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邱群的色彩感和瞬间把握能力

2011-11-15 16:15|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667| 评论: 0|原作者: 林路|来自: 林路博客

摘要: 邱群给我发来一组照片,分为黑白和彩色两部分,都是街头影像和世俗生活的记录,生动而有趣。两者对比,我更喜欢彩色的那组,更具有个性化的风格孕育其中。我马上回信谈了自己的想法,邱群也认同了这一点:“……当我 ...

邱群给我发来一组照片,分为黑白和彩色两部分,都是街头影像和世俗生活的记录,生动而有趣。两者对比,我更喜欢彩色的那组,更具有个性化的风格孕育其中。我马上回信谈了自己的想法,邱群也认同了这一点:“……当我看大师们画册及影像,在学习同时,更希望自己影像不要重复他们,丢掉他们。说实话我给林老师片子中有一部分早期的黑白片子可能会或多或少有某些大师的影子和构成上略显唯美了一些,……同样,我的彩色片也能看出,几乎很少受到某位‘大师’的影响,这点我心里也挺清楚的。现在,我的影像尽可能淡化技术层面,而更趋于平实,并更贴近生活,但里面所呈现的内涵又高于生活,同样也更具嚼劲,引发更多的思绪,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这点太重要了,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任何盲目的趋同,都会毁了艺术创造的力量。从邱群的这些画面中可以发现,街景中的人物看上去似乎并不显眼,或者在画面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比例——甚至走出画面,但是却成为“宏大”的、色彩构成恰到好处的街景中重要的点睛之笔。的确,要让街头影像的瞬间和彩色巧妙结合,并非易事。而且确切地说,摄影史上的很多摄影家都曾望而却步。在西方摄影史上,肖尔和梅耶罗维兹、伊格莱斯顿一起,曾为美国70年代的彩色摄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被萨考夫斯基定义为“新色彩摄影”的三驾马车。然而当时所公认的摄影,只有黑白摄影是严肃的。彩色被认为是不能持久的:太多的色彩,业余,只适合广告拍摄。博物馆和收藏者不想购买,因为他们认为彩色照片不宜保存,属于摄影的另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摄影家努力探索摄影的色彩语言,力求不让它变得“业余”。更重要的是,摄影的色彩成为他们有意识的表达语言,和表述内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非孤立的。从这样的角度考察邱群的街头影像,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记得美国摄影家康斯坦丁·曼诺思(一位对色彩控制能力极强的摄影家,出版过两本著名的画册《美国色彩》)对彩色摄影有这样的建议:“除了注意色彩的力量之外,我还希望在利用色彩的同时,强化瞬间的偶然性。从以往的使用彩色拍摄指派任务的经验中,我意识到色彩具有双重性,既有背叛你的可能,又十分具有诱惑力。色彩可能会给图像带来肤浅的外表,但是也能让平庸的瞬间产生生气和活力。”就我的理解而言,瞬间的重要性和色彩的魔力是相辅相成的,单一地追求色彩是不可取的。但是将两者完美地融为一体,确实需要一定的努力过程,或者说,需要相当的天赋。




邱群目前在一家国有控股的软件公司工作,和摄影本身并不沾边。大学读的是电视与电声专业,也与摄影无关。然而他一直在思考,在和摄影若即若离的数十年中,终于悟出了摄影的真谛:“所谓构图、光影、画质、像素、银盐、高颗粒、lomo等所谓形式其实都是应为作品的内容服务,如果离开了思维所有这一切都会显得苍白一片。……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学荒木、森山等或不少观念私摄影,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但如果要成为一名真正纪实摄影师,想一味靠模仿想走得更远,在现在图片泛滥的年代几乎没可能……”


注意一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邱群的作品,画面很放松,却是松紧有度,张合有力,不管是瞬间的捕捉还是光影色彩的铺陈,都让人感到某种新鲜感,这就很不容易了。也正如邱群所说:“我自己个人拍摄特点:是属于NBA那种拿到球即刻跳投三分球非常准确的投手类型,如果让我拿到球等一会,再瞄准投三分球反而命中率不高。即极敏锐、低调、随意,下手快、狠、准,预判性极强,同拍摄者容易沟通,但不轻易沟通的那种类型。不足的是对捕捉画面细节和表现细腻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邱群已经对自我的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层面,我想也就不需要多加展开了,请各位高手自由点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17 , Processed in 0.07480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