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网上写作所碰到的事情杂谈

2011-11-23 11:58|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2475|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 科技发展至今日,世界大变,人民的生活大变。电脑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电子文字替代了纸质文字,人们的思想交流离不开网络。 全国以摄影为名的网站有上百上千家,摄影图文日见于广大观众。但网络媒体也是双刃剑,它既是 ...

科技发展至今日,世界大变,人民的生活大变。电脑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电子文字替代了纸质文字,人们的思想交流离不开网络。

全国以摄影为名的网站有上百上千家,摄影图文日见于广大观众。但网络媒体也是双刃剑,它既是传播健康而快乐的图文,也可同时传播淫秽色情的毒素,坑害群众的思想。君不见摄影界举办的各种类别的大奖赛,顶级的有国展、国际展;次级的有省、区、市级的大奖赛;再次的有地、市、县、区级的大奖赛。这些大奖赛经常暴出参赛作品剽窃、PS、过分摆拍等弄虚作假的参赛之作品。或表现不健康的色情之作。虽有条款严厉禁止。但仍屡禁不止。现在连摄影赏读文章也作起假来,或抄袭他人作品,或编造情爱故事,罔顾伦理,欺骗影友,所以摄影界也不是一块评静之地、无风之处。

我从事网络撰写摄影文章,也只有一年零四个月,一口气写了300多篇有关摄影文章,也碰到了不少的风风雨雨,招来烦心事。我把这些烦心事说出来,也供影友们饭后茶余的谈资,闲时可供一笑。

我在一年多时间内,所写的摄影文章的内容,有真诚的表扬;也有不留情面的批评。表扬的文章,大家高兴,平安无事;批评的文章,有的人就不高兴了,麻烦的事也就来了。

第一件事:评王九龙先生所写的文章。我第一次看到王九龙先生的文章是在《中摄协网》百家论坛上。先生发表在论坛上的文章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写得好,我给予评点,赞扬有加,太平无事。第二次,我又看到了王九龙先生发表在百家论坛上文章,我看后大吃一惊,与第一次看到的文章大相径庭,宛若两人所写。千百字的文章竟出现了众多的错误。特别是语法的错误,影响了内容的表达。我当即在“百家论坛”上王九龙先生文章下的评论栏内,写了该文章的一节文字中有7处错误,等了三天,不见回音。我又再次在评论栏内提出意见。大意是“我指出先生文章的错误是确凿无误的,你们可去北京大学请教中文系教授,所提的错误是否正确?并表明对作者的态度,不是有意的捉蹩脚,是对作者的善意的帮助和提醒。”第四天,才在评论栏内出现了我提的意见。再过一天,先生的文章和我的所提的意见一并消失。

事后,我在百度搜索中查找王九龙的博客文章,才知先生任职于有名的《环球时报》属下的《像素》杂志英文版的主编,在他的博客中有不少有关摄影的好文章,不知什么原因,这篇文章有怎么多的错误,成了一个难解之谜。继之,我把这篇文章仔细地研究一遍,又发现了不少错误,共计21处。整理好这篇文章,我寄给《中国摄影在线》编辑审阅,过了好多天,不见回音,我发出电子邮件询问,很快编辑回音,“此文不登”。未说明原因。我心领神会,也在《浙江摄影网》我的博客栏内主动删去评王九龙先生的文章。

我在《中国摄影在线》上发表的所有文章,都是经过编辑逐一审阅通过,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部发来“同意发表”的通知书,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拘。然后再把发表的文章转载到《浙江摄影网》本人的博客栏内。仅有一篇就是王九龙先生的文章未发表,原因是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还有一事要告诉影友:我写的评论“新锐”为主题的连载文章中共写了九篇,其中第三篇和第六篇是同一作者所写,作者是姜纬。第三篇的题目是《何谓新锐?》,发表在《新浪网》上,第六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摄影报》纸质媒体上,后又被转载于《中摄协网》百家论坛上,与第三篇题目不同,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文章题目不同。是一篇抄袭之作。我写好第六篇文章后,寄给《中国摄影在线》,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把两篇文章列成一份表格,进行对比,确切认定是抄袭之作无误。并征求编辑意见:“此文是否公开发表,由编辑研究决定。”第二天在网上公布这篇文章,可见编辑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最近在丽水筹措摄影展时,据报导说,姜纬被聘用为影展评选三人监督员中一员,我又吃了一惊!

第二件事,鲍昆先生文章的风波:知名的摄影策展人鲍昆先生出席在丽水召开摄影高端论坛上并发了言,并发表在《浙江摄影网》上,我看到后,觉得先生有些言论偏颇,我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发表在《中国摄影在线》上,我又把这篇文章寄发给《中摄协摄影教育中心》的友人,这位友人又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先生,这位友人又把先生看后的意见告诉我,说表示感谢。并转来先生一篇未曾发表的文章“评论摄影家张大力的摄影作品”。张大力的摄影作品曾在连州摄影展展出,未曾得奖,先生感到惋惜。友人特别嘱托:先生的文章未曾发表,不要外传和发表。我信守诺言,未曾寄发给任何网络和个人。过了不久,友人来函,责备我不守信用,把先生的文章拿去发表在《中国摄影在线》上,我又一次大吃一惊。我没有拿先生的文章去发表,怎么会出现在网上?我连忙发电子邮件到《中国摄影在线》编辑部查询,到底是怎么一会事?编辑部立刻来信,讲清文章的来龙去脉:先生的文章是发表在《新时代》周刊上,此篇文章是从《新时代》周刊转载而来的,同老师无关。我立刻把编辑部的函件转发给友人,才澄清了此事。事实上先生所发表的文章已作了较多的修改,同先前寄来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友人明白事实的真相后,来函表示歉意,了结了此事。

事后,我很想看看张大力的摄影作品究竟怎么着?找了不少地方,仍是找不到。有一次《色影无忌》摄影网上发现张大力的作品,我很仔细研究,写了一篇评张大力的摄影作品的文章,与先生所写的评论有不同也有相同的观点。

第三件事,评释藤借贝蓝品唯美主义作品的一系列文章引起的小小风波。

释藤是我们台州籍的老乡,她是仙居县人,我是临海市人,是相邻的县,乘高速公路车,只有一小时的路程。释藤和我,前世无仇,今世无怨,从不认识。毫无个人间恩怨情仇。所以相识,只是写摄影文章所引发的。

在网上,我看到释藤所写的赏读北京颜志雄先生的摄影作品的文章,我接连点评了5篇释藤所写的文章。我称赞有加,并写信给《中国摄影在线》编辑,推荐了释藤和广东佛山市的袁夏女士。释藤自己在我评点的文章后的评论栏内,表示感谢。

接着我又赏读释藤自己所写的《陌上花开》一文,仿贝蓝品作品,是释藤自己的创作,我评点一下,有优点,也有缺点。

继之释藤的不少作品进入我的视野,特别是贝蓝品先生的唯美主义作品引起我的注意,因为释藤的大力鼓吹,有的文字鼓吹到肉麻的程度。真的像释藤所鼓吹的程度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开始欣赏起贝蓝品的唯美作品了,经过多篇的阅读,得到了初步的认识:摄影手段,美女模特摆拍;作品内容,贝蓝品主观设计导演,由模特扮演一定角色,施展一定动作,展示某些情节,拿不同的道具,穿不同衣服,进行化装打扮,选择不同的背景,拍摄不同的张数,形成组照。这种拍摄方法是把婚纱影楼外移到野外的方法,按模式化地进行拍摄。却被释藤无限地放大,称贝蓝品为“人像摄影大师”,而贝蓝品先生到处演讲,宣传他的拍摄方法和内容,扩大他的影响力。我用了12篇解读文章,详情地剖析了贝的作品,特别是他的组照所宣扬的内容的危害性,宣扬“飞天、入梦、行侠”等脱离现实生活,鼓吹隐逸,逃避斗争等内容。而释藤崇拜到五体投地,把贝蓝品的作品扩大化地鼓吹,左一句贝师父,右一句老师,看得使人毛孔直坠,肉麻入心的地步。

而释藤赏读贝蓝品的作品其数量之多也是惊人的,据《新浪网》统计,达到27篇之数。一经百度搜索,多是释藤赏贝蓝品的文章。更加速了贝蓝品先生的知名度,而释藤呢,也红起来了,粉丝也多起了。这叫互为得利,互相照应。这不叫贝蓝品心花怒放,所以贝蓝品在《太平洋电脑网》人像版上为释藤叫好,这是必然的。《新浪网》的名博采访者、执笔者三峡流星(网名)也来了,采访释藤。采访录也收进了释藤的博客中。

我开始评点释藤的赏贝的作品,只注意到释藤赏贝的作品外延,如词语的表达,修辞的运用,逻辑的应用,感情的流露,没有注意到整篇故事的假造。随着分析篇数的增加,也逐步意识到整篇文章故事的表达有相同和相似之处,进行排列对比,才最后确定这些赏读的所展示的故事是假造的,是释藤个人编造的假情节,欺骗广大影友的恶劣伎俩。我评点释藤赏贝作品27篇,后用总结法又写了11篇,全面而详情地指出释藤造假的危害。释藤所写的散文也发现存在问题,最近看了释藤所写的《光阴如莲》一文,写云姑娘的爱人找小三的故事,家庭闹矛盾的事,也可能是编造的故事。最近党中央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胡总书记针对中国文化界存在不少问题,发出“反对文化界低俗、庸俗、媚俗之风”。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对文化界作了一系列的指示,进行文化改革,大大提高了我对文化改革的认识 。对照释藤所写的文章进行对照,有不少文章符合低俗、庸俗、媚俗的标准,必须进行批判和揭露。而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客座专栏“佳作欣赏”为名,加以推崇。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就是《新浪网》名博采访者、执笔者的三峡流星(网名)采访释藤时,对释藤散文201篇也不敢下什么结论,而只说释藤主要以写散文为主。我对释藤的散文刚开始阅读,目前只看了21篇,评了6篇,已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也不敢妄下什么结论;等点评较多的散文时,有足够的材料时,最考虑对释藤散文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不敢妄下什么结论,也只是个人的评价。用足够的材料,充足的说理,有根有据,还要得大多数影友的认可,对释藤的散文有一个公正的评价。现在下什么结论,为时尚早。一些抽象的模糊的鼓吹式的意见可以休矣!摄影界用选举法推出的十位中国摄影大师一事,记忆犹新;难道说都得到摄影人的认可吗?记得当年邵华主席主持的“陈复礼先生摄影作品研讨会”的事情吗?据报导:有26位摄影知名人士参加,邵华首先发言,称先生是“摄影大师”,接着的一个一个发言,只有2位发言人称先生是摄影大师,其它24位发言人,只说先生的摄影作品拍得好,有新意,只字不提先生是“摄影大师”的话语。与会者的态度不是很明显地表达了吗!以后用推选法先生上了“十大摄影大师”榜。说实在的,这种方法是对先生极大的伤害。我在这里举此一例,不是贬低先生在摄影方面的成就,而是说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有意拔高,也不要有意贬低。摄影大师都是约定俗成,他都会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而形成的。鲁讯、郭沫若、茅盾等人,大家都称为大师,难道说都用选举法而成的吗?释藤说,贝蓝品是“人像摄影大师”,摄影界的影友们都认可吗?我看未必。这种廉价的鼓吹,能达到效果吗?我看释藤的人品有了问题。

我对释藤的赏贝作品进行点评,都是采用释藤所写的原文,一节一句进行点评,然后小结一下。从内容表达到文章词语的表述加以分析,负责任的,不能妄加猜测,伤害他人。而且在文中再三陈述,告诉释藤有什么不同意见,不实事情,可用文章提反对意见;我不是什么大师,而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目前退休在家,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你可以大胆地写出反驳意见,有理有据,我服,我公开检讨,澄清事实,还你一个公道。如果无中生有,混淆是非,我同样据理反驳。可惜到现在,你对我的诚意采取不顾的态度,太伤我的心了!但你目前的回应:是一个动画像的人头。还登在稻草人(网名)文章的后面,不是太刹风景了!

我对释藤没有个人的意见,对她的文章有很大的意见。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释藤的原名叫什么,在何处工作,年龄有多少,学历程度是什么?请问释藤,我对你有什么恩怨情仇?在网上也搜索不到你简历。但不是完全没有,你的动作是你自己告诉大家,你很会做广告,只要对你有利,你就主动做起免费的广告。你进短训班啦,你上“客座专栏”啦,你受到《新浪网》采访啦,你到丽水展览会,会到贝蓝品啦等等。实在太多了!

万语难表一切风云,最后奉劝几句话:提高思想觉悟,认真改正文风,切忽造假,老老实实地写作,认认真真的做人。不但对你这样说,对我来说,也一样执行。

作者:童端友,2011-11-2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19 , Processed in 0.40172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