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读评段煜婷的《“新锐”不是标签》一文(连载之一)

2011-9-20 16:38| 发布者: g562211| 查看: 1369|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 最近《中摄协网》“百家论坛”上,不少理论家对“新锐”之说,纷纷发表各种意见。有藏策的《新锐之我见》,姜纬的《何谓新锐》、《新锐:时髦下的创造》,海杰《新锐就是一棵植物》,孙慨《新锐摄影说》等文章。近来 ...

最近《中摄协网》“百家论坛”上,不少理论家对“新锐”之说,纷纷发表各种意见。有藏策的《新锐之我见》,姜纬的《何谓新锐》、《新锐:时髦下的创造》,海杰《新锐就是一棵植物》,孙慨《新锐摄影说》等文章。近来著名摄影策展人段煜婷女士也发表新锐不是标签》一文,看看各家之说,对我们摄影人来说,大有裨益。先读段煜婷女士的文章吧 ,她是怎么说的:全文分9节:

 

1节:随着两家专业媒体提出新锐摄影一论,久已疲惫的国内摄影界又有了动静,围绕着新锐这个新老语汇,我们的收获是有幸看到了许多年轻摄影师的作品,看到了他们力图在摄影中的超越和创造,所以要感谢这两个敏感度很高的媒体。

 

读评:提出论题:两家专业媒体提出新锐摄影一论,我们的收获是有幸看到了许多年轻摄影师的作品,看到了他们力图在摄影中的超越和创造,所以要感谢这两个敏感度很高的媒体。

 

2节:新锐一说,无论在艺术史抑或摄影史上都有论者提出过,就当代摄影来讲,远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新纪实摄影新彩色”“新地形等摄影流派; 近有台湾阮义忠先生的《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当然前者是摄影史上的创作实践所形成的关于摄影样式的归纳,后者则是先生对一定的历史和空间提出的个人化的关于新锐摄影样式的解读。如若追溯到整个摄影历史则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新的摄影实践,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新锐,只是彼时并未提出新锐一说。

 

读评:论述“新锐”一说提出的历史背景:美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过:新纪实摄影新彩色”“新地形等摄影流派; 近有台湾阮义忠先生的《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如若追溯到整个摄影历史则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新的摄影实践,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新锐,只是彼时并未提出新锐一说。

 

3节:说新锐是个新老语汇是由于就晚近来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摄影已然形成过新锐摄影群体,那是由刘铮、洪磊、邱志杰、荣荣等人参与实践的新摄影创作。笔者认为彼时新摄影创作所涉,在人文、思想、社会等较为广泛领域进行了探索,在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摄影界,其摄影实践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的探索中都对中国当代摄影产生重要影响,故,今天谈及新锐摄影的时候,我还是会想到距离现时最近的新摄影群体。在中国当代那些重要的摄影实践中,如四月影会陕西群体海派摄影等群体,那些谈论中国摄影不得不提及的名字,如侯登科、张海儿、吕楠、陆元敏、王庆松、海波等个人,所走过的道路,所留下的影像,无不可谓彼时的新锐也。

 

读评:这一节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新锐一说,表现在中国摄影界的历史现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摄影已然形成过新锐摄影群体,那是由刘铮、洪磊、邱志杰、荣荣等人参与实践的新摄影创作。在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摄影界,其摄影实践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的探索中都对中国当代摄影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当代那些重要的摄影实践中,如四月影会陕西群体海派摄影等群体,那些谈论中国摄影不得不提及的名字,如侯登科、张海儿、吕楠、陆元敏、王庆松、海波等个人,所走过的道路,所留下的影像,无不可谓彼时的新锐也。

 

4节:比起过去,今天的情形大不同了,科技文明在全方位进步,而艺术的实践却在疲惫地喘息!

 

读评:这一节是过渡节,文章转到“艺术的实践却在疲惫地喘息!”怎么样表现疲惫呢?

 

5节:怎能不疲惫呢?人类在永不停歇地探索未知的领域,譬如在医学界,有专家讲人类对于自身身体的认知仅触及冰山一角而已,一个由细胞和水份组成的生命体,如何会产生出如此丰富的情感、记忆和创造力,无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且永无止尽。而艺术,其在媒介表现上是具象的,但艺术的内核却是抽象的,它大抵是研究人在这世间的生存中,在人类的感知层面中所建构的精神的家园(艺术的另一个方面,仅作为形式探索的艺术实践在这里暂不论及)。人类的进步要求人不断地创造、创新,艺术的进步也要求艺术家不断地超越和创新。在艺术中的创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本身的内容中看到新的内容,二是在旧有的艺术形式中找到新的形式。

 

读评:举医学界的事例,有专家讲人类对于自身身体的认知仅触及冰山一角而已,一个由细胞和水份组成的生命体,如何会产生出如此丰富的情感、记忆和创造力,无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且永无止尽。而艺术,其在媒介表现上是具象的,但艺术的内核却是抽象的,它大抵是研究人在这世间的生存中,在人类的感知层面中所建构的精神的家园(艺术的另一个方面,仅作为形式探索的艺术实践在这里暂不论及)。人类的进步要求人不断地创造、创新,艺术的进步也要求艺术家不断地超越和创新。而艺术的创新的难度更大,段煜婷指出“创新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生活本身的内容中看到新的内容,二是在旧有的艺术形式中找到新的形式。本人认为:一是摄影人要善于观察在自己的生活中洞察新的内容,二是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找到新的表现形式。如绘画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为摄影艺术创新作准备。摄影人要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打开创新的道路。

 

6节:然而这个创新却是艺术家的魔咒。

 

读评:这一节也是文章的过渡节,过渡到“这个‘创新’却是艺术家的魔咒。”的论述:

 

7节:无论在艺术的形式、媒介,还是在艺术所传达的内容上,艺术都是被动的,艺术不是科技,可以发明创造,艺术所面对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生活本身,是先经历而后产生的。故而,创新对艺术来讲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正由于创新之难,新锐难得,我们才提出新锐说,开始浩荡的寻找新锐摄影师之旅。但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却是,人类对于艺术形式的开发,其黄金时代早已过去,而人类的生命故事本身,其内核——关于爱、关于人性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对于今天提出的新锐说,我们要保持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不要让新锐仅流于一个简单的标签,而缺少了真正的内核。我在这次新锐摄影师新疆站评选中曾讲过下面的话:对于那些还在苦苦思考着的、真正的摄影家来说,这个高度视觉化的时代,摄影不是越来越容易,而是越来越难。而现在,几乎所有国内最好的摄影艺术家们,都在困顿中挣扎着。

 

读评:论述艺术创新的难处,“无论在艺术的形式、媒介,还是在艺术所传达的内容上,艺术都是被动的,艺术不是科技,可以发明创造,艺术所面对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生活本身,是先经历而后产生的。”因而,:“创新对艺术来讲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正由于创新之难,新锐难得,我们才提出新锐说,开始浩荡的寻找新锐摄影师之旅。”而人类对于艺术的开发,其核心内容是关于爱,关于人性不变的主题。所以提出‘新锐’说,不要把‘新锐’仅流于一个简单的“标签”。点出本文的所要论述的主题。同时举例指出“我在这次新锐摄影师新疆站评选中曾讲过下面的话:对于那些还在苦苦思考着的、真正的摄影家来说,这个高度视觉化的时代,摄影不是越来越容易,而是越来越难。而现在,几乎所有国内最好的摄影艺术家们,都在困顿中挣扎着。”

 

8节:这许多年来,我们的摄影界和艺术界,是否需要一种检视的精神呢?对于艺术工作者一味地要求创新的要求是否过于残酷呢?记得几年前,曾和栗宪庭先生探讨过艺术中的创新问题,他说:在前人所创造的艺术面前,现在的艺术家要创新太难了,有时候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一点点自己的东西,就已经很好了。他用朴实的语言说中了当代艺术面临的瓶颈,这何尝不是中国摄影所面临瓶颈。在某种意义上,创新不需要过度追求,一个艺术家只要去做足够好的艺术就够了。譬如,当下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所谓观念摄影样式,过度追求新异的炫技表演,很多已经偏离了艺术的精神内核。前段时间和一个国内的建筑学家谈到中国城市化改造过程中各地的地标性建筑时亦有同感,北京的鸟巢、水立方,广州的扎氏飞鍱歌剧院,国中遍地奇型怪状的水泥钢材动物,建筑已偏离了建筑的初衷,亦脱离了人的尺度,中国的城市快要沦为怪异建筑实验场,而中国建筑自身所拥有的传统亦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建筑艺术上对于传统的秉承、对于建筑设计人性化的克制以及对于紬节的精心,都堪为我们的老师。独特的形式并非意味着标新立异,恰恰相反,艺术家要练就一种对于形式的克制使用的能力,只有在最为贴近自然状态中的创新,才能具有朴素的长久力量。这也是所有伟大艺术作品的要旨!“新锐并不意味着反对传统,而是要在传统中汲取力量,并且要有坚持自我特质的足够自信!

 

读评:继续论述创新的重要性,举例论述,“记得几年前,曾和栗宪庭先生探讨过艺术中的创新问题,他说:在前人所创造的艺术面前,现在的艺术家要创新太难了,有时候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一点点自己的东西,就已经很好了。当代艺术所面临的瓶颈,也是中国摄影所面临的瓶颈。又有举例证:当下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所谓观念摄影样式,过度追求新异的炫技表演,很多已经偏离了艺术的精神内核。本人追述:贝蓝品先生所拍的美女组照,正是段煜婷女士所指的典型事例,也是释藤小姐所鼓吹的东西。再举建筑学事例:“前段时间和一个国内的建筑学家谈到中国城市化改造过程中各地的地标性建筑时亦有同感,北京的鸟巢、水立方,广州的扎氏飞鍱歌剧院,国中遍地奇型怪状的水泥钢材动物,建筑已偏离了建筑的初衷,亦脱离了人的尺度,中国的城市快要沦为怪异建筑实验场,而中国建筑自身所拥有的传统亦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建筑艺术上对于传统的秉承、对于建筑设计人性化的克制以及对于紬节的精心,都堪为我们的老师。”继续用说理论述:“独特的形式并非意味着标新立异,恰恰相反,艺术家要练就一种对于形式的克制使用的能力,只有在最为贴近自然状态中的创新,才能具有朴素的长久力量。这也是所有伟大艺术作品的要旨!“新锐并不意味着反对传统,而是要在传统中汲取力量,并且要有坚持自我特质的足够自信!”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举例、说理论证,把“新锐”之说,分析得透彻明白。

 

9节:真正好的艺术作品,需要调动艺术家所有的主观敏感和丰富的经历才能完成,艺术先是个人的情思和感受,才代表人类的意志。一方面艺术是人性的,不是兽性的,也不是神性的; 另一方面,艺术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而不是种族的、国家的。新锐不应当是一个标签,真正的新锐是那些能够撕去这个世界无处不在的标签的人,唯美的、人道主义的、艺术的、纪实的、观念的、地域的、国家的、种族的、乡土的……当你把这些标签全都去掉,当你把自己腾空之后,你才会重新体会到对生命的喜悦,而这个才是对艺术工作者致为重要的东西。

 

读评:结语:“真正好的艺术作品,需要调动艺术家所有的主观敏感和丰富的经历才能完成,艺术先是个人的情思和感受,才代表人类的意志。”又从正反两进行说理论证:

“一方面艺术是人性的,不是兽性的,也不是神性的;

 另一方面,艺术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而不是种族的、国家的。新锐不应当是一个标签,真正的新锐是那些能够撕去这个世界无处不在的标签的人,唯美的、人道主义的、艺术的、纪实的、观念的、地域的、国家的、种族的、乡土的……当你把这些标签全都去掉,当你把自己腾空之后,你才会重新体会到对生命的喜悦,而这个才是对艺术工作者致为重要的东西。”

这样的论证方法,把本文所要讲述的内容讲透、讲深,使读者明白“创新”的道理。新锐不是标签”。也是全文的结论。

 

读评者:童端友,92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50 , Processed in 0.117259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