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学会赏片——释藤《太极,天人合一的极致演绎——贝蓝品摄影作品赏析》读后感 常在贴子后的跟贴中看到:“好片!”“欣赏!”我自己,也有时这样跟过贴。不是说了嘛,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所以,因为懒惰而不想多思考,干脆就写个“欣赏”了结。 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欣赏”到了什么,无非就是感觉到一种美感了吧!而很少会细致地全面地去“赏”一张片。 “读释藤的赏析文章,才真正地让我感受到了“赏”片的份量、“赏”片的作用、“赏”片的重要。“ 评:此文提出了论点:我感受到了“赏”片的份量、“赏”片的作用、“赏”片的重要。 “会赏的人,能从摄影作品的画面元素中,赏出历史、赏出文化,读到它的神韵。而且,还能由里及外,感受到画面以外的诸多元素。” 评:分论点:能从摄影作品的画面元素中,赏出历史、赏出文化,读到它的神韵。而且,还能由里及外,感受到画面以外的诸多元素。何不举一些贝蓝品的作品听听。 “这是什么?这是灵感。好的作品,能触发一个人的灵感。会赏作品的人,能触发自己的灵感。” 评:文章没有针对上面所的论点和分论点论述,却谈起灵感来了,叉开了要论述的内容。 “会赏作品的人,能从静止的画面中,读到那些在起伏、在波动的元素。在他们的眼里,这画面既是静止的也是波动的。画面在向人们诉说、在传递,就看你能否感知与接受。它在向你诉说一段历史片断,在向你传递一种文化,在向你表明一种观念……” 评:抽象地论述赏读,离开了文章开头提出的“学会赏片——释藤《太极,天人合一的极致演绎——贝蓝品摄影作品赏析》读后感”。一句也没触及读后感的题目。空对空。 “有人常说,一件作品,能反映出作者的内涵。而具备了一种理念、风格,特别是能反映出文化气息的作品,就是有内涵的作品。而这,是需要作者本身的功力。这功力,除了基本的摄影技巧外,更是其价值观念、历史文化、道德操守……等素质的组合。这,就是内涵。” 评:还是一般的空论。根本不触及贝蓝品作品的内容和释藤的赏读。 “故而,作为一个成功的摄影者,既要掌握娴熟的摄影技能,还要练好内功,做一个具有良好操守与文化知识的智者。” 评:还是空论。 “释藤向我们转述了贝蓝品的观点:“要想自己的作品有生命力,必须让作品渗透一种个人的理念和风格,尤其是文化的元素。”这句话,值得我们铭记。只有这样拍出来的作品,才可能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才能算得上是艺术品。“ 评:释藤传达了贝蓝吕的观点是正确的吗?拿出例证来说服影友,空对空是无力的说明。 “如果,你能“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底蕴结合起来,让作品自己去说话”,那你无疑就是一个艺术的成功者。“ 评:如何能把“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底蕴结合起来,让作品自己去说话”,那你无疑就是一个艺术的成功者。还不是空话吗?空话讲多了就变成了废话。如何结合,要拿出实例来才能有说服力。 “我在努力地去感知,想从释藤的赏析文章里,领会到她是怎么样去赏片的。从其文字中透出的气息,我闻到了。首先,她让自己溶入作品的画面之中,让自己的内心走进画面所传递出的境界之中,让自己去感受画面环境传递出来的历史背景,去感知画面氛围所传递出来的文化气息……” 评:此话有假,释藤赏读了贝蓝品作品27篇,从来没有把贝蓝品作品当真,贝蓝品主观唯美作品95组美女照本身就是假的,而释藤的赏读文章只不过把贝的作品当晃子一用,也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内心走进画面所传递出的境界之中,让自己去感受画面环境传递出来的历史背景,去感知画面氛围所传递出来的文化气息……”只是借题发挥抒发她个的悲情哀怨之情罢了。也可能是编造成出来的一个故事,以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而已。也是假货。 “我们很多人追求的海市蜃楼,其实多是飘渺的,而最终,人类的内心都将归于安静和淡泊。”“内心的欲望过多,要求便高,所以永远得不到满足。”赏贝蓝品这一组片后,赏片的人从画面中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内心世界的升华。” 评:这一段从一般道理说还可说得过去,但一定从贝的作品中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内心世界的升华。我看很难啊! “赏片,有好处。学会赏片,必有好处。请看释藤,就通过赏这一组片从中得到了内心世界的升华,才有了这样一篇淋漓尽致的赏析文章。” 评:赏片是有好处的,可能提高人们的觉悟,掌握赏片的本事。但是释藤从赏片中得到内心世界的升华,我看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她在赏片中心情不定,怨未消,情不定,要想升天,升不了天;要想入定,入不了定,谈禅说佛。 “当然,作为一个摄影师或爱好者,从赏片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摄影技巧与更深层次的知识,更是不在话下了。” 评:学习赏片是重要的,不是人人学会,需要刻苦学习。 “朋友,学着赏片吧!让我们跟着释藤,学习赏片,学会赏片。” 评:号召学习赏片是对的,但跟释藤学习赏片,我表示谢绝。释藤不改变思想立场前,我是不会相信她的话的。请看我在《中国摄影在线》网上发表的几十篇对释藤赏读贝的作品文章中去寻求答案。您写的读后感也太抽象了!论述的逻辑性不够强,主题也没有说清楚。 您不相识的影友,童端友上7、13 [FS:PAGE]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17 , Processed in 0.36841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