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苦口逆耳很“给力”

2011-9-20 16:37| 发布者: g562211| 查看: 2507| 评论: 0|原作者: 於联明|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读了《中国摄影报》2011年第二期三版盛希贵老师的《今不如昔的新闻摄影高等教育》,感触颇深,用句时髦的话讲就是感觉很“给力”。 在高校艺术类摄影专业的招生 ...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读了《中国摄影报》2011年第二期三版盛希贵老师的《今不如昔的新闻摄影高等教育》,感触颇深,用句时髦的话讲就是感觉很“给力”。

在高校艺术类摄影专业的招生轰轰烈烈展开的节骨眼上,盛老师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与某些阿谀逢迎的文风形成了剧烈的反差,在有些人看来甚至还会觉得不够“主旋律”。然而,假若我们能够用冷峻的眼光去审视一下作者列举的客观事实与理论分析,便会清晰地感觉出“今不如昔”的道理之所在,便会由衷地佩服作者的精神、勇气与胆识。

笔者作为对大中专、中学摄影教育、新闻摄影均有所涉猎的摄影人,对文中提及的问题就有着长久的困惑。面对着一些媒体专业不对口、缺少摄影功底的摄影记者,我们困惑:莫非摄影记者随便达到个学历要求就人人可为?面对着有志新闻摄影的中学生的报考意向,我们困惑:新闻摄影专业在哪里,名校在哪里?面对着不少缺少生机的报刊,我们困惑:“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谁人承续?……笔者相信这些困惑肯定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人,可是我们却没有象作者那样敢于直抒胸臆,用犀利的笔锋针砭时弊。

毋庸置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摄影事业同样如此。然而,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都是难免的,有了问题就要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出新闻摄影高等教育“今不如昔”,正是用负责的态度、审视的眼光、冷峻的观察、凝重的思索、理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得失,探索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发展新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统揽当今摄影理论、评论现状,高呼和声者大而有之,无病呻吟者亦有之,而敢于大唱“反调”者则是凤毛麟角。固然,大一统需要和声,但是不需粉饰太平。无病呻吟者则不足为论。恰恰是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反调”,才是我们当今理论学术界缺少的学风。

如今网络流行的“给力”一词可谓风行,就连国家权威媒体也时髦地派上用场,引发舆论强震,它的意类似于“牛”、“很带劲”。倘若套用此语,笔者认为,现在摄影理论、学术界缺少的就是这样“给力”的文章。曾记得,前几年有一篇自己揭丑的文章叫《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结果引起轩然大波。而今天“今不如昔”之论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共同的特点皆是很“给力”。

衷心期待能多看到这样一些虽苦口逆耳,但却很“给力”的文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38 , Processed in 0.0711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