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又名若榴、安石榴、珍珠石榴、钟石榴。 科属:石榴科石榴属,落叶小乔木。花期5——8月。色有大红、桃红、粉红、黄白色。 石榴在汉朝时引进中国。原产中亚地区的伊朗、阿富汗等地。因其多子,寓意为子孙满堂,繁荣昌盛,富贵吉祥等意。 引诗:后蜀,欧阳炯,《南乡子》“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唐,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唐,韩愈《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唐,元稹《安石榴》:“何年安石榴,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唐,杜牧《山石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鬓。 唐,皮日休《临江仙》:“高咏春工绽绛囊,碧油枝上尽煌煌。风匀只似调红露,日暖惟忧化赤霜。火齐满枝烧夜月,金津含蕊江朝阳。不知桂树知情否?无限同游阻陆郎。 唐,李商隐《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树桃,碧眉红颊一千年。” 宋,欧阳修《榴花》:‘絮乱丝繁不自持,蜂黄蝶紫燕参差。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 宋,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元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宋,杨万里《咏榴》:“倩罗绉薄剪熏风,已是花明蒂亦同。不肯染时轻着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尺尽眠。 微雨过,小荷翻。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宋,梅尧臣《阳武王安之寄石榴》:“安榴若拳石,中蕴丹砂粒。割之珠落盘,不待蛟人泣。旧友大河滨,作宰实畿邑。严霜百果熟,为赠忽我及。始时童雅娇,争取猿猴集。老夫所食微,何假更收集。聊答君意勤,作诗恨短涩。” 元,张弘范《榴花》:“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 明,文微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悠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浸浸娇眼开乃滞,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清,吴伟业《石榴》:“碧云剪剪月钩钩,狼籍珊瑚露未收。绛树凭栏看独笑,绿衣传火照梳头。深房莫倚含苞固,多子还怜龋齿羞。种得菖蒲堪渍酒,刘郎花底拜红侯。” 散文《石榴颂》: 石榴颂(散文) 两千年前,张骞从西域带回石榴籽,栽植于骊宫。因石榴既可观赏,又是口中美味,根皮还可以入药,其独特的品质很快被人们所喜爱,于是“榴花遍近郊”。经过百载千年的延续,而今从西北、华北到江南乃至云贵高原的院落和苗圃中,随处都可见石榴树。 编者:童端友 7、19(石榴摄影图12幅,见“发图片”)摄于小区园内。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42 , Processed in 0.19242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