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勒的鸟瞰和拼贴世界

2011-7-14 16:26| 发布者: | 查看: 902| 评论: 0|原作者: 林 路

 

19 世纪中叶,法国摄影家纳达尔曾经乘坐热气球飞越巴黎上空进行拍摄。我们在一幅版画中看到,热气球上的纳达尔头上的帽子被强烈的风吹落。全神贯注通过镜头取景的他,似乎面临着坠落地面的危险。

这幅具有漫画风格的作品,如今保存在加州大学,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达盖尔的银版法发明并获得专利不久,纳达尔就已经对这样一种新兴的媒介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的确,早在 1858 年,纳达尔就已经在热气球上拍摄过巴黎的小村庄。在摄影史上,这样一类影像具有双重的价值:一方面表达出人们对摄影这样一种新媒介的巨大热情,另一方面,也开启了航拍的先例,让人们可以像鸟一样俯瞰大地记录眼前的一切。接下来在 1900 年以前,在欧洲和美国,这样一种航拍的画面就已经被视为珍贵的影像财富。

让我们跳过一段历史来到一百多年之后,连接着纳达尔以及后来的航拍实践者的,我们看到了德国摄影家安德烈·杰夫勒( Andreas Gefeller 1970 )的作品。这一系列始于 2002 年的时间,至少展示了和历史上的航拍关联的三个层面: 1 、构成了摄影的特殊价值, 2 、让人了解了真实的新世界外表, 3 、可以通过视觉表面获取更为深入的信息。

(下为局部)

杰夫勒通过摄影所传递的,就像是对表面所扫描的坐标结构。通过镜头将真实经过有序地提炼之后,综合成一幅单独的画面。这样的方式足以让摄影家创造出画意的构成,起伏的地面构成变成了平面的扫描空间。

(下为局部)

同时,每一幅画面都传递着完全不同的摄影环境的印象。摄影精确的、客观的、纪实的特征,将所有的细节和痕迹提炼并融合,从而超越了摄影的光学构成。那些照片的外表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以至于让人们在真实和影像之间游移不定。

 

(下为局部)

然而摄影家并没有对现实进行任何的篡改,或者说也没有解构真实。相反,每一幅照片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真实元素的构成。在这样一个题为《视导》的专题系列背后,就是这样一种无数视觉元素的压缩,构成的整体结果却远远大于这些元素本身简单的叠加。也许这些系列照片的总和,正是源于 20 世纪以来的立体主义艺术的影响。当然,摄影家使其理念变得更为激进,并且赋予这些影像更为强大的力量。除了将这些光学信息综合在其影像之中,还以更为敏锐的视觉力量拯救了这些被人忽略的场景。因此,每一幅作品既是分析主义的构成空间,又是非常微妙的记忆重构,渗透到日常的生活,融入了历史。

也许人们会由此联想到今日的谷歌地球的拍摄,两者都是以摄影的方式为地球留下肖像。然而两者所考虑的和关注的层面是不尽相同的。杰夫勒的真实展望创造的是一种客观观察的距离感,这样的距离源于影像创造的模式,也就是说,一旦影像创造结束,影像所产生的信息,马上将自身转换成新的奇观,而非局限于信息本身。于是,所有的观众也就随之完成了一次航空考古。这些被摄影家平面化和拼贴合成(有的画面是以数百幅照片拼贴)的再创造(包括超越平面的时间和运动的全新组合),远远胜过简单的信息组合过程。因此才有人惊呼:“杰夫勒让他的观众和上帝游戏!”




的确,杰夫勒所热心关注的就是俯瞰和拼贴的世界。比如他曾拍摄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某一层的每个房间,整个过程相当复杂,这些有趣的照片都是由数张在距地两米位置拍摄的单独照片拼贴而成。如今居住在杜塞尔多夫的摄影家,曾经在埃森大学完成摄影专业的学习,从 2001 年开始举办了多个摄影个展和群展,其中近期的一个重要系列,就是于 2010 3 月和 4 月之间在日本鸟取县的拍摄,构成了“欧洲人眼中的日本/今天的日本”摄影项目创作的一部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8 12:37 , Processed in 0.0165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