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两篇点评(附图)

2011-7-13 17:15| 发布者: | 查看: 1483|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

由人民摄影报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闻摄影2010年度"金镜头"评选结果今年年初已经公布,华商报两位记者获奖,依照往年惯例,获奖画册要有"专家点评",受我的同事的厚爱,再次为他们的作品写"专家点评",这已经是我坚持了多年的友情写作,有惯性,也有疲惫,真的。

 

 

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14岁女孩被父批评站上24层楼顶

      2010年6月7日,西安一名14岁的女孩,因被父亲批评后想不开,爬上了24层楼顶的边缘,6个多小时在风雨中晃晃悠悠命悬一线,经过多方劝说终被民警成功救下。回心转意的女孩一下子瘫软在救援民警的怀中。   华商报邓小卫摄 

     点评: 

      不是所有的新闻照片都要最大程度地突出主体,所以,我不同意这张照片,最大程度地突出主体剪裁。此照受拍摄环境的制约,记者无法近些再近些,所以主体无法特别突出和精雕细磨,记者只得因地制宜,转而有意放大了新闻背景的渲染和刻画,浩大的场景,高角度俯拍,对现场锐角线条的提炼,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众多楼顶的衬托,有力地强化了高而危的"险情"。

       主体是三个新闻人物,两个主角一个是被解救的少女,一个是处警的警员,另一个是高举的双手和刚刚露出的脑袋属于配角。三人的神情都不是很清晰,可是形态动作的交代很清晰到位,三人的相互关系也刻画的丝丝入扣:少女身着学生装很无助和惊恐,警员身着警服牢牢抱着少女,画面中的胳膊都很有看点,高危状态下的四只腿让人触目惊心,少女的身体重心倾斜得很厉害,但是那是倾向警察的怀抱,也是倾向的相对安全的一边。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画面中的竖线条并不垂直,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画面的视觉力度,是否应该调整,值得思量。

 

 

日常生活类单幅银奖-女交警微笑执勤

     2010年4月9日下午,在西安市西华门十字,一男子坐在岗台上醉言醉语,岗台上的女警面带微笑照常执勤 。随后,交警莲湖大队的男交警赶来,将男子强行带离。本着人性化执法考虑,因该男子的"纠缠"只是醉酒后无意行为,民警将其批评教育后放人。华商报赵雄韬摄

      点评:

      喝醉酒不是新闻,交警微笑执勤不是新闻,将二者抓拍在一个画面,和谐着,对比着,传播着,让受众感受品味着,不仅是新闻,而且是非常好的视觉新闻。此照的生命是对比,对比的不是仅仅是两个新闻主体的肢体语言和和神情,更是两种生命的状态和意义。

如果醉酒者没有手势那不完美,如果女交警没有手势那也不完美,两者的手势将作品有力地组合在一起,不仅耐看,而且有力量。有些事后诸葛亮总喜欢从新闻摄影作品中寻找瑕疵,比如这幅照片,或许有人会说女交警身后的摩托车要是别和交警"黏连"就更好了,我不这样认为,新闻作品就是要有缺陷,不能追求完美,因为所谓的完美压根就是不存在的,好的新闻照片,就是要和缺陷共存,并天长地久。过度得完美只能导致虚假和严重的不真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3 , Processed in 0.07277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