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藤小姐赏读贝蓝品主观唯美作品可以说卖尽力气,吹捧到极点,影响极大,流毒很深很广。贝蓝品自掌握《太平洋电脑网》摄影部落版主后,每发表一组美女组照,有的组照都有释藤的影子做贝的推手,发表贝的作品组照赏读文章计有27篇之多,数量之多,可谓惊人! 本人接触释藤小姐的赏读文章的经过:初读释藤文章是从《陌上花开——摄影手记》开始,对内容赞贬参半。继之赏读释藤颜志雄的文章,主要肯定释藤对颜志雄先生的图片赏读得好,表示赞扬,也得到释藤小姐的回应,她表示感谢。当我读到释藤赏读贝蓝品主观唯美作品时,感到大吃一惊,初读时也被她编的故事有所感动,后来越读她的赏贝作品,越读越反感,越读越生气,好像被欺骗似的,不少作品所反映的情节很相似,语调也很反常,极度夸张,乱用词语,文章逻辑混乱,错误不少,恰象变成两人似的。我就开始对释藤小姐所写的赏读贝蓝品主观唯美作品进行逐篇分析,从内容到文章的形式,从篇章到词语,从逻辑到修辞,细分缕析,一共写了二十多篇,释藤小姐也从感谢到不满,但至今拒绝发表任何具体意见。对影友的意见拒之门外,认识极差。文如其人,图如其身。下面我把她的赏读文章分门别类罗列如下,原汁原味,供影友一起欣赏。 一、释藤小姐拿贝蓝品主观唯美作品作为赏读材料,宣传了什么思想内容? 1、 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宿命论。释藤在《境界,追寻——贝蓝品摄影作品〈境界〉赏析 一文中说:“引用王国维先生的话作为开篇,人经过”三界“各有不同的经历。虽说不清,道不明,希冀我们每个人都能越过这人生的三重境界,坦然处世,进入更高的层次和空间。” 这三重境界释藤没有作何解释。本人认为,任何一个鲜活的人,都是具体的,不管经历如何不同,都可写成一本书,没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实。即使当时说不清,历史终久会还给它本来的面目。释藤又引用庄子的“天人合一说”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似很有些道理,但我们联系贝的“境界”作品,是现实的吗?他所拍的山和水,人和景,自然和万物是真的现实社会的体现吗?表面上看,画面上确有大山、大河,但画面上只有三位漂亮女模特在表演:有的持剑动作,有的策马奔驰,像武侠小说里女剑客,在演一场武打剧,不但不真实,而脱离了现实的火热的生活。我们要联系贝的14幅作品看看贝的作品在宣扬什么?不是由释藤赏读者任意凭主观想象去乱说一通。更使人看不懂的,释藤说:“人生的三重境界贝蓝品先生正一步步地走过来了”,文章中连什么叫‘三重境界’还没有说清楚,又说什么“贝蓝品先生走过来了”,贝是怎么样走过来的?更使人非夷所思的,释藤小姐发挥她的想象力:“这些画面里透露出来的圣洁的气息、虔诚的膜拜,就是灵魂的一次神圣的旅程,他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应该是说视觉和内心的一次澄澈洗礼。”这么一组由模特表演再加新疆天山外景的摄影作品,具有这么大的威力,使释藤小姐如此感受到膜拜的程度,真使人难于想象!是故弄玄虚的吧,是在做文字游戏!释藤又进一步说:“我想说的《境界》应该有我们人类值得坚守的精神家园,有圣洁而高远的思索,也是于身在红尘浮土里的人们一种点拨,让我们能够豁然感悟的意义在这里。”这种抒发使人感到很玄秒,贝的作品的内容是这样表达的吗?三位模特姑娘在表演什么不是看得很清楚吗?一个在仗剑,一个在策马奔驰,一个在做太极动作,另外也是这三位姑娘做的动作是,一们姑娘站在山坡上远眺山下的弯曲的河流,一位是站在山坡上远眺积雪的大山,一位姑娘面对早上的红霞眺望。怎么变成释藤所说的“坚守的精神的家园,感悟的意义在这里”。你所赏读的是贝的作品,不是你心猿意马的胡思乱想。这样的赏读文章真是离题千里,还算什么赏读文章?释藤所欣赏的是贝的作品三位模特姑娘仗剑、策马、太极的游侠生活,多么向往!但现实生活中,人际间的尔诈我虞的环境下,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这种不切实际的幼稚幻想,是虚空的,是宿命的,它只能使青少年处于幻想的境地,缺失奋斗的勇气,丧失生活的意志,是一种慢性的毒剂。释藤的赏读文章贝的作品,助长了这种慢性毒害作用。释藤的赏读贝的作品文章比贝蓝品主观唯美摄影作品更具毒害作用。 2、 编造情爱故事,诱导青少年过消极的人生。我在《评论释藤的“三梦”》一文中说,一是释藤的田园梦,勾起了释藤幼年时家乡“外婆家的梦”的记忆;那是快乐的童年的梦。 二是江南蝶梦,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繁杂,男大当娶,女大当嫁,男女相恋、失恋、离异之事经常发生,悲欢离合的故事时有发生,民间留传不少情爱故事,《孔雀东南飞》、《梁祝哀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广为传播。文中的姑娘就像“蝶梦”中的雨蝶,被风打雨淋,孤独地停留屋檐下的窗格上,凄凄切切,多么无助!内心是多么凄凉。三是《星空如梦》,姑娘在夜色笼罩下,仰望星空,伏石沉思,而自己到了而立之年,望着星空,回想人生所走过的曲折之路,表达了思想感情的失落、苍凉和迷茫。人生好象在梦境一样。消极悲伤,又无勇气抗争。象杜十娘斩断情丝,怒对负心人李甲,带着百宝箱投江自寻。也无《梁祝哀史》中祝英台借吊祭梁山佰之际,跳入墓中,两人化蝶,生不能结合,死同穴的勇气。释藤借贝蓝品的唯美作品为晃子,编造男女的情爱故事,博取他人的同情,捞取青少年的一些眼泪。 释藤的赏读文章中散布着或多或少的情爱故事,如《听风》、《旧城故事》、《梨园魅影》、《雨蝶》、《海边的星空》、《写给海洋》、《湘乡》《潇湘渔歌》《暮光之影》等,姑娘想念情郎, 情郎却远去他乡,有时说去北疆,有时说去湘江,日夜想思,没完没了。那里是赏读贝的摄影作品,分明是释藤自己在抒发个人的情思! 3、 诱导青少年“升天,飞天,入梦,行侠”,脱离现实的火热的生活,过桃花源式的隐士生活。《境界》中的模特舞剑、策马奔驰,象一位女剑客;《太极》中打太极拳,说是“天人合一”;《飞天》中的模特会飞向太空,象卫星一样上了天;真的是很玄秒! 作者:童端友,8、29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19 07:50 , Processed in 0.01770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