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评释藤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文

2011-11-7 11:18|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2624|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 释藤写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文刊于2011-10-2日《新浪网》释藤博客上,题目借原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 ...
 
释藤写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文刊于2011-10-2日《新浪网》释藤博客上,题目借原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两句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作者并没直写梅,而是通过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与梅影相映,朦胧的月色与淡淡的幽香相衬,动与静,视觉与嗅觉,共同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释藤借这写梅诗句转为写桂花,叫做移花接木之法。
北宋诗人林逋(公元(968——1028),年60岁,宋杭州钱塘人(浙江杭州人)一生不曾做官,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人们说他是“梅妻鹤子”。宋真宗闻其名,诏地方官常去看望。范仲淹、梅尧臣等词人与他相酬答。死后赐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诗集》留存。本文附有摄影图5幅,系秦弓汉月(网名)所摄,12小节文字系释藤所写。本人给予点评:(5幅摄影图略,用文字描述)
摄影图1:“有6、7朵桂花浮在水面上,象征着”暗香浮动”。花金黄,还有倒影。
图2:一枝条上开满金黄色的桂花,还绿叶衬托,背景黄绿色。
图3:桂花枝条上开着4朵小桂花。背景暗褐色。
图4:2、3枝条上开满桂花,背景暗蓝色。
图5:5、6条枝上开满桂花,图下方还有硕大的花朵,象荷花。背景暗蓝色。
下面是释藤的原文和点评:
1、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桂花便已怒放了,暗香浮动。
点评:点题,一夜之间,桂花便已怒放了,暗香浮动。
2、北宋林逋写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可是在这个秋日的夜晚,我想用后一句诗来形容桂花,倒也是恰如其分。
点评:引林逋《山园小梅》诗中两句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写梅是在春季,现释藤把后一句拿来写桂花,是在秋季。两诗的季节不对头。但单纯从花影的浮动来说,还可勉强说得过去。
3、此刻,窗外虽没有月色流泻,却因了这细碎的桂花,香息浅淡,氤氲飘散,心也似乎轻盈了几分,醉在桂花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里,流连忘返。
点评:“月黄昏”的时候,月仍是明亮的。怎能说“没有月色的流泻”?细碎的桂花,香气浅淡,但是整树的桂花,香气浓郁。才有下句的“留连忘返”。
4、开始,桂花是长在故事里的。它一直是高洁而悠远的,小时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讲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的故事,便对夜空里圆月中的那棵桂花树,心生几分垂帘和惜取之意。而且觉得那桂花是种在天庭里的,我们凡人是难以企及的,它应该是仙人才能够亲近的花朵。
点评:听母亲讲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的的神话。由桂花引出故事。
5、后来,在校园里第一次见到桂花,那个秋日便经常流连在它的树底下,捧一本书,只为轻嗅它的清芬。有风轻轻吹过时,花朵便纷纭落下,书页上,发丝中,便沾满了芬芳。我把花儿夹在书中,上课时,沁人的香气便扑鼻而来,溢满身心,那样的美妙的感觉无法言语。
点评:在校园中赏桂的往事,引发开来。
6、再后来,桂花开在了王维的诗句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里桂花的雅、悠、内心的那种宁静和淡然流露无疑,让人倏然间便走进这夜色里,轻嗅桂花香,看淡淡月色如洗,感受山间独有的空寂和静谧。
点评:由唐朝诗人王维《鸟鸣涧》诗赏读中引到对桂花的感受。此诗表明“人若安宁,一切皆静极,始觉桂花飘落。内心外境合而为一。始觉春山之空,月轮出且山鸟鸣,意境直出画面。是王维亲临山涧的写生画。以上三小节均由桂花引发连想,展开文章和布局。
7、很多年后,桂花却一直开在了梦境里,离开母亲的怀抱,独身在外,不再听她细细呢喃的故事;校园里的桂花也开在了青春往事中;喧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再也没有闲心安坐在室中读关于桂花的诗行了,我几乎忘记了秋季还有这飘溢的桂花香。
点评:多年后,世事多磨,离母、离校远行,也无心关注桂花了!
8、每天,在拥挤的人群车流里穿行,看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和自己毗邻而居;坐在阁楼里,看文件,写枯燥的论文;面对人情冷暖,就着白开水,等待夜色的降临。生活于我,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牵绊,少了一份娴静,少了一份纯真。
点评:外出:在拥挤的人群车流里穿行,看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和自己毗邻而居;坐在阁楼:看文件,写枯燥的论文;面看世事:人情冷暖,就着白开水,等待夜色的降临。生活于我,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牵绊,少了一份娴静,少了一份纯真。这就是释藤对生活的感叹。
9、或许很多时候,人都是时光洪荒流中矛盾的个体,在努力和自己抗争,一个是渴望得到释放的灵魂,一个却是束缚的根本无法动弹的茧,当你终于有一天破茧而出的时候,却发现已是另一个季节。
点评:释藤又对自己的人生发感叹了。在当今的世事的洪流中,你怎么抗争?灵魂怎么释放?你怎么冲破茧壳而获得新生?
10、此刻,这在无人的夜晚,闻着窗外浮动的桂花香,蓦然觉得是那么奢侈。曾几何时,没有静心地深吸一口气,这清冷的空气里,暗香阵阵,久违的温暖和记忆便纷涌上心头,原来,是自己一直忽略了,每个秋季,都有桂花的绽放,何止就在此刻呢?
点评:夜晚,又发这许多幽思。第3小节中说:细碎的桂花,香息浅淡。这一节中说,暗香阵阵。不是矛盾吗?八月桂花香,中秋赏月圆,人人都知道。
11、心静了,即使无皎洁的月色,亦能看见这满城的桂花开满枝头,大街小巷,或淡黄、或金黄、成簇簇地拥挤在绿叶丛中,细碎而静简地盛放着这个季节特有的芬芳,这样毫不张扬的美,竟让我贪恋不已。原来忙碌不是借口,只是心找不到原来的方向了。
点评:全文是“暗香浮动月黄昏”,怎么成了“无皎洁的月色”呢!应是皎月当空,喜看满城的桂花,荡漾有花海中,闻着桂花浓浓的香气才对。
12、暗香浮动月黄昏,月色清冽也好,暮色低沉也罢,惟独这淡雅,清幽的桂花香依然飘动就行了。沏茶一杯,于清凉的夜色里静坐,回忆、或者憧憬都好,此时无关生活、尘世和喧嚣。
点评:结尾句,点题,“暗香浮动月黄昏”,上下文相连,结束全文。心情好幽雅。沏茶一杯,于清凉的夜色里静坐,回忆、或者憧憬都好,此时无关生活、尘世和喧嚣。月色清冽也好,暮色低沉也罢,月色怎么样?应按当时的此情此景来写,不是两可。也是文章的表达的主题所决定的。
点评后感想:
1、本文引用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和唐朝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五绝,两首诗各有特点,写法各异。要好好学习,从中得到不少益处。
2、释藤写本文时,透露了不少伤感的语调,心不静,所以她说:“原来忙碌不是借口,只是心找不到原来的方向了。”
    点评者:童端友,11、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29 , Processed in 0.0734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