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会一次又一次愚弄自己,仿佛无法确认我们的生存状态,尽管已经有迹象表明,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曾经到过哪里,如今我们如何生存。尤其是在无数可能让我们震惊的事实面前,却坠落一种无助的状态,比如面对战争所带来的精神创伤。 面对马丁·罗伊莫斯(Martin Roemers)的老兵肖像,却让人想起一个形容词:谦卑。也许摄影家罗伊莫斯也已经完成了许多这样类型的让人感到谦卑的工作。他也许并不希望人们以尊敬的目光注视他。面对这样一系列的黑白画面,仿佛就是一次面对面的访谈,一次回忆,是黑暗中隐隐留藏的墨迹,却让每一张脸有着锋芒所向的力量。 罗伊莫斯并不是简单地让我们回溯这些老兵,而是以非常严格的样式,让我们面对面地接触。每一张脸的目光都是直视的,炯炯有神,或者凝视甚至穿越我们,指向某一个远方,或高或低,时而深沉,时而沮丧,在一系列的展示中挑战我们的心理极限。这样的遭遇充满了不宽容的色彩,然而假如他们寻求宽恕,是否会有可能?面对这些肖像,会让人联想到,这些曾经在黑暗中的脸,仿佛突然被人扔到了光线下。 在欧洲二战结束60周年的纪念活动前夕,罗伊莫斯着手了这一个拍摄计划,选择不同国家的老兵作为拍摄对象。他的意图在于从不同角度揭示这场战争中所呈现和发生的故事。整个拍摄大约花了两年的时间,这些肖像有男有女,从俄罗斯到英国,从美国到荷兰,从东印度群岛到德国以及波兰。所有的肖像重重叠叠,构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管这些老兵是否情愿卷入这场战争,所有的肖像就足以将恩恩怨怨缠绕在一起,变成永恒。 当你注视这些肖像时,你会发现他们似乎在发出灼热的光芒:那些衰老的美丽,苍老的皮肤所呈现的无助的岁月痕迹,消退的视力,脱落的头发。他们似乎都承当着同样的重压,那些我们难以理解的历史重负。摄影家自己也承认,第一次面对他们的时候,他也有着难以承受的精神重压。只有在不断的拍摄过程中,这一系列肖像才逐渐变得更为稳实,其中蕴含的力量才更为强大。 战争已经远去,但是这些肖像让我们再一次有了思考的空间。战争所带来的后遗症还在继续,年轻的一代还可能承受当年曾经有过的恐惧。不管我们如何认为,这些是英雄,是施害者,是反面人物,是牺牲者,在今天都已经融为一体。 其实这些肖像背后还有着许多触目惊心的故事,摄影家也细心地用文字记录了一切。但是当我们第一眼面对这些肖像的时候,一切文字的描述也许都是多余的,或者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和发掘。在这些事件中,也许时间才是最后公正的判决,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或者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只有让人感叹的记忆。他们个体的记忆也许就变成了共同的记忆,不管男人或女人,不管德国人还是美国人,波兰人还是俄罗斯人。然而这些照片让人看到了人类存在的理由,甚至剥去了他们原来的身份,赋予了新的认证。摄影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戏剧化的入口,将人类的情感空间凝固在这样的一刹那,然后让这些老兵的生活继续缓慢地展开在人类的历史上。 至少这些肖像在提醒我们,战争永远不会结束。从我们的祖父辈到我们的后一代,恐惧的震撼依旧存在。人们始终在寻找哪怕是片刻的宁静和祥和,就像这一张张脸始终在向我们提出的质询。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23 , Processed in 0.095763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