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汉正街扁担》序

2011-10-17 16:16| 发布者: g562211| 查看: 2910| 评论: 0|原作者: 巩志明|来自: 巩志明博客

摘要: 《汉正街扁担》序 巩志明 《汉正街扁担》是摄影师周国献最近两年在中国武汉汉正街拍摄的挑货人的专题摄影。武汉人把挑货的人称作"扁担",重庆人将之称为"棒棒",这个题材近几年在中国拍摄者不少。"扁 ...

 

 

 

 《汉正街扁担》序

 

                                                         

 

巩志明

 

     《汉正街扁担》是摄影师周国献最近两年在中国武汉汉正街拍摄的挑货人的专题摄影。武汉人把挑货的人称作"扁担",重庆人将之称为"棒棒",这个题材近几年在中国拍摄者不少。"扁担"和"棒棒"是一个城市最底层的重体力劳动者,他们的生存值得我们全社会关注,因为他们也是当下中国大量的离开土地的农民,融入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周国献的影像记录有两个特点:

     首先他和"扁担"真正地厮混熟了,镜头里所有的"扁担"的家长理短,人老几辈他都摸得清清楚楚,这是硬功夫。如同拍摄珠峰的关键是要能到达珠峰脚下一样,纪录类拍摄的核心是和被拍摄者充分地交流和沟通达到彼此熟络和信任的程度,这是真正的纪录类摄影的前提,也是许多摄影师做不到的地方。否则连画面里的人姓字名谁都没有弄清楚,那就是容易肤浅,也可能流于采风和观光摄影。

     其次他纪录了扁担工作之外的生活,什么样的工作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反之生存环境又制约和决定了人的工作能力。"扁担"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细致入微的观察纪录让人感受复杂,对于我们高速发展的中国有多了一层体认。纪录类摄影的永恒坐标是纪录人的生存,焦点的是人性在各种生存状态下的表征。

    这两点是周国献超越其他同类专题的关键所在!

 

附录:

 

 

                                                《汉正街扁担》

                                                                          作者 周国献    

       武汉人把挑货的人称作扁担,在汉正街这个具有500年历史的街市上,扁担一直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扁担们每天肩挑背扛,穿梭在汉正街的大街小巷里。吃的是简单的饭菜;住的是简陋的出租屋,或者干脆睡在马路边屋檐下。但他们有梦想,有责任感,待人诚恳,为人友善。他们自尊心很强,不轻易透露自己住在哪里,生怕简陋的住所被外人瞧不起。他们乐于助人,给其他扁担搭个手毫不吝啬体力。他们有失落、彷徨的时候,也有放松、快乐的时光。我与部分扁担成了朋友,为他们拍照,和他们一起下馆子喝酒,到他们的出租屋里做客......他们没把我当外人,这使得我能够近距离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用镜头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

       (2009年1月-2011年1月拍摄于武汉市汉正街。)

  

 

之一:河南信阳人张长发在汉正街多福路上徘徊,等待被雇佣。张长发1963年生,到汉正街做扁担已经五六年了,老婆在家种地、养猪,儿子在开封上大二。(2010年12月18日)

 


       之二:看到潜在的雇主,流动扁担会马上凑上前去,不亢不卑地询问是否需要扁担。(2010年12月18日)

 


   之三:下雪天扁担的生意差一些,但仍然在寻找被雇用的机会。(2009年11月16日)

 

之四:  流动扁担往往边在路吃快餐,随时留意可能的雇主。(2009年1月10日)

 

之五:流动扁担有时要跟着货车跑。(2009年9月13日)

 

之六:在原汉江十五码头,来自湖北黄石阳新的熊安全(背朝镜头者)及其工友协助将货包放到老大熊安文的肩上。熊安文有3个儿子:老大和老三在杭州打工;老二在华中科技大学徐东分校读大二。(2009年9月28日)

 

之七:来自湖北黄石阳新的熊安全(背朝镜头者)及其工友在原汉江十五码头装卸货物。熊安全的女儿在温州鞋厂打工,儿子在阳新上初二。(2009年9月28日)

 

之八:来自湖北黄石阳新的熊家三兄弟同在一个物流公司做搬运和装卸,他们在汉正街已经干了四年了,受雇于大唐物流公司,每月2000元左右的固定工资,上午较清闲,中午前后开始忙碌,最忙时要干到凌晨一二点钟。画面右边的老三熊安全正在帮忙把大麻袋放在老大熊安文背上,画面左上角的老二熊安武正在整理卡车上的货物。(2009年9月28日)

 

之九:湖北随州人王光友(左二)在汉正街同安坊服装城扛货物。王光友1968年生,九几年来汉正街,老婆张师傅去年来帮他拖货,儿子在随州读初二。同安坊服装城的扁担多数与日昱物流有限公司有固定雇佣关系,每天缴纳10元管理费,计件收入,从楼上扛到楼下,再由其妻用小推车推到物流公司的货物集中点,一个大包一次可挣10元,生意最好时,一天可挣二百元左右。同安坊服装城的扁担很多是夫妻搭档,单身汉则要自己拖运货物。(2009年11月13日)

 

之十:在武汉同安坊服装城楼下,与日昱物流有限公司有固定雇佣关系的扁担忙着扛包时,流动扁担还在等待雇主的召唤。流动扁担不用缴纳管理费,活动范围较广,比较自由,但收入不稳定。(2010年5月1日)

 

之十一:即便是寒冷的下雪天,来自仙桃的颜艳明和其他扁担一样,依然光着上身扛麻袋,这样摩擦力大,麻袋不容易滑下来。颜艳明1954年生,姊妹七个,排行老五,八几年来汉正街,二哥颜保清、四哥颜艳清也在汉正街做扁担。(2011年1月2日)

   之十二:汉正街扁担往往要扛巨大的货包,最重的货包有400多斤。(2010年11月20日)

 

之十三:中午一点半时分,一天的活干完了,来自河南商城县的徐贤亮点了根烟犒劳自己。徐贤亮1965年生,1999年老婆因病去世,2000年来汉正街打拼;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大学毕业,在郑州工作,二女儿已出嫁,三女儿在郑州某房地产公司上班,老四儿子读初二。(2010年5月1日)

 

之十四:扁担冯大明的妻子陶琴在拉货间隙坐在推车上休息,她的女儿冯梦真(左一)与堂妹冯思趴在推车上写作业。冯梦真今年7岁,在桥口区板厂街小学上一年级。(2010年11月20日)

 

 

 

之十五:夏天炎热季节是扁担的淡季,下象棋是他们消磨时光的方式之一。左一的扁担叫赵忠祥,仙桃人,1968年生,与央视著名播音员同名。1993年老婆难产母子双亡后,来到汉正街做扁担,未再婚。赵忠祥象棋下的极好,今日在默默观战。(2010年8月8日)

 

 

之十六:一个扁担在享受擦鞋服务。(2010年11月20日)

 

 

之十七:中午一点多搬运结束后,来自随州的王光友(左一)和他的扁担老乡在随州老乡开的餐馆吃饭。很多扁担中午在固定的小餐馆聚餐,平均每人9-10元,今天的菜肴包括两盘鱼肉火锅,一碟花生米,2瓶白酒,每人1瓶啤酒,米饭随便吃。(2010年11月7日)

 

 
 

十八:一天的劳累结束了,来自湖北孝感安陆的张道文(人称张长子)和他的老乡徐传忠在街边休息,手推车就是他们的床。张长子1966年生,1991年来汉正街,大儿子在湖北医药学院读大二,小儿子在老家读初三。与乐天派的徐传忠相比,张长子似乎对未来有更多的想法。(2009年9月13日)

 

 

之十九:湖北随州广水人方先国和老婆张大英住在桥口区某小区楼顶的违建房里,房间虽然小,但整理得很整洁。方先国1966年生,1991年到汉正街做扁担,儿子在汉口打工,女儿在湖北孝感学院读大二。(2010年12月18日)

 

 

 之二十: 湖北监利洪湖人陈刚在自己的出租屋里给在老家上初三的儿子打电话。陈刚1969年生,2009年来汉正街,在同安坊服装城扛包,住在汉正街一间约10平方的房间,下面睡3人,上面阁楼(延伸到隔壁房间)睡6人,月租每人100元。(2010年5月1日)


  之二十一:晚上,有的扁担就睡在街边大楼屋檐下自己的手推车上。(2009年9月23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11:38 , Processed in 0.07080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