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佳能公司之邀,去云南腾冲参加会议,享受一下温泉的地热,感受一下自然保护区的壮观(还看到了珍稀的白眉长臂猿)。其实最有收获的是,来回将近10小时的飞行,读完了王瑞送给我的新书《摄影艺术论》,将近600页的篇幅,一气读来,很是有趣,于是推荐给大家。
《摄影艺术论》是“中国艺术学大系”中的一本,由林茨(张谦)和王瑞合著。王瑞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上个月还在瑞象馆的“摄影家面对面”活动中做过精彩的讲座。而林茨,1958年生于浙江,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任职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研究部,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任《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曾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然而2009年因癌症去世,还没有来得及看到此书的出版,所以这本书更是弥足珍贵。
《摄影艺术论》一书分列六章:第一章“摄影原理”,阐释摄影的产生及其特征,将其置于艺术史的整体框架中,作为视觉艺术的组成部分而进行描述。第二章“摄影表现”,旨在对比中论述摄影的种种可能。第三章“它山之石”,对20世纪西方思想家的摄影论述和可为摄影利用的文论进行评述。第四章“摄影与中国”,对早期中国摄影史的现象学分析,叙述摄影进入中国后所走过的独特经历。第五章“大叙事,构建与消解”,延伸中国摄影的现代轨迹。第六章“摄影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对20世纪最后二十年间迸发的纪实摄影景观和新世纪的观念艺术形式及其学术意义进行论述。全书约540千字,200多幅插图。
全书不乏精彩的论述和发人深省的思考,也有很到位的原文引用,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理解摄影。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仅对其中的一段,发表一些感想,正好结合腾冲的一些掠影,让大家放松一下——
比如关于美:对“美”的误读在大众文化娱乐中成为普遍现象,本也无伤大雅,唯在摄影中,所引起的纠纷,几乎危及摄影是否仍有必要留在“艺术”的范围之内。……艺术史知识的贫乏及其对这个领域习以为常的漠视,使中国摄影者能够区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人并不多。……
我在这里所留下的一些小品,纯粹是自然美的一种(或许还不够美),远没有上升到“艺术美”的层面。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太天真,将唾手可得的光影形色,就认为是“摄影美”的全部,让人哭笑不得!一旦有志者想往高处提升,就会被戴上一顶“扼杀大众娱乐”的帽子,悲乎!有兴趣的朋友千万找这本书读一读,我想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27 , Processed in 0.12936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