋镇上游村村民罗素娥和丈夫一起上山为“杨梅王”蔬果。和罗素娥一样,连日来,有3万多梅农上山为杨梅蔬果。

    罗素娥说,她家的一株“杨梅王”特大,曾经上了中央电视台,树体蔽阴面积达到60多平方米,去年这株杨梅王采摘了300多公斤杨梅,收入一万多元.因此,这株杨梅王也受到了特别的呵护,今天已经是第三遍为它蔬果了。

    “去年仅20多株杨梅投产就创收10万多元,今年杨梅大丰收,还有40多株杨梅也开始投产,果实累累。预计产量要比去年增一倍。如果杨梅价格能与去年持平,杨梅收入至少要20多万元。”说起今年的杨梅,罗素娥心里乐开了花。

    说起上游村的杨梅种植,不得不提起临海农业局副局长王曰申同志,他的老家就在上游村,原名是下游村,是一个地处片辟的穷山村,老百姓生活非常贫困,他看到这种情况,痛在心中,千方百计要为村民翻身,就和村干部商量,推荐种植东魁杨梅,该品种个大味甜,产量高,值得推广。该村开始种值杨梅。经过几年精心培育,东魁杨梅开始挂果,果农赏到了甜头,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上升。新房一排排建起,一般达到三至五层,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王曰申同志却一病不起,为党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开追悼会的那一天,上游村的村民自愿自觉地赶来为王曰申同志送葬,达到上千人,哭声震天,泪流满面,为上游村翻身的好[FS:PAGE]干部致哀。当时任临海市委书记的卢子跃和市委决定,为王曰申离休干部树碑立传,在上游村的杨梅山顶上建起石亭,碑石刻有“曰申林”字样,永作纪念。

作者:童端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2:11 , Processed in 0.07031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