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milie影像空间的思考

2011-7-5 16:34| 发布者: | 查看: 847| 评论: 0|原作者: 林 路

年青一代人的影像空间,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理由很简单,他们总能说出未来的某种走向——因为他们所具有的敏感,以及对影像的热爱,决定了未来一定是属于他们的,你挡也挡不住。朋友转来 Emilie 的这组画面,也就让我有了在博客上展示的欲望——影像本身并非很出色,但是很有意思,这就够了。

我让 Emilie 写一些她的想法,朋友在邮件中说“好像有些高调”。是的,高调是应该的,只有高调,才能与所谓的主旋律抗衡——开个玩笑!于是下面逐段展开我的想法——

 

Emilie 说:我选择拍照,因为它提供了我表达对世界看法的捷径,并且是以“一目了然”的方式。——这是对摄影简单化的概括,也是这一代人对摄影最基本的认识。当年杨小彦提出 21 世纪将会是“读图时代”这一论断时,很兴奋。但是他也许不会想到读图时代会因为拍摄者的无限涌入,包括拍摄手段的眼花缭乱(包括 iPhone 甚至 iPad ),让读图者也异化了。然而 Emilie 的拍摄画面却并非“一目了然”,常常含着某些小小的秘密,这点后面再谈。

Emilie 说:我觉得热衷摄影的人,通常有点孤傲的成分。——因为热衷而变得孤傲,顺理成章。不过随着摄影的越来越普及,孤傲的成分也许会越来越弱。因此,与其说孤傲,还不如说是自恋,有点顾影自怜,在她的照片中不难看出这一点。

 
 

Emilie 说:我对好照片的看法,就是耐看,经得起时间考验,这话烂俗却是中肯的真理。——的确是中肯的真理。至于耐看是给谁看,至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时间该有多长,当然无法定量。只要有人喜欢你的照片,只要若干年之后还有人想起你当年的拍摄,或者这些照片还会有人说耐看,这就很了不起了。

Emilie 说:就目前来说,我比较爱拍的题材,可以用下面的这些形容词来表达:诗意、幽默、节奏、情节、反差、弄巧成拙,这些词好像都指向同样的意思,我概括为“爵士乐”。——她这样一说,我就无话可说了。做评论的最怕摄影人先用一连串的形容词将自己的作品概括了,因为如果我再重复,只能说明我的无能;如果不同意,就可能证明她的不是。两难。

Emilie 说:相比还原被拍摄人物和场景本来面目,我更喜欢赋予他们新的面貌,摄影的有趣之处在于你定格了某个平凡的瞬间,为其赋予了审美价值。通过相机,揭示了世界被忽视的一面。——这段话和前面一段一样,太具有概括性了,更让人无话可说。但是,我的确很喜欢她的一些作品,观念的,私密的,将自己的情绪隐藏一半,晾晒一半。这样一来,当画面中规中矩的时候,我们会怀疑里面隐藏着什么;而当画面有点离奇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将自己隐藏起来了。

突然想到英国摄影家马丁·帕尔说过,新纪实摄影有这样两个特征:纪实中的观念性,纪实中的私密性——很好的概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07:37 , Processed in 0.0171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