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评论在迷失中堕落 在当今的摄影网络中,摄影评论屡见不鲜。有赞歌式的评论、有鼓吹式的评论、有圈子内的评论、有棍子式的评论、有炒作式的评论、有造假式的评论等。最为突出的要算鼓吹式的评论和造假式的评论。圈子式的评论,一团和气,你吹我拍,众口一词。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年代,如听不到真实的批评声,耳闻目睹的是被吹捧、被阿谀、被奉迎的巧言令色语句,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培养出真正的评论家呢?大师的经典作品如何产生呢? 有些评论家被名利所诱导,丧失了自己的尊严,背着良心,失却学术的操守,打着吹鼓手的旗帜,夸大其词,极尽其能,字里行间,段落行文,用尽形容词。说什么某某人是“人像摄影大师”、“摄影高手”,等。某某人是“草根名博”,为其开设“客座专栏、佳作赏析”,为其扬名。苏紫紫的裸照被某网站誉为“酷图”。 更有甚者,明明是借贝蓝品模特拍摄的组照,以赏读的名义,编造情爱故事,蛊惑人心,情郎负心走他乡,姑娘忠贞爱情守空房,全文没有丝毫赏读内函,文不对题,却名为“佳作赏读”,这不是滑天下的大稽。 这些造假的赏读文章,用尽外包装,欺骗广大影友。用美女模特摄影组照,美色吸引人,用靡靡之音勾引人,用哀怨词语引发影友的同情,使影友迷失了辩别的方向,分辩不出是真是假,有些影友上了当,反而认为揭发人为“别有用心”、“盯着一个女人不放”等漫骂式的语言攻击揭发者。至今没有一位影友正对揭发者的核心问题:这个女人所写的赏读文章,特别是借贝蓝品的唯美摄影组照所写的文章是造假之作,应不应该批评?但是都采取回避的态度。连造假者也没有回答。 摄影评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评论家职业操守的丧失,批评的规则的缺失,社会环境的日益功能化,商业炒作的兴起,还加上有些媒体的推波助澜是主要原因。 摄影评论在这样的环境下,迷失了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渐堕落。 作者:童端友 2012-2-2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
GMT+8, 2025-5-2 23:05 , Processed in 0.0960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