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平遥现场,都会给人带来惊喜。这样的惊喜不管混杂着什么样的情感,不管是壮观还是荒诞,其实对于每一个摄影人来说,都是一次不错的体验。即便是来古城走走,会会朋友,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次开幕式古色古香,气势壮观,而且和本土的文化紧密结合,应该是最为成功的一次。

现场的美女十分养眼,现场的警卫也不同凡响——楚河汉界的背景是不是有点诡异?

同样是摆出姿态,军人和美女的差异,其实也很有趣。

此次安检十分认真,开展之前军犬也出现了,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但是当这些狗出现在“马”的现场,一切也都变得幽默有趣。


布展的大学生一丝不苟(上图),摆姿势的美女也是婀娜多姿(下)。

展场的一角呈现出历史风云的变幻(上)。“大名鼎鼎”的国际摄影学会依旧招兵买马,盛况不衰(下)。

下面是一组展场的画面,可以看出多元的艺术空间。只有多元,才是中国摄影的生存之道。如果想想只有中摄协的国展,摄影将会是多么悲哀!

我所策划的张富山的《吃低保的乡亲》(上)应该是不错的,《中国摄影家》杂志一眼相中。

这次的学术活动也很丰富多彩。中国摄影出版社带来了他们的新书,一个老外写的中国摄影史(1840—1862),上图是新书推介会,下图是书中的照片展出(陈海汶诡异地出现在现场)。
最轰动的恐怕是陈小波的新书《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两卷)的介绍,二楼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我是在门外站了将近两个小时听完介绍,并且得到了陈小波的一套新书。

下面两图中的李振盛(红色新闻兵的作者),据他说是被小波拉来“陪绑”的,但是在现场的风头并不亚于小波!

此次平遥,也引进了专家见面会,预约,300元人民币,可以和一位国外专家对话半个小时,获得指点和交换相关的信息。问了一些见面会的中国摄影师,都说挺值。


曲终人散之际,期待来年的聚会!平遥,新的起点,新的十年,坚持啊!尽管中国摄影家协会已经不再参与挂牌,反而更能凸显你们独立的价值!让他妈的死抱着主旋律不放的家伙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