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邓小卫的《人在堵途》
巩志明
邓小卫是《华商报》的摄影记者,干了10年。如果是传统报纸的记者,10年绝对算不上什么资深记者,更不敢言老,可是对于年轻的都市报而言,一个职业做了10年多少有了点老的意思。好在在邓小卫的身上我看不到老气,看到是"苟日新,日日新"般不断的进步和成熟,其中还有些闯劲和创新。
跑街是许多都市报记者入行的必修课最开始。最开始小卫跑街,有些怯生和茫然,当时我是图片编辑,我将上海资深跑街记者雍和的照片,成组地给他看,讲给他听,让他觉悟。很快,小卫跑街上了轨道,小卫跑街还跑出了不错的奖项。再后来,小卫下记者站当站长,从一个专职的摄影记者变成以文字为主,还要独当一面的采访记者,小卫照样干的很出色。从记者站回摄影部,小卫还做摄影记者,但是明显成熟了,也独自做出一批像《塑料瓶的困惑》、《村中皇陵》知名的专题摄影作品。
有一段时间,国内很多人都嚷嚷什么流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转型问题,我心里一直不太认可那些观点。如果摄影记者转型就是让摄影记者去做录像师,去做录音师,去拍纪录片,那我认为不是扬长避短,而是不尊重其他专业。我相信,摄影记者的立足点是新闻报道,应该向独立、深度报道领域进军,那么就应该做一个独立深度报道摄影师,去独挡一面,其中最需要强化的就是文字采访和表现能力。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华商报》就出现了像张宏伟、胡国庆、邓小卫、陈团结、宁峰等一批具有独立深度报道能力的摄影记者,邓小卫仅仅是这个序列中的一份子而已,可是这是叫人鼓舞的序列,他们也是给新闻摄影在所谓流媒体时代开辟道路的开拓者、先行者、实践者。
邓小卫的《人在堵途》将一个特殊路段的拥堵的来龙去脉报道的清清楚楚,图片有创新,有追求。文字的周详我就不说了,图片的创新和追求是,他侧重新闻中的人,并且找到了切实的表现新闻的个体,他照片中有车内有车外,有整体有局部,有远景有特写,完全符合我对专题结构的理念,我尤其欣赏图16、图19、图20、图07这几张图片,我以为图16、图19展示得是摄影师对图像语言的把握,图20、图07反映的是记者对新闻中当事人人性的关照。顺便说一句,图2我也很喜欢,那里面有人与人的关联和沟通,更有瞬间的捕捉!
好的新闻摄影专题,首先是事件要新,报道速度要快,报道的照片角度和风格要有追求,报道文字要与报道图片要拉开间距,保持信息量和丰富报道视野。这几条邓小卫的《人在堵途》都做到了,我很欣慰,也很欣赏!
附件:
《人在堵途》
邓小卫 摄影报道
冬季是用煤高峰期,陕西省神木县又是煤炭外销第一大县,几条主要承担全县煤炭外运的公路已不堪重负,再加上雨雪天气,使运煤大通道更加脆弱。
当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常抱怨上下班堵车的时候,远在陕北神木县西煤东运大通道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卡车长龙,常年生活在堵车路上的卡车司机们,心态则稍显平和,这种平和更多是无奈,不堵倒觉得新奇。
15公里高速路走了3天
从神木县店塔镇开始,到陕晋交界处的黄河边上,仅仅90公里长的一段运煤大通道上,几乎每天都有数千辆拉煤车堵在路上排队等候通行,尤其是进入冬季用煤紧张时期,堵在这段路上的拉煤车常常超过5000辆,以每辆车最少两名司机计算,生活在这段堵车路上的人便达一万人。11月8日,在榆神高速路神木出口,来自山东淄博的车主张书强讲,他们是从神木县店塔镇煤矿装车驶上高速路,因为下雨,短短15公里路整整走了3天时间。白天车子一般都是挪动几米就要停下来,晚上车子压根不动。有心的张师傅算了一下,神木到淄博1000多公里路,堵车中为了省油,汽车要频繁启动500余次。
据了解,神木县到山西的公路堵车现象已持续四年多时间,主要是因为公路运力不足。当地交通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神盘公路双向车流量是15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幅为63.4%。神木通往山西的主要通道神盘公路,设计流量是日均4000辆,而今年上半年,这条公路的日均车流量已经达到了8420辆。除此之外,与神盘公路出口相接的山西省兴县,设计车流量仅为2700辆次,两条路等级不对称,形成瓶颈。
夫妻搭档为节省开支
在运煤车队清一色的两男司机中,来自河北沙河市的梁卫杰和武聪敏这对夫妻搭档特别显眼。11月9日,神木县神盘公路上,33岁的梁卫杰说,跑大车不只是辛苦,堵车的时间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带上妻子非常不便,尤其是上厕所。一般司机都趁着堵车时打开车门就地解决,沿途几乎找不到厕所,妻子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吃喝都要减半,妻子跟着受罪只为节约一个司机的费用。
大堵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运输成本的提高。梁卫杰以前从河北到陕西拉煤跑一趟是四五天,现在最少七八天。跑一趟车拉煤40吨,每吨煤的平均价格是400元,每吨煤运费也是400元。路途中仅油费和过路过桥费就超过1万元,若雇一名司机两人换着开车,就得额外地产生近2000元的费用,稍不节省,跑一趟车还要赔本。
梁卫杰的妻子不会开车,她白天做饭,晚上帮着照看车,节省了不少钱。梁卫杰估计以后很多车主会和他一样,转向夫妻档跑车。
方便面吃腻了堵车形成了小市场
11月10日早晨6点钟,天还未亮,在榆神高速路神木出口处,50多岁的霍建平驾驶着自己改装的三轮餐车开始沿路叫卖。在他的餐车上可以买到豆腐脑、奶茶、肉夹馍、方便面和开水,这些东西的所有单价均是5元,他每天的收入不下200元。
霍建平自称是神木县做小餐车生意最早的人,自从2007年有堵车开始他便在路上为司机卖小吃。现在这条路上做小餐车生意的人有数百人,但大部分是山东、河北和东北人,老霍说神木人有钱,看不上这些小生意。
正如老霍所说,在哪堵车,哪里便会有小餐车出现,司机不仅不会饿着,而且小吃的品种还比较丰富,只是卫生条件和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来自河北的车主王强讲,在神木拉煤时间长了,方便面吃过几百箱,现在只要是闻到方便面的味就反胃,所以路边的小餐车还是离不了,每一段路上都有他比较熟悉的餐车老板。
从神木县城出发,沿着堵车的拉煤车向山西方向走,沿路会发现除了围绕在拉煤车旁的小餐车外,还有提供货运信息的服务站、修补轮胎的流动车以及残疾程度不等的乞讨人。一条堵车路就像一条长带子形状的小市场,堵车虽烦人,但路途不寂寞。
交警全天候巡逻沿途提供叫醒服务
神木县神盘二级公路全长58公里,是连接秦、晋两省的一条重要省际公路,也是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东运的一条重要通道,为了有效疏导神盘公路拉煤车通过,神木县交警大队特别在这条路上设立了一个30多人的交警神盘路中队。
一位姓王的交警告诉记者,今年除了春节几天外,到现在为止,每天堵车没有下过50公里,以每公里50辆车计算,每天近2500辆车排在路上。一天到晚看着像长城似的拉煤车队,自己的心情就没有轻松过,也不知这样的日子要过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为了缓解堵车问题,交警中队可谓想尽办法,每天24小时公路上巡逻车不断疏导,但有时行车不到几米又开始停止,尤其是后半夜司机最容易犯困,只要一停车,司机难免睡觉,执勤的交警只好一辆车接着一辆车地敲车门,叫醒趴在方向盘上睡觉的司机,赶快发动汽车,向前跟上。
据了解,针对神盘公路堵车,陕西和山西交通部门达成初步协议,同步进行道路改建。神木至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经开工,改扩建后的神盘路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行驶在运煤路上的众多司机,期盼着这次扩建工程早日竣工,让煎熬的堵车生活成为一种忆苦思甜的记忆。

01:11月8日,在榆神高速神木出口处。来自河北的司机盖师傅趁着天气好将被子搭在车门上晾晒。

02:11月8日,在神木县过境公路上。一位没有双臂的残疾人沿着车队向司机乞讨要钱,堵路途中像这样的乞讨者还有很多。

03:11月8日,在榆神高速神木出口处。做了十余年小餐车生意的霍建平每天一大早上路向司机们提供热气腾腾的早餐。

04:11月8日,在榆神高速神木出口处。堵车期间司机吃喝拉撒的废弃物随手丢弃造成沿途垃圾成堆。

05:11月8日,在榆神高速神木出口。前面有车辆出现故障后大部分司机都全力配合帮助疏通。

06:11月8日,在神木县过境公路上。一位来自山东的司机看着前方丝毫不动的车队显出一脸愁容。

07:11月8日,在榆神高速神木出口。来自山东淄博的车主张书强(左)在神木拉煤已经多年,感觉道路越来越难走

08:11月8日,在神盘公路上。拉煤司机一般都和小餐车老板很熟悉,做饭常在一旁帮厨。

09 :11月8日,在神木县二郎山下,拉煤车队像座长城一般蜿蜒几十公里。

10:11月8日,在神木县过境公路上。今年80岁的白康梅沿着堵车路捡拾能回收的废品。

11:11月8日,在神木县过境公路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两边的垃圾更为这里的环境雪上加霜。

12:11月8日,在神木县过境公路上,一辆拉煤车途中出现故障要被拖走修理,车主双膝跪在地上查看。

13:11月8日,在神盘公路上。拥堵的车队疏通后,一辆拉煤车被插队车逼翻路边,所幸人车均无大碍。

14:11月9日凌晨5时许,在神盘公路上。交警敲车门叫醒睡觉的司机,让其向前跟上车队。

15:11月9日凌晨5时许,在神盘公路上。两名焦急的司机在零下2度的夜晚,沿途查看堵车的原因。

16:11月9日凌晨5时许,在神盘公路上。为了防止堵车时睡觉,一名司机开着盏小灯通宵看看书。

17:11月9日在神盘公路上。一位司机站在车前焦急等待。随着气温下降,运煤路上的堵车生活将更加艰苦。

18:11月9日神盘公路上,在神木县凝结着白霜的黄土高原上,一辆辆拉煤车经过一夜时间的堵车,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缓缓前行,向煤炭资源紧缺的华中地区驶去。

19:11月9日在神盘公路上。司机下车查看路面是否结冰。随着气温下降,运煤路上的堵车生活将更加艰苦。

20:11月9日神盘公路上。来自河北沙河市的梁卫杰和妻子武聪敏这对小夫妻,在堵车的途中观看韩剧消磨时间。

21:11月9日,在神木县二郎山下。一辆废弃的大客车被改装成餐车,停在公路边为堵车的司机24小时提供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