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回来,翻阅一大叠《中国摄影报》,发现近期有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迁入新址——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平常的事件,不就是搬个新家,用得着大惊小怪?其实不然,你看,7月26日的《中国摄影报》上用了整整一个头版的篇幅,通过巨幅照片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为新址揭幕并深情寄语”(有点肉麻不是?)的报道;接下来,8月19日的《中国摄影报》又变本加厉,用了头版、二版两个版面的篇幅,连图带文,作了如下的报道——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等陪同下,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48号的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址调研,对中国摄协迁址工作顺利完成表示祝贺,对中国摄协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推动摄影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摄协所属媒体体制改革等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搬一次家用足了报纸的三个整版,让人心痛不已。要知道订报纸的摄影人要买昂贵的摄影器材,还要将辛苦钱花在看这些无价值的报道上,值不值得?这些版面用来多登载一些实用的摄影知识和咨询,不是更好?而且看看那些照片,五六张画面中总是那么几个人:领导,陪同领导的领导,陪同领导的领导的下属……有意思么?还记得我在前些日子文章中所提到的: ……我们的中摄协也是。不仅傍大款,同时傍大官,因为只有这样,“日子很好混”,却伤了无数摄影人的心。

照此推理,中摄协搬一次家,需要请来李长春,需要发三个整版。那么,比它高一级的中国文联,如果搬一次家,应该请出温家宝或习近平,在文联报纸上发六个整版?再进一步,如果国务院搬一次家,应该去请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报》(我不知道有否这样的报纸)上刊登 12个整版?
 其实看看《中国摄影报》上的报道,近来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围绕人民日报近期文章《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指示,按照中国文联的有关要求,7月3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京召开“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摄影文化”座谈会。座谈会围绕“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摄影文化”主题,针对人民日报文中提出的“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权力寻租、解构经典、闭门造车、技术崇拜、政绩工程”等阻碍当前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十大恶俗现象,结合摄影界实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讨论有结果吗?三个版面拍领导的马屁,不就是“权力寻租”吗?或者说,是否也可以算作十大恶俗中的“政绩工程”?什么叫“回避崇高”,中摄协哪里有崇高可言,更何谈“回避”?至于“情感缺失”,中摄协这样的做法不就是让摄影人“情感缺失”?发那么多重复且无价值的照片,真的是“以量代质”,而一个领导带着一串领导,不就是“近亲繁殖”?至于其他恶俗,不一而足,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就在中摄协的主页上,介绍的一些国外摄影作品(见下图),我倒觉得有点符合他们恶俗的条件——不妨先从自己的门户清理开始吧!

上图分明是“回避崇高”,下图是“闭门造车”……

上图为“解构经典”,下图是“跟风炒作”……

下图也许是“近亲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