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华克,中国美术学院摄影教授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终身高级会士、中国新经典摄影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民俗摄影协会主席。他四十年摸爬滚打在摄影第一线,西藏、新疆、云南、海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找一个跟内心起反应的题材”是薛华克摄影创作的准则,这一题材必须是一个充满人性、让所有向往真善美的人都看得懂的题材。 正是在这种淳朴和简单的理念支配下,在近几十年的摄影创作生涯里,薛华克用他的真情和艰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清纯如水、单纯如诉的高原人的生命瞬间影像。 店“西湖?山水?文化”艺术长廊拉开序幕。此次共展出摄影家薛华克作品40幅,以人像和环境人像为主的黑白和彩色作品。其中摄影作品中包括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之一的《初为人母的美丽》,获23届全国影展银奖,《在家中》23届国展优秀奖等。展览由杭州黄龙饭店主办,杭州瀚阳艺术中心协办,展期将持续到 在摄影理论知识层面,薛华克表示,无论是在专业艺术院校学习摄影,还是自学,有两个方面的修养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摄影史”是每一个投身摄影行业的人所必读的一课。你要知道摄影都有哪些艺术表现形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摄影中占主流的摄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我把它比喻为摄影的“纵坐标”。而摄影的“横坐标”就是要研究当代的艺术,包括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商业摄影和沙龙摄影,等等。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摄影家,必须学会在“横坐标”和“竖坐标”的地方找到自己艺术创作的切入点。只要你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下一步如何走,怎么走,就会更加清晰明了,这是学摄影必须要做的事情。 什么是艺术审美态度?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所面临的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作出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或能动的影响。”一幅人像摄影作品,能否成为美的对象,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观赏者对它采取何种的心理态度。比如对同一幅人像摄影作品,甲一见到后,就想起这幅作品值多少钱,想拿去作买卖,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乙一见到这幅作品后,想的是拍的人是什么族人,是藏族,还是汉族?作为民族学的研究;丙看到后,这幅作品其人物形象和风采,体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意义?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审美鉴赏。以上三种不同的心理态度,反映了各人不同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 再来看薛华克的《初为人母的美丽》作品,获23届国展艺术类银奖。这幅黑白摄影作品,反映的是藏族妇女怀中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正在母亲怀中吃奶,这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也是人性中最能表现的镜像。母亲表现出的眼睛温柔、慈祥、爱抚,历历在目。背景表现藏居的简陋,从图的装饰花纹看,也能反映藏居的特色。从人物的出场看,母亲和婴儿同时出现在图中,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婴儿的长大,人类的繁衍,就从这里开始。可以和每一人联系起来,给鉴赏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镜象的原型,也是艺术的原型,它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关于人生的幸福、观乐、自由的原型。这种艺术品的原型可以到婴儿阶段中去寻找。薛华克找到了这种艺术的原型,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 再从构图学的角度看,全图特写母亲和婴儿,形象突出,构图从简,背景用简,用减法描述,一目了然。 另一幅《在家中》,彩色片,获23届国展优秀奖,是用框架结构拍摄的。在一座简陋的土黄色的窑洞中,特写在土坑上坐着一位少女,头上围着红色的头巾,床上有一条蓝底印花的薄棉被。眼睛盯着窑洞外,两手放在两膝上。大概是新疆的少数民族的姑娘,家境状况并不好,使人看后产生同情和怜悯之心。国家经济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国人尚需努力。 作者:童端友 ,8、12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28 , Processed in 0.07381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