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论释藤造假之作的危害

2011-11-28 14:51|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2161| 评论: 0|原作者: 童端友|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签约摄影师专稿

摘要: 释藤借赏读贝蓝品摄影作品之名,任意编造情爱故事,罔顾伦理,欺骗广大影友。这种低俗、庸俗、媚俗之作,还在不断迷惑群众,少数影友还看不清这些作品的危害性,被表面的情爱故事所蒙骗。还以“佳作欣赏、客座专栏” ...

释藤借赏读贝蓝品摄影作品之名,任意编造情爱故事,罔顾伦理,欺骗广大影友。这种低俗、庸俗、媚俗之作,还在不断迷惑群众,少数影友还看不清这些作品的危害性,被表面的情爱故事所蒙骗。还以“佳作欣赏、客座专栏”加以推崇。个别影友说什么读释藤的文章的感觉是“美美的、甜甜的、细细的”。还有个别影友说什么“这几天看了好几篇老师的点评,很细致。很精彩,当然,很多是老师自己的主观判断。文中最后认为‘记叙的情节是否有假造的嫌疑,很难说清。’ 我觉得要求有点苛刻了,写文章,哪怕是纪实文章,情节也保证不了新闻题材的真实,何况是一篇散文啊,情节虚构这是正常的。用造假一词未免言重了点吧。”为释藤造假辩护。“很细致、很精美”,恭维之语受不起。关键之语是“很多是老师自己的主观判断。”这位影友说,“老师自己的主观判断,”那一定这位影友很了解释藤所写文章的真实性后,才下这个结论。但可惜的是没有举出星点的实例,说明作者是主观判断,反过来,这位影友自己是否主观判断?还有一个重要事实,这位影友说什么“文中最后认为,记叙的情节是否有假造的嫌疑,很难说清。我觉得要求有点苛刻了,写文章,哪怕是纪实文章,情节也保证不了新闻题材的真实,何况是一篇散文啊,情节虚构也是正常的。用造假一词未免言重了点吧。”这句话中,影友首先曲解词义,文中明白无误,“是否有造假嫌疑,很难说清。”却把当作确切“造假”,混淆词义的正确性。下面一句是这位影友真实意图,“写文章,哪怕是纪实文章,情节也保证不了新闻题材的真实,何况是一篇散文啊,情节虚构这是正常的。用造假一词未免言重了点吧”。这句话中的前题是错误的,“写文章,哪怕是纪实文章,情节也保证不了新闻题材的真实,”因此它的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为散文造假开脱责任。错在把现实确有的错误事实当作正确的。犯了逻辑的三段论式的错误。这是在一篇评释藤散文《禅意,流年谈》文章点评后,这位影友所提的意见。我举两位影友的目的,开宗明义:论释藤造假之作的危害,进一步用抽丝剥茧的方法,用详尽具体的事例,说理剖析的分析,把释藤作品表榜所谓“佳作欣赏”还其本来的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揭露其危害性。从外延(文章的用词造句、语法运用、修辞的表达、逻辑的推理)到内函(文章内容的表达),详尽评论。大家都记忆犹新,网上揭露:浙江文联属下有一网络主编,化名叫若小安,(女姓),真名林某某(男姓),后杭州市公安局查实,是林某某造假之作,记过处分,罚款500元。他在网上发微博,“从妓7年,卖淫3000次。”一夜网络点击10万次,博得广大群众的同情。而释藤用赏读贝蓝品唯美主义摄影作品为名,写了众多造假文章,“情郎负心走他乡,姑娘忠贞守空房”,把家庭的矛盾搬上摄影赏读文章上,得到观众的同情。同上面所举的事例“异曲同工”之效。也是低俗、庸俗、媚俗之作,却连歉意都不表示,思想十分顽固。释藤(网名)女姓,原名曹荷花,浙江仙居人,32岁,未婚。据网上说,在生活上有失意(失恋)。真名刚从近日《中摄协网》得知。她的造假之作多多,有一定写作能力,可惜有些作品走上写不健康内容之路,必须揭露,还其真面目。我写这篇文章的主题内容很多,也是目前摄影战线上反映的事实,有一定代表性。用连载的方式来写,举详实的事例,层层说理的方法,决不乱下结论,有理有节,使广大读者易读易懂,明白真相,不被蒙蔽。这篇文章算当作开篇之作吧!

作者:童端友,112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3 00:23 , Processed in 0.10941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