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索尼NEX-C3

2011-8-22 15:14| 发布者:g562211| 查看:3192| 评论:0|来自:新摄影

摘要:2010年5月,索尼发布NEX微单相机,首次将APS-C画幅传感器带入便携机身中,打破了画质与便携性之间的壁垒。上市不到一个月,第一代2款NEX相机就在日本市场将微单的份额从20%提升到40%。从此之后,NEX就一直保持着强劲 ...

2010年5月,索尼发布NEX微单相机,首次将APS-C画幅传感器带入便携机身中,打破了画质与便携性之间的壁垒。上市不到一个月,第一代2款NEX相机就在日本市场将微单的份额从20%提升到40%。从此之后,NEX就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2011年初,索尼表示将全面更新NEX相机,首当其冲的就是今年6月发布的NEX-C3。NEX-C3是NEX-3的后续机型,不仅在外观上彻底“改头换面”,同时将旧作中的1400万像素传感器更换为经重新设计的1600万像素CMOS,并首次加入“照片效果”模式,提供12种创意效果滤镜,可以轻松获得不同的特效照片。

外观设计

如果说NEX相机的目的是将大尺寸传感器与便携机身结合起来,那么NEX-C3在这一点上走得更远。在第一代NEX相机中,NEX-3与NEX-5的外观差异主要是握柄的宽度与厚度。定位倾向女性用户的NEX-3握柄即宽且浅,握持时手指指尖不指向机身,目的是保护女性指甲。NEX-C3则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握柄改为圆弧设计,尺寸和接触面积都大大减少,握持时手指侧面与机身接触,完全避免了指甲与机身的接触机会。不过对于手掌较大的男性用户来说,这样的姿势很难说得上舒服。

正面,机身卡口左下方是镜头释放键,左上角是金属拉丝的“SONY” LOGO,右侧是对焦辅助灯,分列镜头两侧的是左/右麦克风,在录制视频时同时记录立体声音频,右上角是“Alpha”标识。

NEX-C3的背面设计非常简单,一块3"的可翻转LCD屏幕占了大部分面积,紧挨屏幕的是上下两个软键,用于进行各种操作,转轮和一小块皮饰被挤在最右边。视频拍摄键则放在右上角的斜面上。为了追求兼顾便携性与画质,NEX-C3将控制键与握持部分都减少到最低程度,几乎没有给右手留下握持空间,单手拍摄不够方便。另外由于相机正面没有皮饰或其他防滑措施,手湿滑时单手持机需谨慎。

NEX-C3的背屏继承了前代机型的92万点3.0" XtraFine TruBlack LCD屏幕,提供3:2、16:9 2种显示比例,可向上翻转80度,向下45度。92万点分辨率带来的精细效果目前不仅在微单相机群中无出其右者,与不少中高端单反也不相上下。虽然相机屏幕效果与最终呈现在电脑显示器上的照片毫无关系,但仍不可否认精细的屏幕会给拍摄体验加分不少。尤其是对微单相机来说,其取景、操作、查看照片等都要依赖屏幕进行。

不支持触摸控制不得不说是NEX系列的缺憾之一。松下GF2上的触摸对焦/快门功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尤其是对选择焦点不那么容易的微单来说。同时奥林巴斯最新的E-P3也改用了触摸屏,在这一点上C3处于落后。不过已经有传闻称索尼NEX-7将采用触摸屏,目前尚未证实。

尽管目前用户对可翻转屏幕的态度尚未达成一致,不过已经有越来越的人认可这一设计,而且这无疑已成为标准配置之一。抛开心理因素不谈,可翻转屏幕带来的拍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C3的屏幕向上可翻转80度,几乎成水平状态,在低角度拍摄时任何人也无法忽视这一设计的优势;向下翻转45度,即使双手将相机举至最高并向下俯拍,屏幕也可与视线成垂直角度,取景毫无困难,在拥挤的人群中也令你有机会越过别人的头顶拍到前方画面。

与侧开旋转屏设计相比,NEX-C3采用的翻转屏不会从侧面伸出机身,占用空间较少,但也无法从相机正面取景(比如自拍),且无法将屏幕面向机身合起。不过决定采用何种设计的根本因素,还是相机体积的要求。

掀起屏幕后机身上贴有“长时间开启电源,相机表面可能会发热”的提示,但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除了长时间拍摄视频外并没有发现发热现象。

C3的机顶采用金属材料,镜头正上方是非标热靴接口,可接索尼NEX专用闪光灯。不支持标准热靴及闪光灯是NEX与其他微单相机相比最大的缺点之一,但索尼似乎暂时并不打算改变,而且以NEX-C3的体积来说,也很难给标准热靴找到位置。

从热靴向右依次是扬声器、回放键和快门及开关。播放视频时声音就从这个扬声器发出,回放键用于查看已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相机开关采用指拨设计,与快门做成一体。如果是用惯了便携数码相机的用户,初次拿到NEX-C3时可能会错将回放键当成开关。

NEX-C3的底部也做了改动。由于握持手柄体积缩小,因此将电池舱与卡槽被分开放置。电池舱盖有锁扣固定,卡槽盖使用弹簧控制,无锁扣,二者不能同时打开。底部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池舱、SD卡槽与脚架孔。脚架孔为标准尺寸,与普通快拆板通用。

接口方面,NEX-C3仍然仅提供HDMI和miniUSB 2.0 2个接口,分列机身左侧上下。机身右侧除背带环外没有其他东西。2个背带环并不处于同一高度,由于采用竖向设计,提起背带后相机会自然呈镜头向下,屏幕向上的状态。这也是一个NEX的传统,与其他品牌微单的正好相反的设计。

与NEX-3相比,C3在长度和高度上各缩小了3mm。虽然机身进一步缩小,但镜头却没有跟上这一趋势,C3的18-55mm套头的直径甚至接近相机的高度。如果无法有效减少镜头体积,则缩小机身所带来的便携性恐怕会大打折扣,虽然与单反相比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规格参数

 

  NEX-C3 NEX-3
机身材质 金属顶板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
传感器 23.4×15.6mm
Exmor APS HD CMOS
1620万有效像素
23.4×15.6mm
Exmor APS HD CMOS
1420万有效像素
视频 MPEG-4
1280×720p@29.97fps
MPEG-4
1280×720p@29.97fps
自动对焦 反差检测AF
25多点
中央重点
单点
反差检测AF
25多点
中央重点
单点
感光度 自动
ISO 100 - 12800
自动
ISO 100 - 12800
测光模式 49区评价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点测光
49区评价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点测光
快门速度 电子控制垂直帘幕焦平面快门
30 - 1/4000s
B门
电子控制垂直帘幕焦平面快门
30 - 1/4000s
B门
照片效果 高反差色调
流行色
复古照片
单色
高调
高反差
玩具相机
LCD屏幕 3.0" XtraFine TruBlack LCD
92万像素
上80度下45度旋转
3.0" XtraFine TruBlack LCD
92万像素
上80度下45度旋转
闪光灯 外置闪光灯
GN:7米
同步速度:1/160s
外置闪光灯
GN:7米
同步速度:1/160s
连拍 约2.5fps
速度优先模式:最大5.5fps
约2.3fps
速度优先模式:最大7fps
输出接口 HDMI接口
USB 2.0
HDMI接口
USB 2.0
存储介质 记忆棒
SD/SDHC/SDXC
记忆棒
SD/SDHC/SDXC
电池 NP-FW50可充电锂电池 NP-FW50可充电锂电池
续航能力 约400张 约330张
外观尺寸 110×60×33mm 117×63×33mm
重量(含电池及卡) 225g 297g

与前作NEX-3相比,NEX-C3在配置上的改变有:

  • 1600万像素传感器
  • “照片效果”滤镜
  • 电池续航能力400张

NEX-C3的传感器虽然与A55/A580等同为1620万总像素,但经过了优化设计,在能耗、噪点和温度特性等方面都有改进。“照片效果”滤镜的加入应该是NEX-C3最大的变化之一,在松下和奥林巴斯包括宾得Q大打创意摄影牌的同时,索尼显然也不想让竞争对手专美于前。虽然没有宾得Q那么夸张(超过30种特效),但NEX-C3还是提供了较为实用的12种特效滤镜。

电池续航能力是相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完全依赖LCD屏幕操作的微单相机对电池的要求更高一些。虽然仍然是NP-FW50锂电池,但C3的续航却从330张提高到400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那块新传感器。

传感器画质

索尼NEX系列是首先采用APS-C画幅的微单相机。仅从成像角度来说,NEX相机与非全幅单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作为后续机型,NEX-C3与NEX-3相比在画质上又是否有实质性的提高呢?下面我们利用DxO实验室的标准测试数据,对NEX-C3与NEX-3的传感器进行全方位对比。

  NEX-C3 NEX-3
总分 73 68
色彩位深 22.7 bits 22.1 bits
动态范围 12.2 Evs 12 Evs
弱光感光度 1083 ISO 830 ISO
像素元尺寸 4.77 5.08

 

相机厂商标称的ISO感光度是以JPEG格式文件为准的。由于在相机内在将RAW格式转换成JPEG格式时会应用包括曲线在内的多种处理,所以标称ISO感光度与RAW文件的实际感光度并不一致。为了获得准确的传感器测量数据,所有测量均使用RAW文件,因此首先我们需要获得实际ISO感光度。

在这张图表中,NEX-C3与NEX-3的实际感光度相差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信噪比(SNR)是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表征了传感器成像中产生的噪点情况。信噪比值越高越好。在这张图表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NEX-C3的信噪比测试结果优于NEX-3,平均差距在1dB左右。凡相差3dB相当于相差1级曝光的水平,所以NEX-C3与NEX-3的平均噪点表现约1/3级(相当于曝光)。

动态范围图表,毫无疑问NEX-C3全面占优,平均差值为2.8Ev,即相差不到1/3级曝光。

色彩敏感度,NEX-C3与NEX-3的平均差值为0.74bit。每1bit相当于2/3级曝光,则NEX-C3与NEX-3大约相差0.5级曝光。

综合上述各项数据的对比结果,NEX-C3与NEX-3相比传感器表现的确有所提高,不过差异程度有限。以同为RAW格式拍摄来说,二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微小。

视频

NEX-C3可拍摄1280×720@29.97fps高清视频,提供精细和普通等画质选择。使用时按下机背右上侧的视频键,相机即进入视频拍摄模式并立即开始拍摄,再次按下视频键停止拍摄。

NEX-C3拥有立体声麦克风,在拍摄视频的同时记录音频。麦克风位于相机正面镜头卡口两侧。

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当视频拍摄时间到达15分钟左右,相机屏幕上会出现黄色过热标识,此时触摸机身可以明显感觉发热。拍摄时间到达19分51秒时相机出现“相机过热,请冷却后使用”的提示,同时黑屏停止工作,按键无反应,已拍摄视频会自动保存。此时可以关闭开关然后再次打开,相机进入静态照片拍摄模式,可以正常拍摄照片,建议等相机冷却后再拍摄视频。

拍摄约20分钟视频耗电约10%(从100%开始)。

操控

对于微单相机来说,操控性往往是比画质更加重要的考量因素。作为一台随身携带的相机,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它的开机响应时间、对焦、选项设置、功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的使用中,NEX-C3开机后进入拍摄界面的平均时间约为1.5秒。建议在外出拍摄过程中保持电源开启,并设置合适的省电时间,在闲置时由相机自动关闭屏幕以节省电量。

NEX-C3的设置菜单界面继承了前作的设计,据说该菜单是由索尼爱立信手机的设计小组完成,以求获得最佳的用户体验。整个菜单共有6大区,可分别设置照相模式、相机对焦/拍摄模式、文件尺寸、亮度/色彩、播放形式及其他设置。

在照相模式中可以选择曝光方式,除传统的P/M/A/S/SCN(场景模式)外,NEX-C3还提供了全景扫描、3D全景扫描、背景虚化及新加入的照片效果等特殊模式。

全景与3D全景扫描模式可用于拍摄全景照片,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可拍摄3D照片,用于3D电视观看。使用时只需按下快门,然后按照指示箭头的方向缓慢移动相机,即可自动拍摄并生成一张全景照片。NEX-C3的全景扫描是以连拍形式进行的,“扫描”时需保持水平移动,且移动速度不能过快。当移动产生明显偏移或速度过快时,相机会停止拍摄并给出相应的提示。NEX-C3拍摄的全景照片尺寸为8192×1856像素。

背景虚化供对景深等专业术语不了解,但希望拍摄出背景虚化照片的用户使用。使用中相机会给出一个从背景虚化到清晰的进度条,用机背转轮选择。其实质就是调节光圈大小,与光圈优先的操作和实现方式一致。

“照片效果”是NEX-C3唯一新加入的功能,提供多达12种特效滤镜。使用“照片效果”,用户无需掌握Photoshop就可以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照片。这些滤镜效果基本完全满足一般的需要,即使是熟练掌握Photoshop的用户,也建议利用滤镜直接获得照片,节省后期的时间。其中推荐用户尝试的最常用滤镜包括选择颜色、玩具相机、怀旧和流行色。

“选择颜色”(左上)包含3种滤镜,可以分别将画面中的红、绿、蓝色保留,同时将其他部分转成黑白。“玩具相机”(右上)会给照片增加暗角并调整对比度等。“怀旧”(左下)效果会降低画面对比度,并增加褐色影调,营造出老照片的感觉。“流行色”(右下)会增加画面色彩饱和度,提高对比度,得到色彩浓郁的照片。

在“相机”菜单中进行单拍/连拍、AF/MF、对焦区域和模式、人脸检测、笑脸快门等设置。其中“AF/MF选择”提供3种方式: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先自动再手动微调对焦。“自动对焦区域”提供自动选择对焦点、固定中心对焦点和自由选择对焦点等方式。其中自由点需要预先设置对焦点位置,用滚轮移动对焦框选择。由于选择速度较慢,实用性不是很高。相比之下,GF系列的触摸选择焦点的设计更加实用。

NEX相机拥有一项隐藏功能——实时自动对焦。只要处于开机状态,相机就会不断尝试自动对焦。这样的带来的好处是可以进行预对焦,节省拍摄时间,造成的影响当然是耗费大量电力。如果相机没有面对将要拍摄的场景,这样的预对焦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而额外消耗的电量可能更加宝贵。

“影像尺寸”菜单分别设置静态影像、全景、视频的尺寸。其中静态影像支持RAW格式,但是最新版本的Lightroom 3尚未支持NEX-C3的RAW格式。

“亮度/色彩”菜单用于设置曝光补偿、ISO感光度、白平衡、测光、HDR等参数。

 

“播放”菜单中最常用的选项是“静态/动态影像选择”。在NEX-C3中进行回放时,照片与视频是分别查看的。即选择了静态影像时则只能查看照片,选择动态影像则只能看到视频,且不提供快捷切换操作,每次都需进入菜单选择。

“设置”菜单中可以设置AF辅助照明、拍摄后预览时间、是否显示网格线等功能。

为了减少相机体积,NEX-C3机背仅提供3个软键——上、下、转轮中央,和1个转轮。其中上软键(A)用于进入主菜单,下软键(B)和转轮中央的软键(C)可以自定义功能,且软键C可以自定义5项不同的功能切换使用,其中包括白平衡、感光度、测光等设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实体键的不便。

在进入2级或以上菜单选择时,无论取消或确定选择都会回到拍摄界面,如果想设置其他选项需要重新进入主菜单。如果能够返回上级菜单,操作起来应该更加方便。

总结

作为入门级相机,NEX的最低端产品,NEX-C3还是表现出了不错的综合素质。APS-C画幅传感器与Bionz影像处理引擎令NEX-C3拥有不输于低端单反的画质表现。92万点LCD屏幕显示效果非常精细,无论取景、查看照片或操作都有相当不错的体验。新加入的“照片效果”滤镜可以令用户摆脱Photoshop获得有趣的创意照片。操控方面,可自定义软键允许用户将最常用的设置项加入快捷菜单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少实体键的不便。

作为入门机型,NEX-C3给控制体积和外观设计赋予了更多比重。过于追求机身体积的减少对握持舒适性造成一定影响。非触摸屏减少了很多操控上的可能性,例如快速选择对焦点。实时自动对焦功能在多数情况下可能费电的缺点胜过预对焦的便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8-16 04:19 , Processed in 0.0176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