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三峡流星(网名)与释藤(网名)的对话录(连载之一)

2011-10-12 12:29| 发布者: g562211| 查看: 2245|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 三峡流星(网名)是新浪网草根名博的访谈者和执笔者,下文是三峡流星和释藤的对话录。原文读评如下:(六问和六答) 三峡流星,第一问:“据我所知,摄影是一个热门的艺术形式,而写摄影赏析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你为什 ...

三峡流星(网名)是新浪网草根名博的访谈者和执笔者,下文是三峡流星和释藤的对话录。原文读评如下:(六问和六答)

三峡流星,第一问:“据我所知,摄影是一个热门的艺术形式,而写摄影赏析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你为什么会触及摄影作品赏析?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内心,让你的文字能够随着每一幅作品而逐渐深入?”

释藤答:第1节:“触及摄影可以说是偶然,也可以说是自然,因为一直对于那些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摄影作品非常喜爱,以前看一幅作品只是从表面去欣赏,感受画面的唯美和优雅,而没有更深入地去思考作品延伸出去的思想。可是某一天,当一个远在深圳的朋友给我发来一个叫贝蓝品的摄影博客之后,我便被画面上那些唯美而充满质感的意境所深深吸引。”

读评:缘起,“以前看一幅作品只是从表面去欣赏,感受画面的唯美和优雅,而没有更深入地去思考作品延伸出去的思想。可是某一天,当一个远在深圳的朋友给我发来一个叫贝蓝品的摄影博客之后,我便被画面上那些唯美而充满质感的意境所深深吸引。”

开始认识倒是正确的,不能从表面形式看作品,而是深入到作品的思想风涵。但从实际上释藤赏读贝蓝品唯美作品只是一个外壳,借这个外壳,释藤写的是她自己的情爱故事,而这个情爱的故事却是假造的、虚构的,我从十多篇释藤赏读贝蓝品作品的文章中,侦破她假造的根据。这就违背了一个文化工作者应有伦理道德观。另一方面她借赏读贝的作品为名,却一点不谈贝的作品构图和思想含义。怎么能称得上赏读文章呢!说明释藤的言行不一的行为反映。

2节:打那以后,我经常会流连在那些摄影网站上,或者是一些非常优秀的摄影家的博客中,感受那些作品里的内容,我在那些形形色色的作品里,深切地汲取着丰富的素材,在摄影这方浩淼的境界里遨游着。

读评:自从爱上贝蓝品唯美作品后,释藤确实在各个网站搜索著名的摄影家,写赏读文章。

3节;至于写摄影赏析,缘于我的一个朋友,他的摄影博客有几幅关于农民工的作品,那些画面上小人物卑微脆弱的身影,他们在社会的低层辛苦地挣扎着的情形,在他的镜头下栩栩展现,这些摄影作品,似乎一下子就唤醒了我的灵魂,我的内心被触动了,仿佛有许多的话语涌上心头,急于倾诉而出,于是我提笔写下了第一篇关于摄影作品的赏析文字。

读评:他的朋友的博客中,关于“有几幅关于农民工的作品,那些画面上小人物卑微脆弱的身影,他们在社会的低层辛苦地挣扎着的情形,在他的镜头下栩栩展现,这些摄影作品,似乎一下子就唤醒了我的灵魂,我的内心被触动了,仿佛有许多的话语涌上心头,急于倾诉而出,于是我提笔写下了第一篇关于摄影作品的赏析文字。”这很正常,方向也很对头。

4节:那篇文字打开了我的思维和空间,在摄影这个世界里,我尽情地遨游着,那些画面仿佛在我的心中鲜活了起来,能够说话,能够告诉我许多关于画面之外的东西。于是我试图走近这些优秀的作品,用自己的文字去描写心里的感受,无论是风光也罢,人文也好,又或者是人像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内涵,只要你用心去品读,都能够走进这些画面里去,看见摄影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读评:释藤的这些看法是正确的,表达也很正常。

5节:于是一组组作品,一篇篇文字,我喜欢用散文的形式去诠释画面里的故事,又或者是用自己的感受去赏析作品的底蕴,虽然文字非常青涩,但是一字一句都是我个人对于作品的喜爱和解读。

读评:释藤说:“我喜欢用散文的形式去诠释画面里的故事,又或者是用自己的感受去赏析作品的底蕴,”不管用什么形式去写赏读文章,用散文好,用自己感受也好,故事总是要真的去反映,感受也要真情实感。不能乱编乱造,如果是假的,用虚构的,也要向观众交代清楚。你现在的赏读贝的作品大多是假的,违背了你自己的初衷。

6节:而我也相信,那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会触动更多欣赏者的心灵,只要用心,一定能够逐渐深入作品的内核中去!比如下面这张图片,就是我第一次赏析的摄影作品,我在老人的身上看见了许多生活的艰辛,苦难的沉重,所以提笔写下了第一篇感触文字。

读评: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人的很大尊重。尊老爱幼,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方向很对头。但为什么以后写了这么多的贝的作品模特姑娘的赏读文章呢?不是改变了方向!

7节:从此以后,关于摄影作品的赏析文字开始逐渐占据我的空间,我真正爱上了那些摄影作品,开始走进画面,贴近那些作品的灵魂里去,感受其间的呼吸和言语。

读评:释藤爱上了这些作品,此话不假。但是在赏读这些作品时,你抛开了作品本身的形式和思想,离开了赏读应表达的内涵,却天马行空,乱比喻,乱夸张,这又是为什么?引申当然是可以的,引申要有据,要有因,有因才有果,无因就没有果。你很少对摄影家的作品有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却动不动乱发一通感叹和情思,于理不成,于图不对头。特别是对贝蓝品的唯美作品,对摄影图很少有分析,又动不动拔高作品知名度到无可复加的程度。

8节:第一次给贝蓝品先生写的赏析,他看到那篇文章后非常高兴,给我留言:一组留给观众充足的想象空间的片子遇到了一位想象力特别丰富、文笔特别优美的观者,谢谢你对我原创摄影作品你的认真解读和欣赏!很高兴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了你!

读评:正因为你拔高贝蓝品唯美作品的评价,获得了贝蓝品第一次的赞扬,你就陶醉在赞美颂歌中,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我查了百度的搜索,对贝蓝品唯美作品赏读文章中,你是最卖力的,也是鼓吹劲头最高的一位赏读者。甚至到肉麻的程度!你对贝蓝品作品的构图和思想内容,很少有赏读的味道,却一味地鼓吹他是一位人像摄影大师!也使劲地抒发个人的情思。

9节:也是那次开始,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摄影师对于自己作品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欣赏,是多么快乐的感受。他们需要欣赏自己的人,更需要解读作品的人,而我愿意成为用心品读的欣赏者之一。

读评:因此你释藤回应贝的赞扬,“也是那次开始,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摄影师对于自己作品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欣赏,是多么快乐的感受。”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呢!所以一口气释藤写了27篇贝的作品,分别在《新浪网》博客和《浙江摄影网》博客上发表贝的赏读文章,使贝的唯美作品大大地发扬光大。影响力大大的扩大,怎么不使贝蓝品感激不尽;再加上你释藤左一句贝师父,右一句老师,逗得贝蓝品心花怒放,贝又是太平洋电脑网的人像版的版主,你的赏读文章是他桌上的明珠,怎么不捧在手上呢!有什么消息不告诉贝蓝品呢!我本人第一次被《浙江摄影网》搬上“客座专栏”上的消息还是从贝的网上看到的。当然还有释藤自己的好消息,她也被搬上“客座专栏”,还有大门先生。所以用“百度”一搜索,赏读贝蓝品作品的文章,清一色的是释藤写的赏贝文章,释藤也红起来了,粉丝也多起来了,眼球也吸引过来了。现在有些不同了,现在用“百度”搜索贝的赏读文章和释藤写贝的文章,还有其它读者也有不同观点的文章了,也有全国有独立性的网站转载批贝、批释的文章了。有的网站还把批释的文章当作影友摄影教材使用,以警示影友从中吸引教训。

(附告:1、因此篇问答较长,如全部写完显得冗长,故把此问答,分篇写完,请影友体谅;2、我本人与释藤毫无瓜葛,认识的起因是博客文章的内容。起初赏读释藤对颜志雄先生的摄影作品,我是赞扬有加,我甚至向《中国摄影在线》网推荐她,同时推荐的还有广东佛山的袁夏女士。后来我赏读到释藤对贝蓝品唯美作品时,我越评越气,因此拿起批评的武器,对释藤的赏贝的文章一篇篇的有理有据的分析,防止错误的思想扩散。没有一点儿私人恩怨在内。从个人的角度说,我的年龄多释藤一倍多,我的最小的女儿也比释藤大几岁,因我是老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从小努力学习,要老实做人,对弄虚作假的事,疾恶如仇,所以要批虚假之事,义不容辞。从私来说,国家发展强大,我们教师地位大大提高,从“臭老九”提升到“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内心上感激共产党,怎么不为共产党分忧。写博客分文不要,自己愿意出力、出钱,难道说要与释藤作怨吗?目的是制止不良文章影响我们的后代,使他们健康成长。今后我还会写批不良的文章工作。)

作者:童端友,101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21 20:00 , Processed in 0.01687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