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照片要能震撼观众。接着就是要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把新闻与艺术联系在一起。”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对亚洲感兴趣最早是源于1986—1987年在亚洲第一次比较密集 ...
中国早期戏装照的收藏,在国内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同时在摄影收藏中,这也是一条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收藏脉络。2008年,源记照相馆拍摄于1910年代的梅兰芳《天女散花》戏装照在影像收藏市场创出8万元的高价,随后 ...
【摘要】 文章首先概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摄影艺术的发展;其次,阐述了摄影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催生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使新闻纪实的真实性受到冲击;使得艺术类摄影创作超越了摄影的本体特征;与其他媒体 ...
当我们听到“单反”这个名字时,总会将之与成像质量好相联结。早期属于专业摄影领域的产品,随着成像技术的成熟,单反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当手机和便携式傻瓜数码相机无法满足当代用户对拍摄质量甚至创作的要求时, ...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摄影艺术的发展;其次,阐述了摄影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催生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使新闻纪实的真实性受到冲击;使得艺术类摄影创作超越了摄影的本体特征;与其他媒体 ...
电影与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摄影追求像电影画面那样的故事性,而电影则追求摄影那样精准的构图。这里精选了10部与摄影有关的电影,如果各位读者有更好的建议,不妨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意见。 电影列表(按照IMDB得 ...
关于高职院校摄影教育改革的思考 郑奕凤 /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摄影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来看,高等摄影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摄影教育在目标定位、师资队伍 ...
4月26日,本报1版刊发《地震灾难现场,环境肖像该不该拍?》,就芦山地震灾情发生不久新华社记者金立旺的《屋虽毁,家仍在》和中新社四川分社记者张浪的《芦山震区肖像》两组摄影作品引发的诸多热议,在业内展开了采 ...
《雅和颂·烈烈》 《周风系列·羔羊》 文/吴琦 图/前波画廊提供 在没有相机的年代,西周、春秋的古人留下了一部《诗经》。在相机泛滥的今天,摄影师塔可把《诗经》拍成了照片。 《诗经》是诗,也可以是 ...
刚刚收鎚的华辰影像春拍表现不俗,创下了破千万的历史记录,值得一评。 本次影像专场有3个亮点: 一是江青的摄影原作首次亮相便拍出39万的天价,这幅1961年毛泽东在庐山的坐像人们并不陌生,文革期间曾被印刷 ...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改观,文化氛围的逐渐浓郁,艺术创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优良精致的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纷至沓来层出不穷。这些佳作不仅折射出欣然的艺术魅力,而且潜藏着丰富的商业价值。一些投机取巧的商 ...
《看照片看什么 摄影批评方法》是美国知名艺术评论家特里·巴雷特(Terry Barrett)的著作。全书按照描述、阐释、评价和理论化这些主要批评活动加以组织,并围绕下列四个问题展开:我看到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精彩 ...
现在人人都买得起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镜头、闪光灯等等,那你还有什么理由花钱请职业摄影师为你或家人拍照呢?下面这组对比照片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其实道理很简单,拥有专业的器材,并不代表就能拍出专业的照片。
新闻摄影“PS”的底线 ――由第56届“荷赛”年度照片遭质疑说起 文/郭建良 第56届“荷赛”年度照片《加沙葬礼》进行了包括曝光、色调在内的后期处理,遭到质疑。因此,新闻摄影“PS”的底线问题再引争论。 《加沙葬礼 ...
手机版|小黑屋|摄影大家 ( 粤ICP备2021111574号 粤公网安备44049002001081号 )
GMT+8, 2025-7-31 00:28 , Processed in 0.0686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