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摄影家莎拉·安吉鲁西(Sara Angelucci)一组系列作品的名称,拉丁文Lacrimosa的意思是“痛哭”或“以泪洗面”。摄影家将其描述为“本土摄影改变的历史”,意在让人们记住过去的重要性。她在自己的故乡意大利的一个叫蒙托同的村庄里呆了两个月,以其照片描述了一代人的价值观和历史故事。Lacrimosa可以看作为双重的挽歌:既是对个体生活过去的挽歌,也是对摄影作为一种载体死亡的挽歌。 安吉鲁西所描绘的乡村,是那个地区中世纪风格的山丘小镇,有着绵延起伏的砖石建筑。时光缓慢流逝,留下悠闲的午后咖啡和无尽的聊天空间。小镇上大约有一千居民,相互之间都很熟悉,很多人的一生都在那里度过。然而她却以看似简单的方式,通过照片层层递进讲述了他们细致入微甚至错综复杂的生活故事。村镇上许多都是年长者,还有许多寡妇——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行将消失的村镇。她在那里的时光,听到了无数关于20世纪前期意味深长的故事,尤其是穿越了二战时期的艰难。这些故事往往都伴随着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来自一个古老的鞋盒,或是磨损的照相簿,从而切入了生活本身。 我们可以从照片和人物的手势以及服饰甚至佩饰之间的关联,感受到历史沉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就是讲述一个故事,安吉鲁西更希望有着深入的阐释,让人联想到这些故事的过去和未来,如同镜面的折射。 从画面的形式上看,视觉的元素有其相似性:特写的彩色影像的框架中,是一双有着历史沧桑的手,捧着的却是一张黑白照片。安吉鲁西让他们选择一张最喜欢的或者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照片,然后呈现出一种最为亲密的关系。于是两张照片(她的照片和老照片)所记录的是同一个人,但是生活在他们不同的时代。一幅照片其实也就成为两幅画面,从过去走向今天,有着双重的意味。用摄影家的话来说:双手也成为一个新的框架,或者一个镜面。更意味深长的是,我们对现在的主人只能看到一个局部,留下想象。于是老照片本身的回忆和人物留给未来的回忆,也就交织在了一起。 尽管我们不能听到故事的讲述,但是一旦回到画面的细节,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局部的服饰中不同的花纹,加上一双上了年纪的手,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尤其是所具有的明显的欧洲风格。当我们一幅接着一幅浏览这些画面时,个体的叠加自然构成了一幅斑斓的社会图景。而黑白照片中更为详尽和丰富的描绘,更是将历史和现实完全融为一体,有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而且,双重影像也正是因为相互的映衬而显得栩栩如生。黑白的和彩色的,边缘磨损的和画面完整的,实体的和虚拟的,承担着历史的重负和讲述者当下的生活……尤其是许多黑白照片的背后都记录着具体的日期,其中有的还写在了正面。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黑白照片大多没有底片,仅仅留下了一幅小小的正像。于是这一次拍摄,又为历史影像的挽救,起到了特殊的意义。摄影家告诉我们说,这些照片有的是抓拍的,有的分明是专业摄影师的拍摄,光线不可思议,印制的质量也是一流的——尽管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 除了过去与当下之外,这些画面还提示我们第三重意义——也就是数码摄影时代的启示。在摄影日益普及的今天,每个人可能都会拥有数百上千幅照片,这一代人的影像也许不再会重复现在的画面,生活的经典瞬间永远成为过去,难以为继。 更有意义的是,Lacrimosa也是一支著名的乐队,他们的风格如百度所描绘:如同乌云后一抹最华丽的闪电,暗夜中一颗最耀眼的流星,Lacrimosa用饱含压抑又极富激情的声音,悲观艰涩却灿烂无比的音乐,讲述着无法逃避也不愿忘怀的宿命悲剧和希冀,指引着破碎的灵魂,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从这样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影像,过去的一代与未来的一代,不是也很有意思?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49 , Processed in 0.360293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