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盛先生的《风云岁月》展在比极画廊开幕的当天,正是小年夜。然而宾客云集,热闹非凡。那天冷空气到上海,室内却是热得可以。四十年前的风云岁月,的确可以写一篇大文章。展览所用的德国哈内姆纸输出的质量以其精湛的影调似乎和那个岁月拉开了更大的距离,25张限量版的标价从2万到6万人民币,更是让一个时代的诡异尽现眼前。

上图为李振盛当年的自拍照。这样的自拍画面留下很多,联系图片社的普雷基就是根据这样的线索,编撰了《红色新闻兵》的精彩画册,将李振盛的自拍和文革的风云岁月结合在一起。其实这些自拍都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每次采访拍摄时总会留下一两张底片以防不测。最后冲洗前就成了自拍的最好理由。

上面的这幅泳装画面也许最具有历史看点,同时更有当代价值的一幅。当年的冬泳,赋予了时代的色彩,只有读了毛主席语录,下水也许才会不惧寒冷。结果在前些年巴黎的一本时尚杂志上,这幅画面跨页刊登,成为杂志泳装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众多华丽的泳装交杂在一起——从过去指向未来,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结局更为荒诞的?

我在现场曾经想到,摄影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有意识无意识的影像,一旦恰好出现在某个历史的交汇点上,其价值就会超出你的想象。关键是,会有多少摄影师正好落到了这一个点上,成为时代的骄子?

比极画廊的尚陆在展览现场侃侃而谈(上),摄影家雍和在现场记录采访(下右)。

陆元敏和周明也到现场捧场,四十年的岁月消弭了生命的缝隙,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