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家.我的摄影大家

从桑德到索莫洛夫《缺失的主体》

2012-2-8 16:26|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500| 评论: 0|原作者: 林路|来自: 林路博客

摘要: 这是一次需要很大勇气的探索,对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也就是试图赋予桑德最为著名的系列《20世纪的人们》全新的含义。2007年,在纽约工作的艺术家迈克尔·索莫洛夫(Michael Somoroff,1957— ...

这是一次需要很大勇气的探索,对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也就是试图赋予桑德最为著名的系列《20世纪的人们》全新的含义。2007年,在纽约工作的艺术家迈克尔·索莫洛夫(Michael Somoroff1957  )挪用了桑德的一些影像,保留了标题,但是使用数码技术抹去了画面中的人物,只留下可能的背景。于是这样一种“主体缺失”的再创作,却成了对桑德作品在技术层面和人性层面上的深入剖析,并且对桑德致以敬意。而且你可以对这样一种独特的状态通过沉思冥想,延伸出更为多样化的生命哲学的体验,关于失落、死亡等等。于是EYEMAZING杂志邀请了摄影家和桑德的曾孙朱丽亚·桑德(Julian Sander)以及同名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策展人戴安娜·埃金斯(Diana Edkins)一起,进行了一次对话——

 

杂志:对于你来说,这样一种赋予桑德作品新意的再创作要点是什么?

索莫洛夫:我不想用冒险的方式让观众去体验这些作品。我只是想谈谈我的创作过程以及可能的后继方式。关键词就是“过程”。一开始的想法是非常简单的。我只是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桑德的敬意以及表达桑德对我的影响。我也希望找到一种理由,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桑德这样一些看上去如此平庸的造型姿态,却会隐藏着如此深厚的力量,并且对后来者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应该想到,这些画面上出现的并非只是简单的人,而是对人物的描绘,包括和环境的关系。其实这样的做法,就是桑德对人性的尊重,或者说对生活的尊重。于是我就想到了,假如我将画面中的人物抹去,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会不会是致命的?于是我开始尝试,两幅画面,花了很长的时间。这只是开始,而且随着不断地深入,我发现一旦人物抹去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体验产生了,而且令人感到震惊。


杂志:你还发现了什么?

索莫洛夫:最先也是最为明显的,也就是如同奇迹般的发现,桑德的作品具有最伟大作品的许多层面。尤其是当人物去掉之后,简直就是一幅很经典的静物作品。而且桑德本身也许是无意识的,因为他不会想到:这是一幅多么精彩的静物作品,我需要再加上一个人……他只是拍摄而已。但是很明显的是,他对环境以及背景的考虑完全是整体的,有目的的,是和人物形成的有机的结合。这就是作品的深度所在。我想他的曾孙女对桑德的创作过程会有一定的了解,不妨听听她是怎么理解的?

朱丽亚:的确,我的曾祖父是一个天才,尤其是懂得如何让被摄者感到舒适,所以环境也是一个要点。我的父亲也经常提到这一点。当然,他对所有的技巧的控制也是非常娴熟的,尤其是那个时代对于后期的化学冲洗来说并非易事。重要的是,由于技术上没有障碍,他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与人们的沟通上。


杂志:我对他让人们感到舒适的做法很感兴趣。你可以告诉我们更多的内幕吗?

朱丽亚:其实这也是他对待家人的一贯态度,因此也影响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以及周围的人。他是用人性的力量在拥抱这个世界,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所有人,包括以人性的方式观察养育了人们的环境。这对我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索莫洛夫:还要补充一点,也就是另外一个发现,这一点也许对于桑德来说也是无意识的,这就是人物和环境之间相互界定。这里的环境具有泛宇宙的特征。你可以体验到他的画面中构成的旋律和节奏,有着非常明显的方向性,有着宇宙万物的存在主义体验,表现出许多微妙的层次,综合在他的最终“演奏”之中。我以为这里面有许多对于桑德作品的误解,甚至在今天,也存在于艺术史的误读。因为一般都倾向于将其作品看成是肖像作品,我们也仅仅认为他是一个肖像摄影家。但是这样的解读是非常不准确的。准确地说,他有一个人性化肖像的计划,他以特殊的姿势隔绝了与肖像相关的事件,但是却创造了一种普遍性的观念陈述。从这样的意义上解读,他不应该是人们所公认的肖像摄影家,而是一个观念摄影家。对于我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他所表达的面是非常宽泛的,从穷人、病者、盲人到权势者和富人,所有这样宽泛的色谱都在互动,这才是真正观念的事情。

如果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来观察——现代主义观察世界的方式是线性的,我们的体验是一个对另一个的替换,渐进的。但是从德里达和福柯开始,现代主义被解构了,我们是以一种更为主观的角度体验历史和文化,以往的客观的真实被主观的真实所替代。也就是说,作为对现代主义的回应,后现代主义排斥“整体”的观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所以,后现代主义的核心就是差异。我们的世界观也就因此在对比和对照的过程中认识这个世界。在桑德的作品中,他的观念绝对是依照差异性而存在的,这也就是他的整个计划的价值所在。他要展现的是人性的差异和人类体验的差异,我们得到的也就是高尚的体验,这也是一种动态的推进过程。

当然,这样的差异性和桑德的作品中是藏而不露的,所以我才认为他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不管是否有意识,已经通过其作品构成了自身的世界观。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他也成为一座从现代主义跨越后现代主义的桥梁。


杂志:你一直使用一个词汇“无意识”,对于他来说是否就是一种直觉?

索莫洛夫:这是很难去想象的,基于他照片中人性的特征,其实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有着这样的理论观念。我以为最好的艺术作品一定不是源自有意识的构成,当然桑德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人性的力量。


杂志:根据你对桑德的人道主义元素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我发现你所创造的缺席,也达到了一种个人化的很高水准,当然我也以为这和宇宙性的普遍观念有关。为什么你认为这样的缺席是重要的?

索莫洛夫:就我的体验来说,人类生存的体验就是一种缺失。就像是我们的呼吸,我们吐出一口气,就必须再补充一口气。这就是一种生活的节奏。心理学家会告诉你,你的所有的生活旅程就是生活的全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从生活的一开始就存在于一种缺失的状态,我们是凭借渴望在生活的,为了对渴望中的拥有,我们才生活下去。

正因为我们的命运一直就是在缺失和拥有之间交替进行的,于是从桑德最初的作品开始,就已经决定了他作为一个最伟大的摄影家的存在。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摆出我最重要的姿态,同时又表达出我们对桑德最崇高的敬意。

更多作品:www.absenccofsubject.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6 14:36 , Processed in 0.35462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