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苏菲·西野手工拼贴的都市立体图景

2011-10-21 16:29| 发布者: g562211| 查看: 1631| 评论: 0|原作者: 林路|来自: 林路博客

摘要: 法国迈克尔·霍本画廊(Michael Hoppen)前些日子展示的苏菲·西野(Sohei Nishino)的抽象拼贴画“地图”,再现了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琐碎体验。西野是一位年轻且富有天才的日本当代摄影家,2008年由迈克尔·霍本当代 ...

 法国迈克尔·霍本画廊(Michael Hoppen)前些日子展示的苏菲·西野(Sohei Nishino)的抽象拼贴画“地图”,再现了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琐碎体验。西野是一位年轻且富有天才的日本当代摄影家,2008年由迈克尔·霍本当代艺术中心发现后,他的作品影响力就开始超越亚洲的范围。他的作品很特殊,给人印象深刻,所展示的世界一流都市宏大且琐碎的景观,通过不可思议的细节拼贴和立体化的呈现凸显了个人化的风格。最近,艺术中心又将他的这一系列作品推向整个欧洲,展示了最新的系列:伦敦地图。下面是一段访谈——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摄照片的?

答:高中时代我曾想过进入足球运动,但是最终选择了退出足球俱乐部,尽管当时那个俱乐部的知名度很高。结果从第二天开始就显得无所事事,整日在镇上闲逛。这时候我遇上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很有趣的人,比如音乐家和画家,于是我想到如何表现自己。开始我选择了学习绘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长达三周的日本朝圣之旅,利用自己的假期,带着睡袋和从母亲那里借来的照相机。就是在那次旅途中,我边行走边拍摄照片,发现自己对摄影具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从而喜欢上了摄影。


问:我发现你的这一系列立体图景的构想源于学生时代,是这样的吗?

答:我在大学里正式学习摄影。一天,在课程中,我们从同学之间的底片接触印相的小样中选择最好的画面以便印制。看着同学挑选的照片,我突然意识到我喜欢的倒是一大堆废弃的画面,而非几张选出来展览的作品。我看着这些接触印相画面,一下子被迷住了,开始思考怎么更好地利用这些素材。同时,当我面对一些我并不喜欢的所谓的“艺术”课程时,往往就会上到楼层的顶端俯瞰那些街头行走的人。如今回想起来,这样一种俯瞰的感受也是如今创作的缘起之一,因为当时的确给我带来了非常舒服的感受。


问:来谈谈现在的作品。你是否受到地图绘制者的影响,或者说你自身就是一个地图绘制者?

答:我的确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比如日本第一个古代地图的绘制者伊能忠敬(Tadataka Ino)。他最早对天文学感兴趣,后来花费将近20年时间,徒步走遍日本,做成《大日本沿海舆地全图》(注:也被称为《伊能图》,是一份精确度相当高的实测地图)。开始绘制地图的那一年他已经56岁了。我受到了他的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也去绘制这样精确的地图,我想完成的是自己个人记忆和体验中的地图。所以我想自己并不是一个地图绘制者。

问:日本摄影家河原温(On Kawara)曾经编辑过一本日常旅行的图景,你的作品是否受其影响?(注:1997年河氏制作的“今日系列”中的七幅“日期”绘画,就是源于一个时段内在同一地点按一定规则定时拍摄,他所获得的是严格的时间程序中偶然的事件与人物的定格。)

答:我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他所记录的就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框架,我想这一方面我们有共同点。不同点在于,他试图摆脱自己的主观性,坚持使用象征性的表达符号。而我的作品更具流动感。也就是说我的作品的自然特性一直是在变换的,取决于我的感受和我的立足点,也就是永远在发展之中。


问:为什么说记忆成为你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出发点?

答:对于我来说,回溯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构建今日的基础,也是引导我走向未来,从而凭借原始的创造力在回顾中发现自身的真实存在。这些记忆的积累实际上就是创造一种文化,回首过去能让我们明白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走向何方。

问:来谈谈你的技巧。你是凭借什么方式通过叠加强化一个城市的深度的?

答:我事先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主要就是绕着需要表现的城市走走,浏览这个城市的地图,在心中构造一个大致的轮廓。接下来我会在一天中有七个小时在城市中行走,将感觉中的图像拍摄下来。


问:你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的,为什么说这一点最你非常重要?

答:每一个过程都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因为每一个过程都会让我明白很多东西。我的作品都是手工制作的,从拍摄,冲洗胶片,印制,剪裁,在巨幅画面上拼贴,直至再次翻拍完成。

问:你是否会在将来使用电脑拼贴这样的作品?

答:我以为现在的方式效率更高,也更接近于创造的感受。我总是选择一种旅行者的视点,我想在我面前出现的就是宏大的景观。因此通过电脑屏幕总是有限的。同时,在审视我的作品的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的交融更能让我追寻记忆的轨迹。我想这样的过程在电脑合成中是无法实现的,我相信手工合成对于我的作品具有更大的活力。


问:你对作品的发展空间是怎么看的?哪些主题需要去拓展?

答:回顾以往的创作,我发现作品中的纪实痕迹更明显了。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人们生活所在,也是我和他们沟通和交流的关键所在。我会在城市的发展中感受到更多具有活力的东西。当然,我也在探寻城市过去的历史。记忆就包含在这些素材中,从而展现每一座城市特有的面貌。

问:你最喜欢的欧洲摄影家是哪一位?

答:我所喜欢的摄影家一直在变化中,我不喜欢提及某一个摄影家,或者说是我最喜欢的。在我开始摄影的时候,给我灵感的摄影家有贝歇夫妇,以及大卫·霍克尼。


问:你是希望公众如何感知你的作品的?

答:我希望作品有自由解读的空间,当然并不否认可以从艺术的壮观这一角度出发。我并不一定强调艺术在各个时候都有其冲击力或者惊讶度,但是我希望观众在体验我的作品时,既能保持距离感,又能看到细节。当然希望能从作品中看到一定的历史感,又能感受到未来的变化。


问:最后有什么关键词能告诉我们吗?

答:我的计划是要去里约热内卢、柏林、威尼斯、莫斯科、北京、开普敦、巴塞罗那以及新德里。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在我的计划中,我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得到更多的信息,以便表达我对每一座城市的敬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8:57 , Processed in 0.08921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