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XX,网名为释藤,她在《新浪网》博客上发表散文201篇,及不少赏读贝蓝品唯美主义摄影作品近30多篇,我点评了她的赏读文章27篇,继之又总结了她的赏贝文章11篇,揭露了不少赏贝文章是造假之作,符合党中央关于改革文化战线上,反对低俗、庸俗、媚俗的恶劣文风。至今不作深刻检讨。思想顽固,必须揭露和批判。现把曹XX写的《摄影是一种“流行的病”》一文点评如下,此文刊登于《中摄协网》“百家论坛”上,11月23日。(原文加点评) 第1节:流行又称时尚,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暂性,多被用在音乐、服饰、美术、语言等等,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 点评:“流行又称时尚,是对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崇尚方式。其特征是新奇性、相互追随仿效及流行的短暂性,多被用在音乐、服饰、美术、语言等等,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作者对“时尚”下的定义。这个定义值得考虑。特性是新奇性和短暂性。例如音乐,有些流行歌曲,是有短暂性的特点;但有些音乐有长效性的特点,如古典乐曲,直到现在还在传唱。二胡中的“二泉映月”、“凤求凰”等不是在传唱吗?服饰上,有些服装设计还用古曲服饰,如现在的褶垒裙、层垒裙不是复古吗?美术上,采用少数民族的美术形式,如藏族的唐卡、蒙族的长袍都是长期沿用;语言上变革更是复杂多变,旧的语言,不断死亡,新的语言不断新生,随着科学的发展,国内外的交流,外来语言不断充实,既有它的短暂性,也有它的长期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这个定义有片面性。 第2节:记得年少时,校园里流行唱四大天王的歌,课间到处都能够听到同学们哼哼的歌声,四大天王的小贴纸也被贴的到处都是,包括书本,课桌,甚至是书包上,这种趋势来的汹涌澎湃、锐不可当,可是若干年过去了,四大天王似乎已经归隐了,歌坛上更是新人辈出,流行的歌曲也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点评:作者举例“校园里流行唱四大天王的歌,课间到处都能够听到同学们哼哼的歌声,”现代的流行歌曲确是如此,旧歌被新歌替代。但你看到红歌不是广泛被传唱吗?抗日战争的,解放战争的歌、抗美援朝的歌现在还在传唱吗?也不能一概而论。 第3节:最近参加了各个大大小小的摄影节,我发觉流行这个词,用到摄影上那可是恰到好处,毋庸置疑。不单从摄影的普及化来说,你就是随便到哪个摄影节上转一下,看到大批量的摄影爱好者,就会明白我说的话。 第4节: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听那些老师、专家提到这样的话:中国人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家里都有点闲钱了,所以觉得摄影是个新鲜的玩意,纷纷挎上相机了,旅游了可以到此一游拍几张、爬山了站在顶上也可以合个影、总之相机便成为了留住瞬间最好的媒介。这个媒介好呀,简单、轻巧也方便、连手机也能够按呢,谁都可以喜欢摄影,爱上摄影,于是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这个社会上别的都缺乏,可是却独独不缺少摄影人。说白了,这应该是一种好现象吧,人人都能够拿相机,拍自己喜欢的多好呀,记得小时候,拍几张照片多不容易啊,得跑到照相馆去,咔嚓过后便是眼巴巴地等待,等着照片冲洗出来的那天,那滋味到现在都难忘。 点评:此节举“相机普及”的事例,说明玩相机,拍拍照,是时尚的表现。但我们想一想,当我国科学还不发达时,有人手上戴一块手表就很了不起,家中有一台彩色电视机就觉得了不起,这是我国科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的结果。相机多了,就感觉不到有什么“时尚”。专家们用不到大惊小怪。新奇的事还多着啦!相机不但能拍照,还能录音,还能打电话,还能播放音乐等多种功能。现在市面上出售的Iphone4手机不是吗!有的相机还能立刻打印照片。 第5节;现在可好了,这样的等是不用了,自己拍的东西可以随时上传到电脑里去,打开网页就可以看了,影像随身带,多方便啊。所以说摄影这种流行的病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摄影能够成为一种流行,那么便是一种时尚,流行的东西都不长久,这种人手一机,谁都可以拍的时代,不知是否也会像“四大天王”一样成为过去呢?或许谁也不能够保证,怎么说摄影毕竟是有那么长的历史呢,从国外到国内,一路走来,也没见它没落过,相反地倒是愈加地成为一种主流了。 点评:这一节所叙的内容大大落后于现代科学发展的现状。相机和电脑的结合,扩展了拍摄的功能。我在第4节点评中说,IPhone发展到IPhone4,现发展IPhone4S,明年IPhone5也要出来了,“时尚”也在不断变化中,拍照只是机器的一种功能,连相机的概念也可能消失了。 第6节:影像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每个人的说法和看法都不同,在我看来,留住自己觉得值得记取的瞬间,也是挺好的,所以摄影人背着相机到处跑,挤在那些人多的地方按快门,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摄影都能够成为一种流行的病,那说明这病应该是有根源的,如果仔细去寻寻应该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吧? 点评:这一节的内容叙述也有一些偏颇和落后。影像的意义是什么?难道说像作者所说的只是记取个人的瞬间吗?记取个人的瞬间的功能只是影像记录中极少一部分。广义的来说,影像记录更主要的用于科学。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更多的用于宇宙航天、医学及各种科学上。中国人民看到、世界人民看到,天宫一号飞船和神八的对接,影像多清晰,含有航天人伟大的智慧结晶。今后人类要飞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飞向广阔的宇宙。 第7节:最近看很多人在议论摄影与艺术的话题,其实这样的争论千百年来好像就存在的,我想争来争去也就那么几个答案,不过倒是艺术这个范畴给了很多人拿相机的理由:那就是想过把艺术的瘾。我觉得在很多人的心底,都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艺术家,从小实现不了的事情,长大了后突然发现有个媒介可以帮助自己实现,那就是相机,于是很多人冲这个挎相机拍艺术照去了,乐呵乐呵倒也没有什么,可是却让摄影这种流行的病患的越来越严重了,不知道是根治的好呢,还是不理不睬的好。 点评:这一节内容只是作者个人的看法,说什么拿相机就是想过一把艺术的瘾。拿相机就想当个艺术家。现在你看看,参与摄影大奖赛,得个金、银、铜奖或入选奖就有了参加摄影家协会的资格,现在拿中国摄影家协会来说,已有会员15000多人,省级的更多,县、市级的更无法准确统计。据粗略统计,全国最少达到五、六万之众的摄影家吗?圆了想做艺术家的梦!我想想,中国的摄影家是世界之最,创吉尼斯的记录。多光荣啊,多荣耀啊!可惜的这么众多的摄影家连一本《中国摄影史》也写不出,写一篇摄影理论文章,还要靠外国洋人的理论作印证,正是无地自容!对不起祖宗! 第8节:不过流行也不是不好,摄影能够流行起来,说明它已经普遍被大众所接受了、采用了,进而迅速地推广开来,但是我希望它不是那么快消失就好,毕竟流行的时间越长,其存在的空间和领域才能够更广阔。比如最近流行的“新锐”,铺天盖地的,谁都在议论新锐,我想摄影的新锐不应该只是流行,它应该还有影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吧,否则会有那么多人关注么? 点评:作者现在谈“新锐”了,你不是写了《新锐不是时尚?》一文吗?你不是写了好几位新锐作者的作品吗?真是多才多艺,了不起!“新锐”之风,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文联联合发起的。看不到发起人的精辟文章,什么叫“新锐”,各有各的说法,我点评了八位摄影人所写的文章,众说纷纭,搞不清谁的说法更正确。更没有人去总结它。很可能一次闹剧收场。我不是在吹冷风,我真希望中国摄影事业蒸蒸日上,实实在在地做一番平凡的事,写好《中国摄影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摄影理论,出几位既有摄影水平高的摄影作品,又有扎实的自己独创的摄影论著的摄影家问世。阿弥陀佛! 第9节:其实你挎相机,我背三脚架,大家各拍各的,玩的开心,玩的快乐就好,不过聚众是聚众,这么多拿相机的,总不能都跟着流行走吧,至少得有一部分人走的慢一点,别跟着流行赶趟,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拍什么,怎么拍?或许这种流行病才能够慢慢地愈合和复原。 点评:“流行”怎么成病了呢!你不是说“流行”是“时尚”吗?“时尚”是一件好事啦!摄影应该拍什么,怎么拍?这是每一位摄影人应懂的基本知识,否则买相机干什么?当玩具摆弄吗!“我们应该拍什么,怎么拍?或许这种流行病才能够慢慢地愈合和复原”。此句真的不解。“拍什么,怎么拍”成了治疗流行病的药方,不是成为“天方夜谈”了。 第10节: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带动和改变流行的人;二是在后面永远吃灰的。我倒希望摄影能够是成为一种改变社会,带动潮流的病,拿相机的人越多,希望能够受到的影响也越大才好。 点评:作者说:“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带动和改变流行的人;二是在后面永远吃灰的。”一种人是带动流行的人,又是改变流行的人,这不成了奇怪的人了。另一种是在后面永远吃灰的。“吃灰”是什么含义?含有贬义的意思。而作者的希望是“摄影能够是成为一种改变社会,带动潮流的病”,“改变社会,带动潮流”怎么又成了“病”呢?百思不解?是否作者出了神经的病了。 第11节:流行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其积极的方面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促进社会不断出现新事物、新观念,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使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活力。重要的是面对消极的方面,应加以积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够流行的更长远,更纯粹。 点评:结尾一段,作者说:“流行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其积极的方面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促进社会不断出现新事物、新观念,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使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活力。”这一方面讲法倒有些人话。又说,“所以摄影成为流行病不可怕,”摄影怎么成为一种“病”了,倒很难理解。而对“消极的方面,应加以积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够流行的更长远,更纯粹。”问题在于对摄影工作的理解:怎么做算是积极,怎么做算是消极,作者没有说清楚,结论含糊。 点评后的感想: 1、此文的论述,作者曹XX姑娘(释藤)自己还没有搞清楚文章要论述的概念, 在这里大发议论。标题也有问题,摄影是一种“流行的病”,既然是病,当然是不好的。 2、论述观点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 3、说理不够清晰,没有很好举例说明,也举不出好例子。 评点者:童端友。11、24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38 , Processed in 0.0716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